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功训练中重心与平衡的关系分析

2019-12-15 23:42刘铭宝
黄河之声 2019年8期
关键词:平衡感美感力量

刘铭宝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稳定重心是保持平衡的重要前提,唯有找准重心,才能不失美感的完成舞蹈动作。任何舞蹈动作都是各感受器官相互推动下完成的,但利用感受器官并不容易,需要速度、位置移动、肌肉力量等协调控制与表现,从而循序渐进的完成旋转等动作顺利发挥;对此,掌握重心平衡成为了舞蹈训练的重要基础。

一、重心与平衡关系

(一)平衡需先稳定重心

人体的重心位置不是固定的,随着动作变化而变动。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掌握身体平衡前,需明确人体总重心情况。唯有掌握重心位置,才能确保舞蹈动作平衡,从而均匀分布所承受的力量,提高舞蹈动作美感,也是为了减少伤害。尤其是在芭蕾舞足尖平转中,重心高低出现变化,各肌肉力量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失去平衡。在动作中应当将身体前倾,前拎重心,找准重心位置后,调整肌肉力量,确保动作顺畅与平衡。如在芭蕾舞基础动作中,外开为重心提供了支撑面;肌肉力为稳定重心,提供了内动力;起法协调成为了确保重心重要机制。动作力量与重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受动作连贯性影响较大,动作有效衔接,才能突出舞蹈美感,使动作力量、重心不处于失衡状态。但动作协调练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加强动作各环节分析掌握,确保协调才能提高动作流畅性[1-2]。

(二)两者相辅相成

舞蹈基本功训练对重心有着严格要求,任何动作都离开重心,在重心与平衡的相互影响下,保持动作平稳,展现优美舞姿。重心稳定后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平衡感也是舞蹈初学者在重复训练中找准的。稳定重心可通过控制肌肉发力,或是在软开度训练中找寻。重心位置随着肢体强壮度、动作速度等发生变化,主要受形态影响,找准重心感觉,以及重心位置调整,对舞蹈初学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难度动作中,身体重心位置与平衡感难以有效控制,动作状态美感直接降低。影响平衡感因素的存在,如软开度、支撑面积、肌肉收缩能力等,也会直接影响重心失利,可见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二、稳定重心的方法

(一)旋转类动作

舞蹈中的旋转类动作,是以身体垂直纵轴为中心线的单脚或双脚站立旋转,旋转类动作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中心轴把握不当,直接降低动作质量。旋转时要求动作、旋律协调统一,加强速度控制,才能保持身体平衡。也得益于身体各感受器官的相互推动,如听觉、视觉等,以及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从而上升至平衡感觉与舞蹈感觉。动作中,前庭感受器官通过反射条件,调整各肌肉张力,确保稳定平衡重心。但前庭反应过大,也会降低动作质量。首要的支撑力,控制身体重心与平衡,也是循环动作技术基础与重要依托。旋转中肌肉力促使肢体收拢以集中重心,将旋转惯性形成的离心力排除,从而控制旋转质量。尤其是五位旋中,需控制好主力脚至头顶的垂直线,将重心集中于身体中段,确保完成以单脚脚尖为支点的平衡旋转。平转中,需将借助手脚运行路线、视线朝向点、推地力加强重心稳定,确保移动中身体平衡。

(二)跳跃类动作

在跳跃类动作中,重心直接决定跳跃的高度,尤其是在大跳中,蹬地瞬间重心受力向远高处运动,控制身体平衡的同时,控制身体停留空中的位置与时间。手与后背向上提劲,在腿部力量推动下,将重心抛向空中,从而提高跳跃动作的优美性。

(三)空翻动作

在做软翻动作时,将重心集中在右脚上,左脚上提脚尖点地,两手臂向上举起,双腿跳起后保持左腿着地,右腿着地摆好动作。要求撑手动作及时,并在身体越过垂直线后撑手,以保持身体平衡,减少肘关节损伤。在前空翻动作中,翻转到落地动作中,要求腰部吃足劲,保持团身,稳定重心同时,加大脚尖与前脚掌着地可能性,以确保身体平衡,减少摔伤与震伤的可能。当腰部过于松散,重心位置出现变化,翻转中的四肢会过早的打开,整体人失去平衡,动作练习的伤害性更大[3]。

(四)控制类动作

控制类动作存在支撑主力腿、四肢躯干的稳定性力量,指肌肉静力性收缩的支持与固定,保持身体重心与平衡稳定。动作中肌肉长度不变,通过肌肉张力变化克服阻力;对此,也称稳定性力量为等长收缩,要求舞者身体固定部分不动,收腹挺腰直立,对支撑主力腿、四肢躯干发挥固定作用,借助肌肉张力紧致的反射,控制姿态的重心,从而稳定平衡。

三、结语

舞蹈技巧中的重心,主要依靠肌肉力辅助,在动作中调整身体重力分配,从而维持舞姿动态平衡,在旋转、跳跃、空翻等技巧中均有体现。舞蹈基础动作反复练习,能够增强身体肌肉记忆,在完成规定动作时,能够自主稳定重心保持平衡,确保舞蹈动作与节奏合拍,提高整体动作的协调性。

猜你喜欢
平衡感美感力量
以木为媒
几何映射
平衡感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美感
秋冬的暗黑浪漫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