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哲学审视

2019-12-14 12:52刘光斌
桂海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日益增长初级阶段矛盾

□ 刘光斌,罗 婷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为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各种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审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才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新旧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以及正确、准确地贯彻落实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一、用辩证否定观分析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转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的自我否定,这种否定既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环节也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这就要求人们把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理解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至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社会矛盾自我发展的结果,不能孤立地看待当前我国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新旧矛盾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辩证否定观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这要求我们在认清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认识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视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2]也可以这样说,认识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建设问题的基本根据。认识国情也就是要搞清楚当前我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进入新时代并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如习近平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1]12这就要求在坚持基本国情没有变的基础上,或者说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这一重要前提条件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0的重要论断。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的新的历史方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发展要求,也只有在坚持这一历史方位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转化。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发展阶段,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内在矛盾自我发展的表现。因此,脱离我国基本国情将无法对新时代历史方位做出正确判断,也就无法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发展的要求,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之所以发生转化说到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在矛盾自我否定决定的。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符合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较低,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也还不完善,人均收入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正确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党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不可动摇是正确的。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从邓小平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实际上到2010年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500美元,经济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这表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阶段,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10。随着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人民其它方面的需要逐渐显露出来,对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高。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人民的需要来看,人民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存在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等方面,具体来说,存在衣食住行、种族繁衍等生存需要;社会安全需要、社会保障需要、社会公正需要等社会需要;价值观、伦理精神、理想信念、人格尊严、获得归属等心理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无法真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正确把握到了我国基本国情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和矛盾转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

从辩证否定观审视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方面,新旧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是党的领导人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内在矛盾的不同呈现而做出的重要论断,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讨论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否则将脱离我国经济社会的最大实际。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说到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内在矛盾运动引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另一方面,就新旧的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而言,两者存在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转化为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解决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不能脱离旧的社会主要矛盾来讨论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必须看到新旧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存在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化,“落后的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转化,反映了新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发展的环节。人民既有对物质的需要,也有对民主、法治、公平等的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的质量,这表明新旧的社会主要矛盾之间还存在一个联系的环节。

二、用矛盾特殊性原理来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矛盾的特殊性,认为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指出:“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4]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反映了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在看待事物矛盾时,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重点论反映了矛盾的不平衡发展,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两点论要求我们在研究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研究次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突出重点论,这样才能对客观事物及其内在矛盾进行全面分析。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中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论断。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内涵上看,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人民的美好生活的理解,有着的不同层面内涵要求。从人的需要的结构层面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等方面。人有生存的需要,所以人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由于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因此人还有社会需要,而社会需要恰恰体现了人的本质需要。人总是生活在一定共同体之中的,人们需要一个正义的社会制度,同样人有获得尊重、自我实现和归属感的需要。可见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根据需要对人民的重要性而言,人们既有“硬需要”也有“软需要”。前者指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具体来说,指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后者指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具体指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对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相应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述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11

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对我国不平衡的发展,存在不同理解。如,有学者主张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三大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领域不平衡主要指经济领域优先发展,成绩卓然,而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区域不平衡,主要是指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甚至区域内部、城市内部、发达地区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现象;群体不平衡主要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而且同一群体之间也存在着收入差距,群体间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差别很大。事实上,也可以从经济社会结构层面谈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平衡等。不充分发展指的是总量和水平问题,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涉及市场竞争不充分,要素潜力释放不充分,供给不充分,制度创新不充分等。总的来说,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发展需要增量提质,主要是从经济的不充分发展来谈的。

从矛盾特殊性原理出发审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把握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与次要方面。

从重点论出发,必须把握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方面,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略;当然,无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谈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将会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目标导向,与习近平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们既要看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真正的满足,重点还在于发展,但也不能只重发展,无视人民的利益,所以任何只注重发展的观点,或者只重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言论都是片面的,所以必须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三、从实践论出发落实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治国方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在这种对象性活动中包含三类关系,一是认识关系,二是实践关系,三是价值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践中的认识关系反映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反映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所以实践关系也体现了价值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深化认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论断,并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方略,明确指出我们党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只有从实践论出发弄清楚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对象性的实践关系,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真正贯彻和落实好我国目前采取的一系列治国方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人民群众才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主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在承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客体就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呈现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对象性实践关系中。

从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关系看,需要认识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实践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这一认识对象在新时代已经发生了转化。即由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表现,相应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出了新的形式,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到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内涵。

从实践中形成的实践关系看,党和国家工作需要从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高度制定相应的治国方略,采用相关政策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要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重点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围绕发展问题,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治国方略,包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着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相互促进、全面发展”[5]71。我们党从总体性和全局性高度,提出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治国方略,重点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为了解决经济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采取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举措。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断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解决现代化不平衡发展问题。“四个全面”战略要求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完整地构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从全局战略性高度提出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治国战略。

从实践中的价值关系看,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坚持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那么满足人民需要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方面的。习近平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进行了多方面阐释。在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强调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满足人民的政治文明需要方面,习近平谈到:“不论行政体制怎么改、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6]178在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说:“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43-4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文艺工作者应该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满足人民的生态需要方面,习近平指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6]236,“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净水”[5]246。在满足人们对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的期待方面,习近平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他还说:“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6]35总之,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日益增长初级阶段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巴斯夫改进凹凸棒土添加剂供应 满足各主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的优秀诗歌作品
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