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储热特性分析及优化

2019-12-14 01:13:02张伟江李晓光
中国测试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导热油气室换热器

张 营,张伟江,李晓光

(1.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2.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

0 引 言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各个国家正努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受气候和天气条件的影响[1],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并网后会产生一系列安全问题。电力储能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案,其中,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具有规模大、效率高和运行稳定等优点[2]。其众类型中,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技术由于不燃烧化石燃料,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受到了广泛关注。

首先,针对于AA-CAES系统,国内外许多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系统性能比较、结构优化和部件特性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其中,文献[3]比较了AACAES与CAES系统的性能差异,文献[4]提出一种系统结构优化方案,文献[5]研究了采用变效率压缩机的系统特性,文献[6]分析了3种储能过程运行策略,文献[7]提出4种储气室模型。而这些研究中,储热子系统对膨胀机入口空气参数的提升能力有限,致使系统效率相对较低。为了改善AACAES系统的热力性能,一些学者引入太阳能辅热子系统,开展了耦合系统的研究。文献[8]专门分析了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的运行特性,文献[9]研究了AA-CAES与风能、太阳能构成的一体化系统的可行性。基于CAES与太阳能互补的两种新型三联产系统,文献[10-11]分别实施了变工况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然而,这些研究并未涉及储热子系统的影响。此外,文献[12-15]虽然都研究了储热子系统的影响,但其是基于AA-CAES系统,并未针对耦合系统展开分析。在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中,储热子系统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作为主要热交换部件,对系统性能有重大影响。

该文基于热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三类换热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遗传算法开展多目标优化,研究成果可以为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的运行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系统热力学模型

建立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储气室、储热罐、储冷罐、膨胀机、热罐、冷罐和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等。其中,储气室记为ASC,两级压缩机从左至右记为第一、二级(C1、C2),两级膨胀机从左至右也记为第一、二级(E1、E2),六级换热器从左至右记为第一、二、···、六级 (HE1、HE2、···、HE6)。此外,将第一、二级换热器称为第一类换热器,第三、四级换热器称为第二类换热器,第五、六级换热器称为第三类换热器。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换热器效能分别记为ε1、ε2和ε3,系统的所有储热介质均为导热油。

图1 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模型

系统运行过程如下:储能阶段,电动机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空气在第一、二级换热器中被导热油冷却后进入储气室存储,导热油吸收的热量储存在储热罐中;释能阶段,空气从储气室流出,先进入第五、六级换热器吸热,再进入第三、四级换热器吸热,之后进入膨胀机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向外发出电能。

为简化分析和计算,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1) 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其比热容为定值。

2)对于所有换热器,空气和导热油的热容量相等,即两者比热容和质量流量的乘积相等。

3) 忽略所有管道的散热和压力损失,也忽略储热罐和热罐的散热。

4) 储气室体积恒定,内部温度等于环境温度。

2 系统数学模型和性能评价指标

2.1 数学模型

储能阶段,空气在压缩机中升温升压,视为多变过程,压缩机出口温度为

式中:Tc_in——压缩机入口温度,K;

βc——压缩机压比;

κ——绝热指数;

ηc,s——压缩机等熵效率。

空气在第一、二级换热器中被导热油冷却,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为

式中:ε——换热器效能;

Ts_cold——储冷罐温度,K。

空气经过换热器时会产生压力损失,压力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3]为

质量为m的空气在压缩机中消耗压缩功为

其中c为空气比热容,J·kg-1·K-1。

释能阶段,空气从储气室流出,先进入太阳能辅热子系统吸热,该子系统中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为

式中:Tasc——储气室出口空气温度,K;

Thot——热罐温度,等于太阳能集热器温度,K。

空气从太阳能辅热子系统吸热后,再经过第三、四级换热器吸热,该级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为

其中Ts,hot为储热罐温度,K。

空气在膨胀机中做功时,视为多变过程,膨胀机出口温度为

式中:βt——膨胀机膨胀比;

ηt,s——膨胀机等熵效率。

质量为m的空气在膨胀机中所做膨胀功为

质量为m1的导热油在集热器中吸收的热量㶲,即系统的太阳能输入㶲为

式中:c1——导热油比热容,J·kg-1·K-1;

Tcold——冷罐温度,K。

2.2 性能评价指标

采用以下两种指标评估系统性能:

1) 㶲效率,定义为系统的总输出㶲(膨胀功)与总输入㶲(压缩功和太阳能输入㶲)之比,表示系统的不可逆损失大小

2) 㶲流密度,定义为系统的总输出㶲(膨胀功)与储气室体积的比值,表示系统在单位储气室体积下的做功能力

其中V为储气室体积,m3。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表1给出了系统的基本运行参数。

表1 系统的基本参数

3.1 第一类换热器效能的影响

第一类换热器包括第一、二级换热器,用于冷却压缩机出口的空气,其效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压缩功先减小后增大,膨胀功增大,㶲效率先升高后降低,㶲流密度逐渐增加。

图3 第一类换热器效能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这是因为,第一类换热器效能增加时,第一、二级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提高,导热油的吸热量增加,第二级压缩机入口空气温度降低,其压缩功减小。第一级压缩机不受影响,其压缩功不变,则总的压缩功减小。又由于空气经过换热器的压力损失越来越大,如图4所示。而储气室压力不变,则压缩机组的总压比增大,总的压缩功又增大。

图4 压力损失系数随换热器效能的变化

第一类换热器效能增加使得导热油在第一、二级换热器中的吸热量增加,相应地,使其在第三、四级换热器中的放热量也增加,膨胀机入口空气温度提高,则膨胀功增大。

系统的太阳能输入㶲不变,压力损失的影响使得压缩功先减小后又增大,则㶲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当第一类换热器效能为0.92时,㶲效率最高为54.85%。储气室体积恒定,则㶲流密度逐渐增大。

3.2 第二类换热器效能的影响

第二类换热器包括第三、四级换热器,其利用储热罐中的热量加热空气,其效能改变时,系统性能的变化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压缩功不变,膨胀功先增大后减小,㶲效率和㶲流密度均存在最大值。

图5 第二类换热器效能对功量的影响

图6 第二类换热器效能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这是因为,随第二类换热器效能的增加,储能阶段不受影响,所以压缩功不变。而空气在第三、四级换热器中的吸热量增加,膨胀机入口温度提高,则膨胀功增加。又因为空气经过第三、四级换热器的压力损失增加,储气室压力不变,则膨胀机组的总膨胀比减小,膨胀功又减少。

因为系统的太阳能输入㶲不变,所以,㶲效率和㶲流密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第二类换热器效能为0.83时,㶲效率最高为50.90%,㶲流密度最大为8.77×106J/m3。

3.3 第三类换热器效能的影响

第三类换热器包括第五、六级换热器,将导热油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传递给空气,其效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压缩功不变,膨胀功先增大后减小,㶲效率和㶲流密度均存在最大值。

图7 第三类换热器效能对功量的影响

图8 第三类换热器效能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这是因为,第三类换热器效能的增加不影响储能阶段,所以压缩功保持不变。但其使得空气在第五、六级换热器中的吸热量增加,从而提高膨胀机入口温度,膨胀功增加。因为空气经过第五、六级换热器的压力损失越来越大,同样使得膨胀机组的总膨胀比减小,膨胀功又减少。

由于系统的太阳能输入㶲不变,则㶲效率和㶲流密度均存在最大值。当第三类换热器效能为0.84时,㶲效率最高为50.98%,㶲流密度最大为8.78×106J/m3。

3.4 多目标优化

为了使系统获得最佳热力性能,采用遗传算法,以㶲效率和㶲流密度为目标函数,三类换热器效能0.7~0.94为决策变量,种群规模设置为50,迭代次数设置为200。对系统开展多目标优化,计算过程如图9所示,所得Pareto最优解集如图10所示。可以看出,㶲效率和㶲流密度不能同时取得最大值。所以,选取离C点最近的D点作为最优点。㶲效率为55.729%,㶲流密度为9.432×106J/m3,对应的三类换热器效能分别为0.938、0.855和0.748。

图9 多目标优化过程

图10 Pareto最优解集

4 结束语

储热子系统在耦合太阳能辅热的AA-CAES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评估其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敏感性分析掌握了三类换热器效能对系统的影响规律,然后使用遗传算法得到了系统在最佳性能下的三类效能取值。研究表明:开展多目标优化后,最优㶲效率和㶲流密度分别为55.729%和 9.432×106J/m3。研究结果在耦合系统的运行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热罐和冷罐也是储热子系统的主要部件,其结构和保温特性等会影响系统的热力性能,可以作为后续的重要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导热油气室换热器
基于Hyperworks的重卡气室支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能源工程(2021年3期)2021-08-05 07:26:14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研究进展
制冷(2019年2期)2019-12-09 08:10:36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油脂(2019年7期)2019-08-22 09:40:34
某重型特种车制动气室支架优化设计
汽车零部件(2019年5期)2019-06-13 06:25:50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油脂(2019年5期)2019-05-13 11:22:28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油脂(2019年3期)2019-04-29 01:08:04
一起220kV GIS设备断路器气室罐体放电原因分析
广西电力(2016年5期)2016-07-10 09:16:44
刍议导热油炉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310S全焊式板壳型换热器的焊接
焊接(2016年10期)2016-02-27 13: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