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几率的分析

2019-12-15 18:15孙鹏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分析

孙鹏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几率。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所接收的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研究,组别共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评价对比最终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炎性因子各项指标数据也占据明显优势,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以上指标结果同对照组各相应指标相比均占有显著优势,两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性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患者运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减少肠粘连发生几率,从而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肠粘连;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2-0025-02

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高,是目前临床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常采取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大,致使患者术后常会出现肠粘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1]。所以需要加强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为患者探寻一种最佳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是确保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关键[2]。为此,本篇文章中将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了分组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方案进行治疗研究,并将最终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对比,希望能为临床探寻出一种最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体详情已在下文中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文章的研究病例,将80例患者分成40例观察组以及40例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例、17例,患者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68岁,年龄均值在(51.5±2.2)岁。对照组男女人数各有22例和18例,患者年龄为35岁-69岁,年龄平均值为(52.0±2.3)岁,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值显著,经计算数据差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通过诊断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患者;(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3)纳入的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无精神疾病者。(5)患者的语言及智力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了解,自愿签署本次研究执行书。

排除标准:(1)存在语言以及智力功能障碍的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患者。(3)伴有恶性肿瘤患者。(4)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脏器疾病较重的患者。(5)依从性较差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手术运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的右肋缘下位置取手术切口,逐层分离后找到胆囊,然后将胆囊管以及血管进行充分分离后进行血管结扎,然后采取顺逆结合方式将胆囊彻底切除,随后进行常规止血处理,将腹腔内渗液吸净,最后留置引流管进行切口逐层缝合处理,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观察组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处理,手术患者采取头高脚低位,在患者的脐上方部位取大约1cm左右的手术切口,随后建立CO2人工气腹,保持气腹压在12~14mmHg,在患者的脐下方取弧形观察孔口,随后将10mm套管针刺入腹腔,并将腹腔镜探头置入,对腹腔内胆囊病变情况进行详细探查;剑突下端4cm处为主操作孔,置入10mm套管针;副操作孔为右腋前线肋缘下端以及右锁骨中线下方两处,分别置入5mm套管针,在腹腔镜观察下彻底分离粘连组织,将胆囊总管以及胆囊充分暴露后进行分离,随后对胆囊动脉和胆囊管进行夹闭切断处理,将胆囊切除后通过主操作孔取出,常规止血后冲洗腹腔,最后常规留置引流管,术后采取抗感染预防性治疗。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发生的术后肠粘连并发症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进行评估,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总评分值为10分,低分则表示疼痛程度轻。并详细对比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1.4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 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且身体恢复较快为治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出现轻微并发症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出现明显疼痛以及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表示治疗无效,治愈和显效的总例数为治疗总有效率标准。

1.5 统计方法 SPSS19.0为本文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和t检验/n(%)和x?检验为此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当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经记录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相比均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也均较低,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经检测显示,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存在的差异性较小(P>0.05);通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占据优势较大,组间数据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2.3 治疗后的效果比较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最终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达到了97.5%,而对照组患者的最终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仅为85.0%,两组之间的差异值较为明显,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见下表3。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在目前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腹症,其发生与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联。以往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胆囊切除,进而减轻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但手术所存在的创伤性较大,不仅会损伤患者的消化系统,并且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疼痛[3-4],而且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较弱,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较差,因此会延长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进而导致患者术后无法及时排气,造成术后肠粘连现象发生,而发生肠粘连后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部胀痛以及便秘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肠梗阻,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5]。而近年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进步,临床针对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了腹腔镜下操作治疗,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腹腔镜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创伤性,从而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手术视野,避免手术过程中对其他脏器组织造成的损伤[6]。该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使患者术后能够尽早下床活动,进而能够减少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几率,且能够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輕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最终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7]。本文研究结果也已证实,观察组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发生的肠粘连并发症也均较少,患者术后炎性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最终获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小,因此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陈必新.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几率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08):322-323.

[2] 牛全军.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几率的分析[J].健康必读,2019,000(012):262.

[3] 韩永彬,吴东权.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的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003(005):50-51.

[4] 陈先锋.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18,000(037):268.

[5] 张映丹.开腹胆囊术、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分析[J].健康必读,2018,000(028):136-137.

[6] 赵海龙,马明,王志明.不同胆囊切除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8,48(05):23-24.

[7] 刘家福.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现代养生B,2018,000(008):90-91.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分析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