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方综合年鉴条目编纂规范化
——以《南通年鉴(2018)》为例

2019-12-15 23:26◎陈
江苏地方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年鉴南通条目

◎陈 磊

条目作为年鉴的基本记述单元,只有实现条目编纂规范化,才能为年鉴编纂规范化提供保障。南通年鉴编辑部是江苏省首个地级市综合年鉴试点单位,自成立之初便着手探索年鉴编纂,尤其是条目编纂的规范化。《南通年鉴》曾获评首届全国综合年鉴评比特等奖(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名),在历次江苏省地方综合年鉴综合优秀评比中,多个条目获评江苏省综合年鉴优秀综合条目、优秀特色条目。下面,笔者结合《南通年鉴(2018)》编纂实践,谈谈条目编纂规范化问题。

一、增强精品意识,条目设置科学合理

条目主要分为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等类型。综合性条目反映年度内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单一性条目则是一事一条,基本要素齐全。在设置条目时,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系统性、年度性、地域性并重,按照先综合性后单一性、先重要性后一般性、先常规性后动态性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收,展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年度特点和地域特色。

(一)保持总体平稳,记录发展轨迹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是一项延续性的工程。条目作为年鉴的主体,在设置时,应当保持总体相对稳定,介绍基本情况和某些需要连续反映的资料性条目要逐年设立,使条目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系统性与连续性(陈延昌:《条目选题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年鉴信息与研究》1995年第2期),从而提高年鉴的资料性和整体性,提升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以《南通年鉴(2018)》为例,“农业”篇设有条目48个,比《南通年鉴(2017)》减少1个。其中,名称相同的条目有38个,占该篇条目总数的79%,如分目“综述”的“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7个条目,分目“种植业”的“粮食种植”“棉花种植”“油料种植”等6个条目,分目“畜牧业”“林业”的所有条目;其余条目则根据南通农业年度发展变化和亮点进行适当调整,如将条目“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投资项目”整合为“农业产业经营”。“农业”篇条目设置的基本稳定,能够连贯、客观、全面、翔实地反映南通农业发展的脉络和轨迹,为研究南通农业的发展进程、存在问题、未来潜力和制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二)聚焦发展主线,展现年度亮点

年度性是地方综合年鉴的重要特征(姚震:《浅谈强化地方综合年鉴的区域特色》,《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2期)。在设置条目时,既要保留每年都要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容,又要聚焦发展主线,筛选年度内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大事、要事、新事,科学合理选题,展现本年度各事业、各行业、各部门的新事物、新举措、新成就、新特点。以《南通年鉴(2018)》为例,把握全市年度发展重点,在分目“对接服务上海”设“跨区域规划协调机制构建”“对接服务上海大会”等条目,从总体规划、政策实施、项目建设、重要活动等方面记述2017年度南通市全面深化对接服务上海的举措和成效。突出行(事)业年度发展热点,如在分目“城市建设”新增条目“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记述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迈入地铁时代的里程碑;在副分目“南通市总商会”新增条目“首届通商大会”,记述通商发展史上成立通商总会、确立通商精神的重要节点。体现部门年度工作亮点,在副分目“共青团南通市委”新增条目“‘青马学院’建设”,记述南通市在全国成立首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打造“青马学院”品牌的主要做法。

(三)突出地方特色,彰显地域文化

作为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特色是年鉴生命力的源泉,突出地方综合年鉴的地方性尤为重要(郭思宝:《浅谈如何突出地方综合年鉴的地方特色》,《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4期)。在设置条目时,要抓取在全国有影响、行业有地位、市场有品牌的本土事物,提取展现乡土文化、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条目,提升年鉴的社会影响力。以《南通年鉴(2018)》为例,在“沿海开发”篇设“海安老坝港滨海新区”“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等条目,全面记述南通市八个沿海重点园区发挥江海联动开发开放优势,开展国家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情况。在“建筑业”篇设“绿色建筑产业园建设”“南通建筑产教联盟”等特色条目,反映“建筑之乡”建筑业发展进程。在分目“博物馆”设“环濠河博物馆群”“南通博物苑”“中华慈善博物馆”等条目,展现“文博之乡”文博事业发展亮点。在副分目“精神文明建设”设“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先进典型宣传”“志愿服务”等特色条目,记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历程,彰显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新内涵。

二、增强质量意识,条目资料存真求实

资料是编写条目的基础,是决定年鉴质量以及能否成书的先决条件。在收集整理基础资料时,要坚持质量第一,想方设法拓宽资料收集渠道,保证基础信息的完整、准确、真实,不仅要能够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基本面貌,以及与本行政区域密切相关的内容,还要坚持与时俱进,挖掘和梳理各行各业的时代特点、实践经验,提升资料的服务现实价值和存史研究价值。

(一)强化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整理的优劣,决定着条目编纂的进度和年鉴的质量。年鉴资料涉及面广,编纂任务时效性紧,需要多措并举、想方设法拓宽资料收集的渠道,以满足条目编纂的需要。以《南通年鉴》为例,每年底由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转发《南通年鉴》编纂实施方案,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组稿任务。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承编分工和组稿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初稿,经单位主审审核后报送至南通年鉴编辑部。这部分作为年鉴资料的主要来源,其资料信息基本能够准确、翔实地反映南通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此外,政府部门和当地主流媒体,通过官方网站、电视、报刊和新媒体等渠道发布的政务信息,内容新颖、典型,是年鉴资料的日常补充。特别是政府公报和新闻发布会,其主题鲜明、信息量大、数据准确。如2018年8月7日南通市工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从网络经济发展情况、网络市场监管情况、网络消费投诉情况和主要做法四个方面,通报了2017年度南通市网络交易发展与监管情况,极大地补充了条目“网络交易发展”“网络市场监管”的内容。

(二)精心审核资料

年鉴存史、资政、育人的价值体现,要求方向正确、存真求实。只有条目基础资料做到政治观点正确、基础资料真实、内容合法合规,才能确保年鉴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收集整理资料时,要严把政治关,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涉及政治、民族、宗教等敏感内容,必须遵守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宗教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法规或政策,避免使用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要严把史实关,不收录未经核实的资料,不篡改历史事实,不杜撰历史事件,确保基础资料真实、统计数据无误,对资料内容把握不准或有疑义的,或者交叉部门报送的稿件就同一事项内容或数据表述不一致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确保人名、地名、时间、事实、数据、图片、引文等准确。要严把合法关,整理汇编基础资料时,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保密、著作权、出版、广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对于涉密内容,按保密规定做必要的脱密处理或采取限制性保护措施,做到不该公开的内容绝不入鉴。

(三)系统整理资料

由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的普遍性,使反映众多事物的年鉴文稿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重复;同时,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的纵横交错,再加上“众手成鉴”,各编写人员总是从各自的角度撰写稿件,使交叉重复的矛盾更为突出(杨国祥、杨正宏:《地方综合年鉴文稿交叉重复的处理》,《年鉴信息与研究》2000年第4期)。在归类整理基础资料时,要正确处理好交叉重复问题,做到条目排列有序、资料领属得当,增强年鉴结构上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坚持同类集中原则,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参照国家行业标准,打破部门“条块”界线,将属于同一范畴或表述同一主题的内容归类记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以《南通年鉴(2018)》为例,将南通市公安局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出租房屋管理等内容和市卫生计生委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基础信息采集等内容,合并归类至条目“流动人口管理”;将市金融办、人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银监分局,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统筹、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稳定南通金融市场的工作内容,归类整合为“金融监督管理”“金融综合服务”“金融风险防控”等条目。

三、增强规范意识,条目编写简洁准确

条目编纂有自身的规范,必须把规范贯彻到编纂工作的始终。长期以来,南通年鉴编辑部树立标准意识,探索年鉴稿件编审规范化,并于2009年正式形成《〈南通年鉴〉稿件编审规范》。之后,南通年鉴编辑部依照地方志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最新颁布的语言文字、图书出版和编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定,借鉴国内优秀年鉴的编纂经验,形成《南通年鉴条目编纂规范》,着重对年鉴条目的文体、文风、书写格式、语言、文字、名称、数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等方面作了修订,确保条目编写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一)标题言简意赅

年鉴条目能否吸引读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条目标题是否醒目突出、引人注目,因而要在文字有限的标题中将条目内容中最有价值、最吸引人的信息标出来(赵峰、顾海英:《试论年鉴条目标题的设立原则》,《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7期)。标题名称要简练,以事明题,用最少的文字准确概括条目中心内容,一般只用一个词组、短语或短句,字数一般控制在一行或15字以内。如条目“江苏首家大数据管理局成立”,主要记述南通市大数据管理局的成立过程、主要职能等。标题题意要准确,避免表意不明,使人产生歧义、误解,同时标题同条目内文的外延要相一致,避免出现标题小内容大或者标题大内容小甚至两个主题并存的现象。例如,环境监管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的规划、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等活动,而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应当分别单独设立条目,不宜合并记述,更不宜交叉记述。标题中心词要前置,不使用工作总结、标语口号式的表达方式,如“创建幸福家庭”应为“幸福家庭创建”,既可以便于编制索引,又能够发挥引导读者检索查阅的向导作用,方便读者查阅资料。

(二)内容简洁翔实

年鉴的客观性决定条目编写文风朴实,坚持述而不论,使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渲染、宣传、广告性和评价性语言,如“意义重大”“高度赞扬”等概念化空洞性用语。消除部门工作总结、报告痕迹,非部门主要职能的信息不入鉴,如机关党建、内部建设、后勤保障等内部事务性信息。以《南通年鉴(2018)》为例,“政治”篇“融合党建”条目,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城市基层党建、“两新”组织党建、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四个方面,记述南通市探索“融合党建”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而相应的制度计划、工作部署、评比考核等情况则不记述。年鉴的全面性则要求条目内容全面翔实。全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掌握好主次有别、详略得当,翔实不是赘述,而是文字精炼、资料翔实,高度概括事物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在尽可能少的字数里表达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把能反映年度情况的基本业务、总量指标、主要数据都记述下来,尤其是能体现事物发展水平、状貌、质量、数量、性质、特征等重要数据应有尽有,如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数等数据。

(三)行文规范准确

做到行文规范化,年鉴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才能得到保证,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詹跃华:《谈志书的行文规范》,《黑龙江史志》2015年16期)。在条目行文过程中,语言文字、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使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书写。时间概念表述要准确,不使用含混不清的表达,如“近年来”“本月”等,用“上年”不用“去年”,用“当年”不用“今年”。词语使用要正确,注意形近词的辨析使用,如“期间”与“其间”、“权利”与“权力”等。名称使用要准确,如南通年鉴编辑部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核实南通辖区内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的名称、批准时间、面积和主导产业。简称使用要规范,如南通年鉴编辑部逐一查阅中国政府网国家各部委办局的发文,依据发文落款规范国家各部委办局的简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同义表述要统一,如全书将“100多人”“100余人”统一为“100余人”。前后表述要一致,同一事物名称、事实、时间、地点、数据、度量衡、术语的表述,前后文、总述与分述、文与表、表与表之间保持一致。

猜你喜欢
年鉴南通条目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南通职业
广西多部年鉴在全国年鉴评比中获奖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