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中
江苏南北朝时期佚志的考述,主要根据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张国淦《中国方志考》、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及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等书所录辑文、综合考证相关研究成果才得以管窥蠡测。从现存的佚志目录看,主要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书名、朝代、作者,佚文齐全;另一种是仅有书名,朝代、作者、佚文,三者缺一或缺二。本文对符合第一种情况的十篇州郡佚志进行考述。每篇佚志以简介、著录、考异为主,订误和存疑为辅。通过考录前人的辑佚成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南北朝时期江苏州郡佚志的全貌。
一、《吴地志》(南朝)董览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
“览,南朝宋人,生平未详。或作董监,形近而误。书名又作《吴地记》……内容涉及山水、名胜古迹、寺庙、城池、州县、乡里等,所记地域包括今江苏常州、无锡、苏州及浙江、安徽的一部分。”
(《江苏旧方志提要》第23页)
著录:
1.《中国古方志考》第201页从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汇录董览《吴地记》10则,其中来自《初学记》1则,《太平御览》9则。又从绍定《吴郡志》、咸淳《毗陵志》、至正《金陵新志》、嘉靖《吴邑志》《宋书·州郡志》等书引录《吴地志》15则,总计25则。
2.《太平御览》全书引董览《吴地志》(又称董览《吴地记》、董监《吴地记》)计31则。(《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聂崇岐等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汉唐方志辑佚》第173页汇录《吴地记》9则。
4.《初学记》除以上所引录的则外,再补卷30鳞介部·鱼(石首鱼)引《吴地志》1则。(许逸民《初学记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版)
5.“董览《吴地记》,即《吴地志》,参见卷89。(注:《太平寰宇记》卷89)《御览》卷46亦引用。”(张保见乐史《〈太平寰宇记〉的文献学价值与地位研究:以引书考索为中心》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考异:
考书名、作者:中华书局2006版《汉唐地理书钞》第15页总目记载为“董览《吴地记》(吴城记)”;第26页重订总目录:“董览《吴地记》”。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6:“《吴地记》卷亡,董览撰,不著录。”《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董监《吴地记》”(注:“监”为“览”之误),卷内引用或又作“董览《吴地志》”。《江苏省志·江苏方志源流》第5页:“《吴地记》(南朝宋)董览。”
纠误:
《江苏旧方志提要》第23页在引用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卷6:“《吴地记》卷亡,董览撰,不著录”时把“卷亡”错写成“六卷”。
二、《吴地记》一卷(南朝)陆道瞻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
陆道瞻里籍生平不详,待考。
著录: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4陆士衡《赠从兄车骑》注引陆道瞻《吴地记》1则;卷23谢灵运《盧陵王墓下作》注和卷28陆士衡《吴趋行》注引《吴地记》2则,不著撰人。洪业、聂崇歧《文选注引书引得》第109页,陆道瞻《吴地记》的索引也和以上3则相同。
牟发松指出:“注家既同为李善,书名又同为《吴地记》,则理应出自陆道瞻。”(牟发松《历史时期江南的经济、文化与信仰》中〈吴地记〉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陈桥驿《水经注文献录》第65条载:“《吴地记》南朝齐陆道瞻撰……已佚,无辑本。”(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水经注研究二集》第425页)。
查《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引《吴地记》1则。
3.《汉唐方志辑佚》第290页转引《吴地记》5则,其中《文选》仅录1则。
4.邓琳纂道光《虞乡志略》引《吴郡记》5则。
考异:
1.考书名:有《吴郡记》和《吴地志》《吴地记》三说,经考为异名同书。
隋唐诸志不著录。《崇文总目》二、《通志·艺文略》四:“《吴地记》一卷,齐陆道瞻撰。”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與二·注引群书目录》上:“陆道瞻《吴地记》”;《国史经籍志》卷三地理(郡邑):“《吴地记》一卷,齐陆道瞻”。
《北堂书钞》卷66《太子中舍人》引文出自“陆道瞻《吴地志》”。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五“陆道瞻《吴郡记》”。《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陆道瞻《吴郡记》”。(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03页)在后来一些旧志引用时亦作“《吴郡记》”。如乾隆《苏州府志·艺文四》著录即作“吴郡记一卷”。卢熊《苏州府志》转引云:“《御览》引陆道瞻《吴郡记》,道光《虞乡志略》5处引文皆作《吴郡记》。”又云:“琳按陆道瞻《吴郡记》云:‘唐武德初,移常熟县治于故海虞城,在虞山南去山六里。’”依此推测,陆道瞻乃唐武德年间或之后在世。
仓修良在《方志学通论》一书中指出:“《吴地记》南朝齐陆道瞻,亦作《吴郡记》。”刘纬毅也赞同此说。(《汉唐方志辑佚》第290页)
2.考卷数和作者:《通志·艺文略》《国史经籍志》《中国古方志考》和《江苏旧方志提要》等书均记载为一卷。其余著作无记载卷数。作者陆道瞻无异议。
纠误:
《北堂书钞》卷66《太子中舍人》引陆道瞻《吴地志》1则,《汉唐方志辑佚》第290页转引时作《吴地记》。
三、《吴郡地理记》(南朝)王僧虔撰,王谟《汉唐地理书抄》辑本(仅存目)
王僧虔(426~485),字简穆,南朝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四世族孙,官至尚书令。刘宋时,历任武陵太守、太子舍人、吴郡太守等职。南齐时,先后任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追赠司空,谥号“简穆”。好文史,善音律,工正、行书。著有《论书》等。《南齐书》卷33·列传第14、《南史》卷22·列传第12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8有传。《宋书》则附于其父《王昙首传》下。
著录:
1.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00页引录《吴郡地理记》1则。
2.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74页转引《吴郡地理记》(又名《吴郡志》,亦名《吴地记》)2则。
3.《太平御览》卷510逸民部引王僧虔《吴地记》2则,其中“桐庐县”一则,可补以上两书所缺。
4.《天中记》卷7山第230页(虎丘山)引王僧虔《吴地记》1则。
考异:
1.考书名有:《吴郡地理志》《吴郡地理记》和《吴地记》三说。经考,为异名同书。
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六:“《吴郡地理记》卷亡,王僧虔撰,不著录。”章宗源辑文“处士陆著”条目源自《太平御览》卷510逸民部“王僧虔《吴地记》”。《太平御览》卷首《经史图书纲目》载“王僧虔《吴地记》”,卷43地部引作《吴郡地理志》,卷510逸民部引作《吴地记》。明代陈耀文《天中记》卷7引作《吴地记》。
《汉书·律历志》唐颜师古《注》曰:“志,记也。积记其事也。”《江苏旧方志提要》指出:“《太平御览》卷首《经史图书纲目》:‘王僧虔《吴地记》’。此应与《吴郡地理记》为同书异名。”牟发松认为:“王僧虔《吴地记》之‘吴地’,仍为狭义吴地,特别是其核心区吴郡,因而又名《吴郡地理志》。”(牟发松、陈江《历史时期江南的经济、文化与信仰》中的“《吴地记》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考作者和卷数:作者王僧虔无异议。卷亡,无考。
四、《吴县记》顾微撰,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辑本
汉魏吴县为吴郡治,此曰《吴县记》,乃县志非郡志也。”(《中国古方志考》第252页案)
顾微,生平事迹不详。其所著的《广州记》在《齐民要术》及唐宋类书多有征引。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十四卷第111页)辑《吴县记》1则。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52页辑《吴县记》1则。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53页转引《吴县记》1则。三书所辑引的《文选》卷59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李善注:顾微《吴县记》佚文为同一则。
考异:
1.考书名,有《吴县记》《吴地记》之别。
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记载为:“《吴县记》卷亡, 顾微撰,不著录。”;《中国古方志考》:“《吴县记》佚,吴顾微纂”;《汉唐方志辑佚》:“吴顾微撰”。2006年出版的《吴邑志》点校说明指出:吴县县志“最早可追溯到三国吴顾微纂《吴县记》。”而罗泌《路史》卷34《发挥三》、周婴《巵林》卷二《佛生》记载为:“顾微《吴地记》”;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與卷二上·注引郡书目录》记载为:“顾徽《吴地记》”。“若《文选》注所引《吴县记》是顾微此书本名、初名,罗泌、周婴所引乃为顾书别名、后起之名。”(牟发宋:《吴地记》考)
2.考作者,有顾微和顾徽二说。
《文选理学权與卷二·注引郡书目录》、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地志类》《江苏旧方志提要》第328页和《江苏省志·江苏方志源流》第6页均误将顾微与三国吴人顾徽视若一人。
3.考作者所处朝代,有三国、晋和南朝宋三说。
《中国古方志考》《汉唐方志辑佚》《吴邑志·点校说明》(2006年版)和《江苏旧方志提要》第328页均认定顾微是三国吴人。而《说郛三种》(宛委山堂本)则记载:“《广州记》一卷(晋)顾微撰”;《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卷下第1772页《子史钩沈》(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版)也认同:“晋顾微之《广州记》”。(注:错把顾微写成顾微之。)《齐民要术》卷十“古度”(一三二)引顾微《广州记》曰:“熙安县有古度树生,其号曰‘古度’”。《宋书》卷38志第28州郡志四:“熙安子相,文帝立。”胡阿祥《宋书州郡志汇释》在(今按)中说明:熙安县,治今广东广州市西北。文帝指宋文帝。《读史方與纪要》卷101广东指出:“宋元嘉中析置熙安县,属南海郡。梁废。”《说郛三种》引《广州记》顾微:“平定县巨海有水犀,似牛,其出入有光,水为之开。”臧励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为:“平定县,南朝宋置。南齐因之,今废。当在广东肇庆府境。”据此,栾调甫(笔名胡立初)先生《齐民要术引用书目考证》(1934年,载于齐鲁大学《国学汇编》第2册52页)和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认为“大致可推知顾微是南朝宋人”。(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槿)引顾微《广州记》文下注)
纠误:
《中国古方志考》:“顾微字叹,雍母弟,吴郡人……后拜巴东太守”及《汉唐方志辑佚》:“微字子叹,吴郡人”。把顾徽的生平错加于顾微。
五、《南徐州记》二卷,(南朝)山谦之撰,王谟《汉唐地理书抄》辑本(仅存目),张国淦《永乐大典辑本》,黄奭《汉学堂知足者丛书·子史钩沈》,叶昌炽《毄淡庐丛稿》本
山谦之(?~约454),官史学学士、奉朝请。受著作郎何承天之委,协撰《宋书》,刘宋孝建元年(454)奉诏续撰。除《丹阳记》外,还著有《南徐州记》《吴兴记》《寻阳记》。见《宋书·礼制三》。其《自序》《礼志一》《礼志三》尚存山谦之零星事迹。
吴孙权时谓之京口。“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南朝宋因之。隋省。即今江苏丹徒县治。”(臧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015版第590页)此记久佚,从散见于诸书中的断简残篇来看,内容涉及京口、丹徒、费县、上元、临沂、无锡、暨阳、江乘等地的地理形势和人文掌故。
著录:
1.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74页起引录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所辑《南徐州记》10则。从《太平寰宇记》、《與地纪胜》、《景定建康志》、咸淳《毗陵志》、至正《金陵新志》等书辑存38则,又《大典嘉定志辑本》辑得6则。
2.《张国淦文集四编·永乐大典方志辑本》第19页辑《南徐州记》1则。
3.陈光贻《稀见地方志提要》第386页、孙启治《中国古佚书辑本目录解题》第189页二书引录近人叶昌炽从《草堂诗笺》中所辑 《南徐州记》1则。
4.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70页起转录《南徐州记》34则。
考异:
考书名、卷数、作者:《隋书·经籍志》二载“南徐州记二卷,山谦之撰。”书名有《南徐州记》和《南徐记》《南徐志》三说,为异名同书。
《與地纪胜》卷七镇江府·景物下(北固山、嘉贤廟)及咸淳《毗陵志》三地理、十四祠廟、十五山水分别引《南徐记》2则和12则。《读史方與纪要》卷二十五江南七镇江府(漕河)引《南徐志》1则。其余均引称《南徐州记》。
卷数有二卷和一卷之别。《新唐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考证》《通志·艺文略》《稀见地方志提要》等书均称二卷本。仅孙启治等人撰的《中国古佚书辑本目录解题》称作一卷。作者为山谦之无异议。
存疑:
“京口旧名须口”,这一佚文同时被《與地纪胜》卷七镇江府·景物上(西浦)和《读史方與纪要》卷二十五江南七·镇江府(漕河)所引,前者录自《徐州记》,后者引自《南徐志》。《汉唐方志辑佚》第103页《徐州记》引录此条。是异名同书还是异名异书?待查。
纠误:
《中国古方志考》第274页:“《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正义》,‘丹徒岘龙目湖’并引《南徐州记》,不著山谦之名。”考《史记》卷57《绛侯周勃世家正义》,所引为《徐州记》。《汉唐方志辑佚》第103页把此条辑录在《徐州记》中。
六、《丹阳记》(南朝)山谦之撰,王谟《汉唐地理辑本》;张国淦《永乐大典辑本》;黄奭《汉学堂知足斋丛书》本;陶宗仪等《说郛三种》本;李勇《辑佚类地理文献集成》本
山谦之,《南徐州记》已著录。丹阳,指的是当时的丹阳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置。治宛陵(今安徽宣城)。三国吴移至建业(今南京市)。南朝宋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江苏旧方志提要》第22页)据佚文,该书记述丹阳郡及属县之地理风俗,尤详于诸县山川古迹。
著录:
2.黄奭《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子史钩沈》第1767页辑《丹阳记》7则。
3.王谟《汉唐地理书钞》第317页起辑《丹阳记》一卷51则。
4.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08页起转录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所引《丹阳记》5则。又从《景定建康志》、咸淳《毗陵志》、至正《金陵新志》、《永乐大典辑本》、永乐《嘉定镇江志辑本》辑录62则。
5.《张国淦文集四编》第18页辑《丹阳记》(玄武湖)1则。
6.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76页起转录46则,其中“有6条是初次辑佚”。(张可辉《〈景定建康志〉与〈丹阳记〉〈與地志〉的辑佚》)
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辑《丹阳记》6则。
考异:
考书名: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六:“《丹阳记》卷亡,山谦之撰,不著录。”书名有《丹阳记》或《丹阳志》,为异名同书。咸淳《毗陵志》14祠廟引文作《丹阳志》;27古迹引文又称《丹阳记》。
考卷数:有卷亡和一卷之别。《说郛三种》《中国古方志考》《汉唐方志辑佚》《江苏旧志提要》及《辑佚类地理文献集成》没载录卷数。《稀见地方志提要·古今图书集成方志辑目》《汉唐地理书钞》《中国古佚书辑本目录解题》和《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子史钩沈》记录为一卷。
纠误:
《汉唐地理书钞》第319页山谦之《丹阳记》的“张公州”条中提及“梁太清二年”,“梁、陈事在山谦之身后,属误录。”(张可辉《〈景定建康志〉与〈丹阳记〉〈與地志〉的辑佚》)
七、《南兖州记》1卷阮叙之纂,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叶昌炽《毄淡庐丛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阮叙之(胜之、昇之),南朝人,生平里籍不详。
“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东晋末始定治广陵(今扬州市西北)。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名南兖。辖今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及安徽凤阳、滁县以东地;后略小……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缩印本》2010版第1357页)据此,是书成于宋元嘉以后。从所辑佚文看,内容涉及建置沿革、山水、古迹、风俗等。
著录:
1.《中国古方志考》第204页转录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所辑《南兖州记》23则。又从《與地纪胜》辑录9则。
2.《汉唐方志辑佚》第292、333页分别引录《南兖州记》共24则。
考异:
1.考书名、卷数:书名有二说:《新唐书·艺文志》2载:“阮叙之《南兖州记》一卷”;《隋书经籍志考证》:“《南兖州记》一卷,阮昇之撰,不著录。”《通志艺文略》4、《国史经籍志》3和《江苏旧方志提要》第24页书名与之相一致。《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载《南兖州记》,又《南兖州志》,为异名同书。
2.考作者:有阮叙之、阮胜之、阮昇之(阮升之),(“升”是“昇”的异体字。)
《與地纪胜》卷“三十九:楚州,风俗形胜(擅利巨海),引阮昇之《南兖州记》二条,又盱眙军,县沿革(盱眙县),引阮胜之《南兖州记》一条。”(《中国古方志考》第204页)引同一书的作者有昇之、胜之之别。《资治通鉴》卷8秦纪三、二世皇帝二年(胡三省注)引为“阮胜之《南兖州记》”(中华书局1956版第274页)刘纬毅认为:“升之,又作胜之、叙之。”(《汉唐地理书钞》第333页)
纠误:
1.中华书局2006版《汉唐地理书钞》总目第13页:“阮弈之《南兖州记》”,“弈”是“昇”之误。第26页重订本目录中已改正为阮昇之。
2.刘纬毅在《汉唐方志辑佚》同一书中重复引录。第292~293页转录《南兖州记》16则;第333~334页汇录《南兖州记》8则,其中7则与前重复,1则补前所缺。
八、《扬州记》(南朝)刘澄之撰,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仅存目)
刘澄之南朝人,刘遵考之子。南豫州刺史, 官至都官尚书。撰有《永初山川古今记》二十卷、《司州山川古今记》三卷,已佚。事迹见《宋书·順帝本纪》和《宗室传》。
“刘宋扬州,今江苏南部及安徽浙江地。”(《中国古方志考》第203页)
著录:
1.《中国古方志考》第203页转录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所辑《扬州记》佚文4则,又陆广微《吴地记》中辑1则。
2.《汉唐方志辑佚》第174页转录《扬州记》5则,又从《北堂书抄》卷158和《景定建康志》卷16辑2则。从所辑佚文看,内容涉及山水、桥梁、古迹等。
考异:
考书名、卷数及作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载“《扬州记》卷亡,刘澄之撰,不著录”;《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刘澄之《扬州记》”;沈家本《世说注所引书目》二:《初学记·地部》《御览·天部》引“刘澄之《扬州记》”。
姚振宗案:“是书盖总名《永初郡国记》,故《初学记》《御览》引刘澄之《扬州记》……皆是书之篇目也。”(《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15卷《隋书经籍志考证》第2册第933页)
九、《丹阳尹传》10卷,(南朝)萧绎撰,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辑本
萧绎(508~554)南朝梁元帝,字世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封湘东王。侯景作乱,绎命王僧辩等讨景,事平,即位于江陵。在位三年,为西魏军所虏,被杀。著有《注汉书》《内典博要》和《忠臣传》等,今存《金楼子》辑本。《梁书》卷5本纪,《南史》卷76《隐安逸·阮孝绪传》有记载。
据《艺文类聚》卷50、《全梁文》卷17存录的《丹阳尹传·序》记载,书成于萧绎任丹阳尹之第四年,即普通六年。先请阮孝绪审阅,然后行于世。此书是为“掇采英贤”而作的传记。
著录:
1.《四库全书·子部·杂家》收录《永乐大典》辑佚本即萧绎《金楼子·五著书篇》,其中有萧绎《丹阳尹传》的自《序》。
2.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史编总类》辑元帝撰《丹阳尹传·序》(《辑佚类地理文献集成》二第530页)
3.《中国古方志考》第209页引录萧绎《丹阳尹传·序》。
考异:
考书名、卷数和作者:书名有《丹阳尹传》《丹杨尹传》《丹阳尹录》三说,卷数十卷无异议,作者为梁元帝或萧绎。
《梁书·元帝纪》《南史·本纪》:“帝著《丹阳尹传》十卷。”《金楼子·著书篇》曰:“《丹阳尹传》一秩,金楼为尹京时自撰。”《旧唐书·经籍志》卷上杂传和《通志·艺文略》:“《丹阳尹传》10卷,梁元帝撰。”《新唐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书名“阳”作“杨”,即《丹杨尹传》。王海根《古汉语通假字大字典》第46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指出:“阳”“杨”“扬”三字为通假字。《南史·隐逸·阮孝绪》:“湘东王著《忠臣传》《丹阳尹录》”。(湘东王即梁之萧绎)。
十、《江左名士传》1卷(南朝)刘义庆撰,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辑本
江左是“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1990版《辞海》第999页)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显职。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一生著作甚丰,著有《世说新语》10卷、《徐州先贤传》10卷、《文集》8卷、《小说》10卷、志怪小说《幽明录》30卷。钱仲联指出:《江左名士传》“当继袁宏《名士传》而作,记皆东晋名士轶事。”(《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著录:
1.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从《世说新语》的赏誉、品藻、容止等篇注中辑出《江左名士传》佚文5则。
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203页转录《江左名士传》佚文5则。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75页转录《江左名士传》5则。
考异:
从书名、卷数到作者,众书记载一致。《隋书·经籍志》二和《通志·艺文略》(名士):“《江左名士传》一卷,刘义庆撰”。《江苏省志·江苏方志源流》与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