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众粮食种植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潘阳村集体于2017年4月创办的。当时,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围绕 “办”还是“不办”展开了讨论,最后统一了思想:创办集体专业合作社,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在要求,也是村干部新时代新作为的重要体现。
潘阳村的具体做法是,农户以土地入股,设定每亩折成800元为1股,确保入股农户每年保底分红每股800元,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
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创办集体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争取获得了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给予了23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合作社利用项目资金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拖拉机、条播机等大型农业机械10多台套,新建粮食储库、机械库房、晒场等设施 2400多平方米,并以2875股(每股800元)作为集体股参与第二次分红。
阔众粮食种植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从30多户参与,180亩入股发展到176户参与,950多亩入股,为合作社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底,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280多万元,利润35万元。第二次分红集体股收益19万多元,入股农户在确保保底分红每股800元的基础上第二次分红又获得每股66.4元。
1、勇于担责,村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
潘阳村创办的集体合作社,为集体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为村民获得了收益,都凝聚着潘阳村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合作社经营土地950多亩,村干部从“三大员”到一般村干部,除了要做好村级事务和党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外,还要按照合作社管理章程和制度,人人担责,个个尽责,按照分工管好一块,从播种到管理以及收割各个环节一着不让抓紧抓好。
通过调查了解到,潘阳村干部从创办集体合作社以来,花了大量精力做好合作社所分配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无怨言,这对村干部来说,不但是一种意志的培育和磨练,而且也进一步增强了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2、财力增强,村级行政治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潘阳村是由原来的潘阳村、北戴村以及大庵村部分生产组合并而成,村级负债情况极为严重,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甚微,每到年底,村干部工资都难以兑付,更谈不上兴办公益事业。
集体所有制合作社通过两年的经营运作,为集体创造可支配收入30多万元,改变了经济薄弱村的局面。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村级财力的增强,不但解决了村里的日常办公费用,而且给潘阳村兴办公益事业带来了底气,近两年从合作社经营收益中拿出近20万元修桥铺路、环境综合整治,极大地提升了村级行政治理能力。
3、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得到了加快。
从潘阳村创办的集体所有制合作社所取得的成效看,不但为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收入来源,而且为村民脱贫致富,精准扶贫开辟了有效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该村176户共计950多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后,既有稳定的土地经营收入保障,获得土地分红款96万多元,又有为合作社务工获得工资收入50多万元,转移劳动力80多人进工厂或劳务市场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近400万元。
潘阳村创办的集体所有制合作社,还惠及了本村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16户,家庭人均收入均超过了1万元以上,全部脱了贫。2018年底,合作社还专门从利润中拿出2.5万元解决困难群众家庭生活困难。
潘阳村创办集体所有制合作社,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民对土地股份专业合作认识不足,土地流转规模不尽人意。全村共有农户1055户,入股农户只占总农户的16.7 %,耕地面积8332亩,入股土地只占总土地的11.4%。而且合作社经营的土地成框成片里面还存有“天窗”的现象,不利于合作社整体运作和管理。
二是经营土地种植品种单一。仍然停留在“一稻一麦”传统种植,经营效益低,经济效益风险较大。
三是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缺乏。目前该合作社经营管理全部由村干部兼职管理,行政事务多,影响经营管理。更没有精力跑市场,调结构,市场竞争能力比较脆弱。
四是自有资金缺乏。以集体名义融资贷款金融部门不予支持。2018年,该合作社生产流动资金发生困难,请求金融部门贷款支持,经反复协商,只能以合作社法人代表(村党总支部书记兼任)个人名义借了30万元贷款。受益是集体,风险个人担,这种状态不可能持续,制约着合作社的长足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村办合作经济组织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村民介绍村创办的合作社所取得的成效,请已入股的村民现身说法谈入股得到的收益,提高村民积极参股的热情,扩大村民股份比例,致富一方百姓,进一步扩大合作社规模经营。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问题。政府财政部门要对创办集体经济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好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上给予更大的奖励力度,调动村办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市场调研,努力打造合作社品牌产品,有了品牌产品,才能有市场竞争力,才能实现合作经济组织利润最大化,提高集体村民利益分配指数,使合作经济组织赋有生命力和健康发展。
四是加大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培训力度。选拔一批年轻合作社骨干进行培训,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强化合作知识、市场经济、内部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骨干队伍,使他们尽快掌握合作原则、利益分配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的能力,确保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快速发展。◀
(执笔 张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