山西民族民间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2019-12-16 02:09:22万蕾琪
黄河之声 2019年1期
关键词:蒲剧秧歌民族音乐

万蕾琪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一、山西各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

山西可大略分为晋北地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和上党地区。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多样且独具地方特色。

晋北地区音乐形式大略可分为:云冈大锣鼓,山西八大套,大得胜,五台山佛教音乐,北路梆子,河曲民歌等。其中,以河曲民歌最具代表,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在我国民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河曲民歌却是山西民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化变迁的而产生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看,河曲民歌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解放前,河曲人民的主要谋生手段是“走西口”、“跑河路”。因此,在这种颠沛流离,聚少离多的生活中,积淀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走西口”民歌。现如今,这许多的歌曲已被编排入《山西民歌》一书,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晋中地区是山西独有的秧歌戏集中地,其中有榆社霸王鞭,莲花落,地三官祁太秧歌(《黄河儿女情》中舞剧),左权小花戏,左权民歌开花调,祁县八音会,突堤会鼓晋剧。其中以祁太秧歌最具代表性。祁太秧歌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前期主要受到四大声腔的戏剧形式,后期受到舞蹈、鼓吹乐的影响,渐渐演变为秧歌戏。每一个地方的传统音乐,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也是当地人民风俗习惯的折射,每年正月十五的“闹红火”活动中,必少了秧歌戏的表演。

晋南地区音乐形式大略分为:晋南花鼓,绛州鼓乐,翼城花鼓,威风锣鼓,和以降7为特色音的晋南民歌。但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蒲剧。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自明清以来,蒲剧历经上百年的发展依然长盛不衰。蒲剧历史悠久,北方梆子腔最早产生于山西与陕西的交界处,一部分流入关中,形成了秦腔,另一部分发展至今,成了山西省大受追捧且研究人数居多的蒲剧。现如今,蒲剧进过编曲、改良,现如今已有了较多的新曲目问世,这些曲目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更易被大众所接纳。

上党地区音乐形式大略分为:长子说唱,上党梆子,潞安鼓书,高平鼓书,泽州四线书。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上党八音会。山西地区的梆子戏,普遍是一个重头戏,无论哪个地区的音乐形式,归根究底总是离不开它,而这其中许许多多的鼓吹乐,都是为梆子戏而伴奏的,可以说,之所以有了梆子戏的文武场,才有了不同乐队组织形式的鼓吹乐,上党八音会,就是众多鼓吹乐演奏形式中,较为突出的一种。

二、高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在谢嘉幸先生曾在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一方面,只有将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才谈得上民族音乐文化的重建;另一方面,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地方高校承载着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同时承载着振兴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艰巨任务,而地方高校的音乐学院义不容辞地承载着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所以我们要极其注重高校在本土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每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都独具特色,只有将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才谈得上民族音乐文化的重建,学校也应成为传统音乐传承的重镇,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事业中的作用,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和鲜活的传承。将本土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中,第一,可以保护地方音乐文化;第二,可促进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第三,可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学。

(二)保护者的基本任务

山西省音乐形式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且很多已经在流传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或已经消亡,我们在为艺术的而是痛心疾首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它加以保护、传承。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教育者,应为山西省音乐种类的传承奉献一份力量。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第一,对山西各地区传统音乐进行普查、加以保护、研究和展示;第二,把山西各地区音乐文化进行梳理、描述、整合和开发;第三,对高等音乐教育改革探究,致力于吸纳各地区音乐文化资源,建设山西省当代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第四,面向全国建立传播山西各地区优秀音乐文化的网络系统,资源共享化。

(三)传承与保护措施

山西省的音乐表现形式悠久且丰富,这不仅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正在渐渐发生着变化,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含蕴的音乐形式,越来越不被现在的年轻人所接受,愿意去主动学习研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传统音乐的传承不能再仅限于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了,政府应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民间艺人与高校专业音乐教育者共同前进。所以,在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方面,需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保护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对地方音乐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第二,以传统音乐资源为基础,从而立足于教材;第三,建设完善的本土音乐课程;第四,充分表现本土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五,加强对本土音乐的深入研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第六,可成立专门的山西音乐文化编排委员会,可编排出更多被年轻人认可的音乐;第七,组织形态各异的传统音乐文化演出,提升本土音乐的知名度,使更多的年轻人,接触、认识、了解音乐文化。

猜你喜欢
蒲剧秧歌民族音乐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00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大仁者大爱——感悟蒲剧大家王秀兰
戏友(2021年5期)2021-04-04 09:43:08
富平村里唱秧歌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24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18
昌黎地秧歌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浅谈蒲剧在现代年轻人中的传承
黄河之声(2018年8期)2018-01-26 17:38:15
乡音乡情,代代相传——谈蒲剧的传承与保护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2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