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晶晶
(甘肃省歌剧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小提琴以其特有的悠扬悦耳的音质深受大众喜欢。小提琴优美的旋律,不仅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功能,还蕴含了深刻的艺术审美。因此,小提琴演奏也越来越受到成年人的关注。相较于幼儿小提琴教学而言,成人小提琴教学工作开展较为艰难,面临很大的挑战。因而,教师需要针对成人的具体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于实践,帮助成人掌握全面的小提琴知识和技能。
小提琴演奏对于学习者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漫长、艰难的学习过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才能有所收获。再加上成人生源构成复杂,在小提琴教学开展中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挖掘成人学小提琴学习的优势与潜能,然后帮助他们获得不断的进步。成年小提琴学习者音乐基础层次不齐,但是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都较强,在学习目标和学习反思等方面也较为明确,都为成人小提琴教学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因而结合这些特点整合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在传统的小提琴教学环节,大多为一对一教授,虽然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但是固定的教学方式会使成人学生感到枯燥,削弱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完善,可以将教学方式转变为集体式、启发式、小组合作式等,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融合。不仅能够让成人学生主动的接受与探索,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深化学生的艺术感受。在多元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不断思考、交流、探究、实践、总结,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成人小提琴学生具备独立的思维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因为他们能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就减轻了小提琴教学难度与学习负担。在实际的小提琴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针对成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帮助其快速掌握小提琴的基础知识与演奏技能。比如,教师可以将小提琴的发音原理、演奏姿态等讲解给学生,帮助成人更快速地掌握演奏技巧,快速进入到演奏状态,体验与感悟小提琴的音乐魅力,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示范实践练习,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与提示,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技能,在艺术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事实上师生间只有通过良好的交流,才能根据成人特点与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要加强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与成人小提琴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不仅要了解他们学习小提琴的原因、目的等,还要了解学生的音乐能力、接受能力、反应能力等,挖掘成人小提琴艺术才能。此外,教师还要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与分析客观问题,帮助成人学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与演奏方法,然后不断完善教学流程,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将成人小提琴学生分为若干学习组,鼓励小组之间展开交流。在教学合作中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完善弥补,不断的提升。
提高成人小提琴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度,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重点环节,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由于成人的自尊心较强而且比较敏感,如果教学方式采用的不正确,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所以,只有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小提琴独特魅力。第一步,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教师需要根据成人的特点,来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经典曲目,简化音乐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此外,教师可以选取中外经典的小提琴曲目,如《小夜曲》《八月桂花》《梁祝》等,让学生先通过简单的曲目练习,获得成功的喜悦。此外,除了让学生练习简单的曲目,还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增加难度,让学生有选择的展开练习,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当然,在演奏练习中还要将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等结合起来,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不断增强自信心。最后,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小提琴的艺术发展史、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经典作品、作曲家的创作特点与背景等等。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将其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专业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与点拨,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收获更多的成效,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
综上所述,成人小提琴教学也在与时俱进中有了自身更高的追求。大众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开始追求精神、艺术上的陶冶。小提琴本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因此成人小提琴学生的数量也会随着教学的普及而不断增多。为了帮助成人学生快速掌握小提琴的演奏技能,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自信心与兴趣等有效措施,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掌握小提琴演奏的能力,提升成人小提琴教学的成效,为小提琴人才培养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