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兴
明代内长城在山西省内分布于灵丘、繁峙、宁武等十个县区,分布范围广,留下的遗迹多。灵丘境内的内长城属于山西段内长城的最东段,现存灵丘明代内长城的遗址大抵可以分为东段、南段和西段三大部分,遗存的还有敌楼、城墙、关门、烽火台、阅边碑以及瓮城等军事设施,这些内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保留不仅说明灵丘是明代的主要军事重镇,也说明在当时灵丘的军事设施建设十分完善。灵丘内长城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古代灵丘历史、认识灵丘军事地位有着很大的帮助。
灵丘县境内现存的长城是明代时期修筑的内长城在山西地区的一部分,《读史方舆纪要》对内长城做了如下的记载:“山西镇自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约八百里。又转而东为保定之境,历龙泉、倒马、紫荆至沿河口,约千七余里。又东北为顺天境,历高涯、白羊至居庸关,约百八十里,共二千五百余里。皆峻山层岗,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1]灵丘内长城现存的长度约220余里,是山西地区内长城遗存最长的,同时也是保存完好的砖砌空心敌楼遗留数量最多的县区。灵丘县境内内长城现遗存敌楼20座、墩台12座、烽火台9座、关门3座、瓮城2座、地窖2座。遗存敌楼券门匾额11方,阅边碑5通,记载修建长城工匠姓名的摩崖石刻2处,长城跨河栈道石槽1处。遗存长城城墙30段,约40里。
长城是古代历代王朝为保卫国家安定和平而修筑的巨大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翻山越岭,经绝壁,跨河谷,特别是在要道隘口设关、建城、筑台,驻兵把守,以防外敌侵扰。灵丘内长城的修筑起源于明朝时为了抵御逃往塞外的蒙古贵族对中原的南侵、加强北部边防,政府由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的工程,耗资巨大,调用了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了更为完善的长城防御体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的修筑项目是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储五月粮及柴薪药弩,敦旁开井……”[2]并且对原来修筑的城墙墙体和敌台进行包砖包石、增高增厚;对原有土筑的城堡包砖包石;对原有的墙体及城堡坍塌、毁坏者进行重新修复、加固,并包砌砖石;在战略位置较为重要的地段新修长城和城堡;大规模改建原敌台,增加敌台的驻军和战守功能;新增大量的敌台,加强防御,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长城建筑。
1.灵丘明代内长城的走向
灵丘明代内长城遗址星罗棋布,大致分布于上寨、下关、独峪和白崖台4个乡镇、20余个村庄。其基本走向大致为:“东从河北涞源县进入灵丘县境,沿经狼牙山、龙须台、东台岭,向南经檀山岭、小高石入河北阜平地区,再向北入灵丘花塔、牛帮口后至繁峙县境,又沿界山向北经灵丘过关岭至平型关,转西北进入灵丘、繁峙、浑源三县交界处的团城口。”[3]
2.灵丘明代内长城的军事设施分布
灵丘县地势险要,群山林立,沟壑众多,战略地位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加强军事防御,明王朝在修筑灵丘段内长城的时候,充分考虑和结合灵丘的地理地势。凡遇到隘口、河谷或山岭较平缓的地段都筑有城墙和敌楼、墩台,还在重要的隘口设置关门。灵丘内长城上的要道隘口有荞麦茬、狼牙口、牛帮口、平型关等。以灵丘县明代内长城的现存遗址的走向分析,明代内长城的军事设施分布大致可以分东、南、西三大段。
1.灵丘明代内长城东段调查
内长城东段分为荞麦茬长城、狼牙口长城、龙须台长城、东台岭、檀山岭长城。该段长城主要的军事设施遗存有敌楼10座、城墙8段、敌楼券门匾5方、阅边碑2通以及关门1座等。除敌楼和城墙部分受损之外,关门、券门匾、阅边碑基本完好。由于长城的军事设施多建在地势较高的崇山峻岭之上,建筑的重心在于高、险和易守难攻,且明朝之后很少对长城的军事设施进行修葺和加固,所以大多数的军事建筑因雷击等自然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除此之外,损毁原因还有近代时建筑物自然坍塌后,掉落下来的砖石被附近村民搬运走的人为原因。由此可见,人民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2.灵丘明代内长城南段调查
灵丘明代内长城的南段分为铜碌崖长城、木佛台长城、潘铺长城以及牛帮口长城。这段长城主要遗存的军事建筑为敌楼10座、城墙5段、敌楼券门匾6方、长城跨河栈道石槽1处、摩崖石刻2处以及阅边碑3通等。南段长城的军事设施遗存较多且保存完整,尤其是该段长城发现的长城跨河栈道石槽、摩崖石刻以及多块阅边碑,为今后研究内长城的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源,对研究明代时期的军事官员设置、政府对边防设施的重视度以及当时的灵丘的地理水文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该段长城发现的敌楼,其造型之精美,结构之精巧,在整个内长城的建筑修建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对于研究长城的历史及建筑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3.灵丘明代内长城西段调查
灵丘明代内长城的西段主要分为北柳树至关岭长城、平型关长城以及东跑池长城。该段长城的主要的军事设施遗存为城墙17段、墩台12座、烽火台9座、瓮城2座、关门2座以及地窖2座等,就整体而言,长城军事设施种类较多且遗存的数量巨大。且在分布上也趋于密集化,纵观整个山西内长城线上军事设施遗存的分布概况都较为少见,对于研究明代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及灵丘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段长城的完整程度较东段和南段也比较低,除少段为自然风化、坍塌,多为人为拆毁和搬运。这对长城军事设施的保护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尤为不利。
明代内长城遗址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正确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长城的可持续化发展、弘扬长城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保护长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保护长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保护长城,我们必须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法进行保护,杜绝人为恶意破坏长城的违法活动。2006年10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长城保护条例》,为长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加强长城附近居民的遗址保护意识,对于私自在长城建筑上拆运砖石、恶意毁坏的行为进行约束。
第二,加强长城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长城保护的重视度,制定相关的长城保护条例,在各主要的长城遗址地段配备专门的保护人员。民间也相继成立长城保护协会,配合政府对长城进行保护和研究。
第三,根据长城遗址的主要军事设施建筑的各自特点和损毁程度,对长城遗址的建筑物进行及时的抢修和修复。同时应坚决杜绝任何人为破坏长城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长城遗址的建筑物的完整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长城保护的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体,广泛宣传保护长城的意义,宣传国家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要动员长城沿线以及全社会来保护长城、爱护长城。增强广大民众保护长城的意识,以便于更有效地保护长城遗址。
灵丘地区自古以来便因地理位置险要、地势易守难攻而成为历代王朝的主要争夺地区。作为明王朝军事防御的边陲重地,明代内长城遗址不仅留存了城墙、关门、敌楼、墩台、烽火台等丰富的长城军事设施建筑,而且还遗存了一批珍贵的长城石刻(包括阅边碑、券门匾以及摩岩石刻等)。不仅清晰展现了明代内长城这一军事防御体系的历史原貌,而且也在遗存的文化中体现了明朝政府的边防人员构成以及修筑长城工匠的姓名等信息。这些历史文物的遗存不但对于研究明代边境的军事防御体系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对于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灵丘地区内长城遗址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有利于灵丘地区内长城遗更好保留和传承以及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发展。
总之,灵丘明代内长城遗址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遗存了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军事设施。对于我们研究古代灵丘的军事战略地位以及内长城在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地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中华书局,2005年,1125~1126页。
[2]王文娟《明代边墙修筑工程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高凤山《灵丘明代内长城》,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