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9-12-15 23:42
黄河之声 2019年8期
关键词:音调声学共振

宋 咪

(河南省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河南 栾川 471500)

音乐声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为音乐声音的发生、性质、传播及接收等方面。它将一般性的声学有效的运用到了音乐领域中,在其中包含着乐律及嗓音声学方面的知识。研究的对象主要为音乐演奏、创组、欣赏等方面的声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声学的一些具体实践,希望可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音乐声学和声乐概述

(一)音乐声学概念

声学,从广义上来讲,是阐述不同类型的声音,并且体现其不同表现方式的一门艺术或者科学。音乐声学是指在音乐领域中,对于一般性声学知识的研究,它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存在于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演奏、音乐媒体设备运用及音乐厅堂的建设过程中的声学现象。歌唱声学是音乐声学中的一部分,它将科学性的歌唱训练方式及发声原理作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一门交叉型的学科,在研究歌唱时,主要运用的知识为嗓音声学和医学、音乐声学和心理学。

(二)声乐概念

声乐是指作用于人的身体内部的一门音响科学,即利用人声进行演唱。人体内具有的发声器官即为声乐的乐器,即声带,其中口、鼻、咽喉等为共鸣器官,呼吸器官为气管、支气管、肺等,咬字器官为口、唇、齿、舌等,以上这些器官都是一些弹性较大的软组织,并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活动性,在进行运转时主要依靠机能的调节作用及相互之间的配合作用来实现,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训练,就无法通过有效控制“乐器”,来提升音乐表现效果。

二、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声音的三个重要要素

1、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它是指在一秒时间内,质点发生位移或者振动的次数。声音需在频率的作用下,来经由共振腔进行传导。当声音与共振腔具有一致的频率时,则具有较大的声音,反之,则声音减弱。声道中具有的共振腔为4至5个,也可称为共振峰。声道的形状决定了共振峰的频率。为了增大声音的能量,取得均衡的共鸣效果,首先,歌手需正确发音,从而促使共振峰内的泛音,具有较高的能量,提高嗓音的明亮结合度。在声乐教学时,可通过抬高软腭或者打哈欠的方式,来使喉头位置降低,咽腔扩大,从而使发声通道长度增加,咽喉空间减小,来加强喉口的共鸣效果。

2、音调。音调是体现频率高低的。当共鸣腔和声带的振动频率相同时,往往会发生共鸣现象。通常来讲,管腔较细短,则声音就会越高。官腔在粗长的情况下,发出的是较低的声音,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较低,音调就越低。在训练不同学生的声乐时,需依据具体的音域信息,来采用对应的训练方式。从生理结构进行分析,声带较短时,张力较大,声带越薄,基音就越高。在进行音乐演唱时,需依据音乐旋律随时调整响度大小,这就需歌唱者及时调整发声情况,通过改变第一共振峰的频率,使其与基本频率相似,从而使共振峰发挥的作用,即为使基音具有较大的振幅。声乐教师在教学时,需时刻提醒学生放松下巴,在发声之前,对高音进行起音,从而使高音频率与实际音高相符。

3、音色。音色,也称为音质,它主要取决于泛音的强度和数量。泛音的作用,促使音调更具特色,即形成了音色。人的歌唱中包含基音和泛音两种,是一种复合音。在一般情况下,对音色进行调整时,需通过改善共鸣的方式来进行,即将喉位降低,声门关闭,各个共振腔经声音振动后产生共振,在神经传导的作用,被人们感知并对音色进行调节。因此,在歌唱时,也可依据声波振动,来确定最佳的共鸣位置,然后在演唱者运用共鸣腔体时,对喉咽腔形态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对音色的调节作用。在声乐教学时,需促使共鸣腔体的各个部分具有一个和谐统一的关系,并通过改善共鸣效果,来保证音色质量,增加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介质。各种不同音调的声音,都可在介质中进行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又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又与温度相关。然而,不同的介质又具有不同的音品。在声乐教学时,声音通过骨传导和空气传导两种方式传递到人们的耳朵。空气传导是指在空气介质作用下,声音传到人的鼓膜而使人产生听觉。骨传导所具有的听觉反应,则主要是声音经由颌骨或者骨头传至人的内耳来产生。由于传播介质的不同,声音传到不同人的耳朵中,具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需采取播放录音的方式,来加强学习者对声音的感受,从而使其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并为他们选取适宜的声乐训练方式。

2、反射、衍射及折射。声音在空气中进行传播时,与风速、温度及生源四周的环境密切相关。并且伴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出现反射、折射及衍射的现象。人们往往认为声音经声道发出后,所做的是一种直线运动,然而事实上,声音在障碍物的阻碍作用下,大都会产生发射现象,或者由于折射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最终造成了嗓音声波。因此,在演奏时,不仅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来确定音色,还需加强研究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过程。

三、结语

综上,当前在实际开展声乐教学和加强声乐歌唱实践的过程中,需加大对音乐声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运用,从而以此为依据,来更好的开展声乐教学,并且落实对声乐知识的研究。依据歌唱艺术和教学经验来加强对声乐的理解和教育,能够充分结合科学和感性体验两方面作用,来更好的发挥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音调声学共振
钟磬共振 大写开怀——张宜的人物画
燃气管道泄漏主动声学探测方法
进一步放大细腻通透的优势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 MODEL M/MODEL S/BASSON 88
系统共振对电机振动的影响分析
还原音乐的本来面貌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Courbet N°5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凝心聚力 互促共进 实现机关党建与文明单位创建合拍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