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风格城市文明的形成

2019-12-14 22:06李麦产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明历史文化

李麦产

城市是文明的高度聚集地与文化的密集承载空间,而建立城市与文化或文明密不可分联系的关键因素是人。从主体归属的角度看,文化与文明从来都无法摆脱属人的本质特征。文化、文明其实就是人的文化、人的文明。人这一主体在哪里,文化、文明便在哪里,包括其孕育、肇始、发展、延续等文化事项与文明环节均会亦步亦趋。整体上看,由于人口的主体在城市这一空间,而文由人生,如影随形,所以,城市空间与舞台也就是文化事业与文明大业的重心。在我国城市工作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参酌文化考量、实施文明战略,统筹实施或推进两大战略,既有条件,也是亟须。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或机遇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在世界几大辉煌、璀璨的古代文明体中,中华文明是仅有的延绵至今而依然鲜活、生机盎然者。对于历史的这种慷慨而不可多得的馈赠与赐予,当代中国相关领域、方面的建设者,以及文化事业的接力者、传承者,应当充满感激、担当责任,把背后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财富,自觉领受过来、整理出来,运用于新时代伟大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通过续写华章,促进中华智慧在新时代、新阶段的发扬光大,为中华文明的继续绽放而作出贡献。对于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价值,以及在当前及未来的国家和社会实践中对它们予以采借、吸收、借鉴、汲取的必要性等,已经达成基本的肯定性共识或理解,不再存有非议或异论。毕竟,文化的力量是维系一个国家、民族、社会最牢不可破的力量;文明的基因也是任何一个社会、民族或国家能够实现持续性繁荣、发展、衍生的内核性依靠。文化的自信是根本的自信,文化的复兴才是彻底的复兴;而有了文明的底蕴,也才能让任何事业永葆生机与长青。

不过,历史与传统文化总归是实现新实践、新发展、新创造的质料要素。要让这些宝贵的资源发挥应有作用、凸显不菲价值,乃至让中华文明在续庚和接脉的基础上发散出令世人瞩目的耀眼光芒,便不能不讲求方法、策略。此即方向确定之后的路径选择、实施手段、过程体系等问题。历史文化资源的重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需要找到可靠且坚实的载体和凭依。只有有了楔入新时代伟大事业土壤中的有力抓手以及广阔的用武之地,传统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可能搭乘上时代的快车,踏上疾驰的行程,也才会以文化的力量、文明的魅力,助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同时为具有共同命运的全人类奉献更多的中华智慧、为多彩的世界增添光亮。

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中的主体部分,历史文化最能彰显民族文化精髓、体现国家特色。而城镇化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实效尚不能令人满意。对此,固然可发展城市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等,作为对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途径。①姚伟钧、王伟杰:《建设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思考》。叶郎《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1年下卷),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第215-228页。这种思路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甚得城市的支持和响应——譬如大量兴建城市博物馆及遗址公园,但实际上此视角还不够宽广、高远,因为试图用建立集中式的自然保护区的静态方式来对待历史与传统文化,很容易造成文化脱离鲜活的城市现实,无法与多层面、多需求的城市生活很好对接起来,难以做到真正的活化利用。所以,如果把城市历史文化仅作为一种静止物来对待,就无法在古今中外间建立良好联系,也不能与当下的社会文化心理实现互动,必然会切断文化遗产向现实文化实践供应养料、延续文脉的有效路径。②胡小武:《城市社会学:文化—空间与结构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16页。

就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这个最好的结合应是目标定位为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城市实践。简言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固然可以多头并进、多领域发力与多方面实施,但把城市建设实践与之密切结合,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却可收协同效应之功,达致多个重大目标设想,实现多个愿景描画:既可能建成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城市文明,也会更有效地延续、繁荣中华文化。

二、与文化战略融合是继续城镇化的要求

城镇化是我国在工业化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一大战略,它与工业化的步伐紧密相连。城镇化战略经过一个时期的执行与运行,我国社会结构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化率已经过半,大部分人口居住、生活、工作在城镇。不过,也毋庸讳言,直到现在,这个城镇化的程度还比较低,成果的品质还较欠佳,远未达到理想的城镇化水平,未来尚需进一步深化、提高,并最终建成高度成熟的城市文明。由此而产生若干任务或需要,包括向国家文化战略的靠拢或主动融合,等等。

(一)两大战略能够融合的内在逻辑

民族复兴背景下的国家城镇化战略与文化战略之所以能够融会贯通、协同实施,有着内在的逻辑理路。中华文明与其他大型古代文明及西方当代文明,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相通,又相异。其共性与相通之处在于,俱是不同族群和国家、社会所创造出的精神结晶与智慧成果,共同为人类社会文明宝库的丰富作出了贡献;它们的个性与不同在于,由于文明肇始、文化创造的地域环境、历史道路、社会制度、族群思维方式等各种主客观因素或条件的差异,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类型并非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同文明与文化体之间的共性,有利于彼此间的对话、交流、理解;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与个性,却有助于各自的甄别、认定、自尊、自重。文明与文化体应允许乃至鼓励彼此间的借鉴、学习,也当尊重、承认各自独特性的存在。

城市文明既是任何一个大型文明体之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领域中的独特门类。对于城市文明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成为当代文明讨论与关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构成部分。城市文明内涵丰厚。它囊括纵向的城市历史与当代文明,也覆盖与统摄横向的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城市的物质载体、生动面相,又有城市的精神风尚、文化脉络等。不同国度、文明背景下的城市文明及其表现,也有区分与差异,其道理通于文明类型之不同。而国际上能够发挥引领潮流作用的那些大城市,最主要依赖的即是其强大的文化、文明力量。因此,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当是不断增进城市文化,成为文化先进者。①刘江华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比较与广州发展转型之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第218-219页。我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具有自发性、内生性。关于这一点,已为众多研究成果所证实和释明。这些城市在外部形态与内在精神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有别于西方等地方的城市。这其实是不同文明体、文化体所造就与影响下的具体城市文明表达的差异。故而,我国的历史城市能够成为一类个性独特的文化景观、文明景象。既然已经认识和醒悟城市本身“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创造”,②曲芳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上海历史博物馆《城市记忆的变奏》,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88-590页。那么就应当高瞻远瞩、视野宽广地提升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位次,站在文明类型的高度来讨论中国的文化战略如何协同城镇化战略,实现两大国家战略的融合或靠近。

(二)我国城市文明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

我国许多城市是历史城市,具备在参酌文化积淀基础上建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城市文明的良好条件。城市历史文化是涵盖城市生产、生活等所有领域与方面的过往成果创造,既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包括无形的、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遗产种类。由于城市历史文化多是在全球化世界诞生之前形成,民族、地域、技术、文化等的差异性尚且能够得到无意的尊重与保障,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也便有了地域差异性和独特性,是城市涵化和内聚其文化个性的重要基础,历史文化遂成为奠定城市特色和识别特色城市的关键要素。历史文化无疑具有传承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价值或功能。当然,把整理和运用、活化城市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满足城市视觉或美学上的需要,用之于当今及未来的城市修饰或装扮,仅从纠偏物质、技术性的城市缺乏文化气息的角度而重视之,目标放在通过改进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品牌,以增进城市文化品位,仍然还是停留在就城而论城市文化的层次,③侯景新、李天健:《城市战略规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年,第343-347页。没有升华或深入到文明自尊、文化觉醒等的高度。

而实际上,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聚落类型,其起源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乡村聚落的历史同样久远。可以说,自人类社会形成,城与乡便交织并进地向前发展、演变,为人类的各项历史创造提供了场所空间以及展示平台。作为至少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我国城市的历史与文明同样悠久而辉煌。目前我国有六百余座城市,其中大量的又是历史城市。这些城市曾在时间长短不一的历史时期内孕育、发展,并兴旺延续至今。譬如,经国务院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34个。

在历史时期,这些城市曾是各类文化活动创造的高地、各种文明要素聚集的核心。即使时过境迁,城市经历诸多延宕、衍变,但不少的文化类型与文明要素还是融入了这些城市的时空氛围中,或者固化到各种类型的文物、遗迹等载体里面。无论在“形而上”的城市表征与貌相,还是“形而下”的城市的风韵、神气,历史城市与那些新兴的城市,都有着巨大而显著的区别。城市历史是一笔重要的依托资源;历史城市也是值得倚重的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空间。

文化场所不仅是实体物理空间,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化、教育他人之功能。历史城市作为文化场所无疑具备甚好的提振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独特城市文明等的潜能。城镇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与载体,而历史城镇作为聚落遗产这样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本身在具有文化遗产一般属性的同时,兼有复合的遗产特征,是文化遗产最为集聚的地区。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累积同步。在城镇工作中,当贯彻遗产观,把文化遗产当作城镇规划的源泉,从而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与水平。①霍晓卫:《全域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EB/OL].(2018-08-16)[2018-08-29].http://www.thupdi.com/news/?cid=2.尤其那些历史城市是当下适宜、恰当的延续文脉、弘扬传统的好地方。

对之,我国近来推出的相关政策中就有所体现。譬如,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即蕴含“文化传承”的目标考量或原则要求,其余则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而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更明确地提出了城市建设中要贯彻、执行、体现文化路线的思想,就是在城市工作中:“提升城市人文魅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鼓励城市建筑设计传承创新,彰显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等。②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EB/OL].(2019-04-08)[2019-04-10].http://ghs.ndrc.gov.cn/zcfg/201904/t20190408_932861.html.

总之,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在城市建设实践与工作中的作用,实现文化战略与城镇化战略二者的融合、协同,也是继续纠正城市建设中的偏颇、明晰未来城市发展的格局与走向、在城市领域建立自信乃至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等的迫切需要。

三、城镇化战略与文化战略融合的路径探析

从历史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文化,是既定的文化战略;而在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开展卓越城市建设,从文明自觉的立场与角度去提升城市质量,是对未来城市工作的目标设定。二者分别具有重要意义、重大影响。

文化在不少情况下以无形的感化力、渲染力等方式发挥着作用,文化与文明也因此似有虚无之感。文化与文明的这种特征,恰恰促使其更需要与物质实体乃至可触空间结合起来。“空灵”的文化倘若能够与“硬实”的载体实现良性的交融互动,必将会增加文化的感染能量、文明的生动性,也会让文化所渗透、文明所照耀的介质——城市,增进其温度和柔性。

(一)树立信心 通盘谋划

历史文化虽然是我国不少城市提升知名度与品位、建设特色城市值得依赖的显著优势,但由于对历史和传统等文化的认知不够,尤其是文化自信不足,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①陶志刚:《现代城市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8-120页。城市的固有特征散失、特色淡漠,城市的魅力与吸引力较匮乏。

近些时期来,对于我国的城市工作该如何继续推进、文化建设需要怎样砥砺前行等时代宏大课题,出现某些新认识与可喜变化。特别是迈进新时代之后,国家层面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纲领性意见。业界、学界等各方面也表现出热烈反响、积极回应。不过,也需要看到,在怎样做实、做细两大战略的结合上,在传统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怎样融入和掺和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城市建设中,还比较缺乏系统梳理、整体性把握,而往往停留于就某一方面、某一具体问题的探讨上,基本上未有汇总性的思量与集成性的成果。而所提出的一些方法也多为阶段性、分散与凌乱的,一以贯之、通盘考虑的比较少见。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要注重整体性”,也就是在系统分析城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设定精准的城市发展目标,对历史文化“形成进行系统化的配置和利用体系”,②徐娟娟、田华:《谈城市文化建设》,《山西建筑》2012年第4期。改进对城市历史与传统文化汲取和借鉴、转化的做法。

关于超越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所惯常运用的分散性、单点式融入和利用历史文化的做法,其实国际上早有提示及警醒性要求。如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倡议:“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色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③陈占祥:《马丘比丘宪章》,《国际城市规划》1979年第1期。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中缺乏自觉醒悟和主体意识,在有效实施物质形态的城市现代化的时候却忽略了“具有个性特征的城市文化建设”,而恰恰是后一方面更有战略意义,是未来中国城市健康、良性、持久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中国城市要在国际层面有更好的表现,就应当保护性开发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文脉、凝练城市特色、构建城市品牌,在继承和创新城市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城市现代文化,从而提升城市品位、满足居民需求等目的。④江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文化现代化基本路径探析》。[美]玛格丽特·简·怀左米尔斯基,彭向刚、吴承忠《国际文化管理》(2),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4-31页。因此,这就需要在坚持必要性的前提下,理性、冷静、全面地剖析如何做的话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譬如,针对以往历史类城市工作中,所存在的单纯就目标与对象物的单点式保护,或在文化旅游主导下的单一式利用等不足,应当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统一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大业,在挖掘历史文脉的过程中赋予文化遗产新生命,塑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品牌效应⑤黄卓:《挖掘城市历史文脉,重塑名城特色》,《城市观察》2010年第3期。。

在塑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城市中,应当理直气壮地坚守传统文化、弘扬历史文化,从根本上奠定与夯实文化自信、文明自尊的根基。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需要秉持宏观的视野去审视,即全面认识城市历史文化的遗物遗迹、场所精神、环境氛围、内涵意蕴等,积极探索全面开发与转化历史文化的有效路径或方法,避免片面性、盲目性。①鞠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协同开发模式》,《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所创造和承继下来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文化,丰厚繁缛、多姿多彩。依托城市历史文化,有助于建设城市软实力,对于凝聚人心、扩大影响、树立品牌,甚至帮助经济发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对于城市本身,能够发挥深远影响与全面作用。②庄仕文:《论城市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大连干部学刊》2017年第11期。中国当代持续推进的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类社会两大事业之一,最应该在其中涌现高明的实践创新、产生令人敬仰的理论总结。把历史与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引介到城镇化中,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移植栽种,而是在与实践的交融、碰撞中萌生出新的繁花硕果,这当成为一种光荣使命、时代命题。其目的在于,文化自信建立在一座座城市之上,城市景观也实现科学而美好。

(二)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

我国的历史文化里面蕴藏着一时难以罗列穷尽的经验财富。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彰显城市个性的生动载体,也是城市能够成为名城最独特的优势。③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2页。

但由于学科的割裂与羁绊,文化界、史学界与城市建设领域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共享,存在着障碍,这就影响到弘扬中国文化怎样寻找到更有利载体,把城市实践的需要完全偏颇地推向一切“向西看”,忽略或淡忘去捡拾和创新性发展自身的文化优势。譬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由于缺乏对包括历史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特质等的自觉提炼及总结运用,造成城市建设实体结果的雷同。④彭剑波:《建城方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8-60页。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成果,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可持续发展中,以及城市的生态、社会、文化、管理等方面。尽管古今城市的规模、承载能力、表现形式、外在特征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基础性思维与实践理性却值得继承并创造转化。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具有丰富、各异的地域文化,它们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大厦,最具确立文化自信与文明自尊的条件,也为建设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城市文明奠定了厚实基础,之所以在经历一个阶段的快速城镇化之后出现诸如城市文明贡献度不高等问题,根本上在于忽视了文化与文明对国家和民族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过于偏重经济建设方面。⑤郭华:《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的灵魂》,《文史杂志》2018年第4期。

其实,中国的城市实践与创造必须有自己的战略指导。完全的模仿顶多在外形上似是而非,在精气神的深层次上则只能愈加顿挫、茫然。要让我国的城市既健体,又长志,就需要全面梳理、整理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资源,大张旗鼓地运用之、革新之。

在城市发展与复兴中,整体性、有效性地运用历史与传统文化等资源要素,有助于彰显城市竞争优势和突出城市的独特性,并培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就非常注重城区建设与文化的融合,通过用文化的力量助推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⑥秦红岭:《城魅:北京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人文途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1-55页。从而让物质空间也具有了场所精神和渲染能力等。这也是一些欧美城市尽管不是很宏大,却富有韵味、很优美、有吸引力等的原因。中国不是一个蕞尔小国,中华文明也不是一个依靠简单模仿和移植引介就能持久繁荣发展的小微文明体。中国的体量、中华文明的体量,以及中华民族的体量,都要求自立、自强,并寻找创新与创造之路。在城市文明这一领域,亦如此。

结 语

世界上城市历史文化富集地区的欧洲,在如何对待城市历史文化上其实也非一开始即很理性、巧妙。工业革命及之后一段时期,由于过分关注经济效益以及缺乏对历史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在城市建设中也曾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很大破坏。后来,人们认识到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才进行了调整。所以,在近现代的欧洲,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与历史风貌的保持结合起来,城市现代化与历史文化保存的完好度得到统一,诸如巴黎、伦敦、罗马、维也纳等。意大利政府从20世纪中后期起,就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三原则:保护城市社区特征的归属原则,保护古城差异性的特征原则,能够确定保护对象与范围的限定原则。其中的归属原则,无疑能增进居住者的归属感、荣誉感等文化评价和文明认知等。

关于两大战略的融合或协同,前述只是提到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尽管也有方法论方面的若干内容的初步揭示,但更多、更有效、更具针对性与实操意义的措施及手段还很不够。这需要在总结、梳理既往的各种有效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再紧密结合实践发展的要求和新情况,予以不断的充实、创新和完善,构建全面、成体系、有特色的工作方法与技术路线。未来的我国城市工作推进的方向,应当是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与表达,秉持“美美与共”的原则、继续相互借鉴与公平交流的同时,积极接续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明古以发今,建设外形上健康、功能上充盈且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城市,在具有世界意义与影响的中国城镇化中做出创造性探索,推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这样既有利于凝聚人心、增添信心,也有利于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

猜你喜欢
文明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谁远谁近?
对不文明说“不”
新历史
文明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