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题目:“一波三折”式教学设计

2019-12-15 13:57赵晶刘杰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电流电压电路

赵晶 刘杰敏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理想境界,但真正实施起来代价极高,很难真正做到。当然这不妨碍教育者把它视为理想追求,只不过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在学校多半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这种制度虽然有些弊端,但其高效性是不可否认的。班级授课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弊端是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为班级授课制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革除弊端,这些年教育界也尝试着做些改革,比如小班教学,校内走班,班内分层等,这些方法当然是好的,它们让我们向因材施教的理想更近一步。但只要没有做到老师和学生“一对一”就达不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状态。老师总是要面对着多名学生授课,而老师的授课内容具有唯一性,就是说老师在同一时刻只能说出适合班级一个或者一部分同学理解的话,而其余的学生要不然会觉得授课内容太难,要不然就是太简单。也就是说课堂的某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只是适合班级里某“一层”学生。我想这也就是分层教学理论的由来吧。

“分层教学”是可行的,但是简单生硬的分层也是有很多缺点的,比如是否公平,是否助长了学优生的骄傲自大气焰而同时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很难做到对学生时时的,动态的分层等等。所以本人更提倡一种比较隐性的分层,就是这个“层”在老师的心里,老师了解针对于自己的这门课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延展性和贯通性。也就是说老师的授课内容既要勾连起以前的知识,又要指示出以后学习的知识的走向,让学困生能连得上,学优生知道今后的学习方向。在教学设计上做到“一波三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同一教学活动中领悟到不同层次的知识和能力。为了说明我的观点,下面我以初中物理《电压  电压的测量》来说明一下

《电压 电压的测量》一节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很基础的一节课,同时又是很抽象的一节课。学生对电压概念的领悟差别很大,有的同学觉得很好理解,有的同学则觉得莫名其妙。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设立分层目标,让层次低一些的同学对电压的定义、单位、电源的作用、电路里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有个基本了解;让层次高一些的同学能够理解高度差和电压之间的类比,能对电压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解,能对简单电路的电压分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让最高层次的学生能将电压和电能的转化联系起来,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通路和断路两个状态下电压的分布情况,为高中时更好的给电压下定义打下伏笔。

为了能完成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知识要点简单明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对难点的讲解尽量形象化,问题的设置有深度可以分割。现结合教学内容逐一說明。

首先,从上节课讲的电流引入电压,使学生了解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用水流类比电流,用高度差类比电压,使学生理解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我进一步把电能和电压联系起来,虽然有重力势能和高度作为类比,但只能有少部分学生理解,但这是窥探高中物理电动势和电场部分很好的管道,能激发起高水平学生对物理的更大兴趣,所以我加入了这部分内容。为了使更多的同学理解这个难点,我一是将重力势能和高度差的关系用图片和文字两种方式呈现,类比到电能和电压关系时用图片和文字两种方式呈现,便于学生进行形象对比和慢速阅读理解。二是在讲完电源的作用时用一张带有本年级郑姓同学丰富表情照片的ppt让学生通过想象更好的理解电压与电能是相互联系的。由于是用同年级学生的表情包做的动画,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印象深刻。

电压的定义、单位、电源的作用、电路里有持续电流的条件这些点都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同时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讲解要强调其重要性,要简单明了,不必太啰嗦。

本节课的后半段是讲电压表的使用,这部分我设计的实验和教科书里的有比较大的区别。教科书上是测了两个不同电源的简单电路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一个串联电路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我认为这样处理有两个缺陷:一是学生对简单电路中各部分的电压情形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二是将串联电路过早引入到实验里,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扰。故我在实验设计时选的是测量简单电路在通路和断路两种情况下电源、开关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这样一是达到了练习使用电压表的目的,并且是测不同位置的电压,使学生动手的频率更大;二是避免过早使电路复杂化,做到在最简单电路里引进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基本物理量,让学生把侧重点放到对概念的理解上;三是使学生看到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是和电路的状态有关的,为后面电路故障的分析打下感性伏笔。通过实际操作可以使层次较低的同学学会使用电压表,较高层次的学生能从实验中得到结论并有浅显的理解,层次更高的同学会因为想解释清楚实验现象而自动往后预习。

我认为课堂的分层教学不应该是机械的将教学内容分成几层,那样会使讲授的内容缺乏内在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高一脚低一脚。好的分层教学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有贯通思想,既讲好现阶段的内容,又能做到承上启下,联系以前的知识以达到让层次低些的同学跟得上,适当引入一些高深的内容以激发高层次学生主动探求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何况层次高的学生一般自学能力都比较强,完全可以引导他们课下自学,而不是在课堂上为了满足一小部分“学霸”的需求而讲一些对大部分学生来讲玄而又玄的内容。也就是说课堂主体内容的设计还是要针对大部分学生,尽量使讲授的内容具有“延展性”,要“一波三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你设计的课程内容中有所收获。此种分层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比较"隐性",不是那么明显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减少了所谓的老师不公平和学生自尊心受伤情绪的蔓延。

猜你喜欢
电流电压电路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标定电流与额定最大电流的探讨
谈谈电压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交变电流高考真题赏析
挑战眼力
我们身边的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