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瑞/本刊
目前隶属于国药集团旗下青海制药集团的青海生物药品厂有限公司,同前几篇同系列文中的生药厂一样,也是由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批兽用生物制品厂之一——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发展而来。
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草原辽阔,遍地牛羊。牧业历来在青海占重要地位,但新中国成立前养殖技术落后,据统计疫病多达58 种,严重影响了畜牧经济的发展。1948 年西宁市解放后,军管会接管了青海兽疫防治处(简称兽防处),任命李仲连技正为处长,并设置了兽医生物制品组,这便是生药厂的前身。
1951 年兽医生物制品组开始制造抗牛瘟血清、牛瘟脏器苗、抗出败血清、抗羊痘血清、抗炭疽血清、石竹苷炭疽芽胞苗、马牛多价出败疫苗及马鼻疽菌素等生物制品。1952 年元月防治处改为青海省兽医诊断室,李仲连为室主任,后来由钟圣清兽医师担任。而后农业部调去王本成技师主持技术工作。1953 年3 月在西宁市城北川石头原诊断室内建立畜牧兽医研究所和生药厂,同归诊断室领导,挂两牌,厂名“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王本成和原诊断室技师祁文光主其事。1960 年生药厂竣工投产。
1963 年研究所与生药厂分置,生药厂独立经营。1965 年四清运动,所厂合并,1971 年所厂分置,厂名改为“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转为企业单位。此时王本成已离厂到陕西省生药厂任厂长,主要技术工作由祁文光主持长达28 年之久,奠定了该厂的制药基础。
1980 年以后,青海生药厂不断革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改湿苗为冻干苗,改组织培养为细胞培养,改厌气为透析培养,开辟兽药、农药、蜂产品和人药制造,成为一个综合性制药厂。1973 年青海生药厂被评为全国先进厂之一。截至1998 年,科研成果有50 项,新疫苗20 个,人药4 种,兽药6 个,蜂产品7 种,农药4 种。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厂生物制品质量稳定,1973 年至1995 年的23 年间,每年合格率均在90%以上,年平均率高达95%。
建厂40 年,青海厂先后完成科研和新产品开发50 项,其中已推广应用36 项,经有关单位鉴定的31 项,受省科学大会、省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奖励12 项,属国内首创有8 项,达国际水平1 项,获省专利项目1 个。
此外青海厂曾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先后研制投产品种有:羊四联疫苗(羊猝疽快疫羔羊痢疾肠毒血症)、抗羔羊痢疾血清、抗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双价血清、羊黑疫疫苗、羊链球菌灭活疫苗、牛肺疫活疫苗、布氏杆菌19号苗、布氏杆菌MB32 号苗、布氏杆菌水解素、布氏杆菌平板凝集素抗原、溶血素、猪丹毒灭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口服猪肺疫活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猪肺疫灭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猪瘟细胞苗、口蹄疫A 型鼠化活疫苗、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等20 个品种。截至1995 年总产量达26 亿mL/头份,供应了青海省需求量的70%,同时还销往西藏、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八个省(区)。
自1958 年建厂以来至1997 年,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一直归青海省畜牧厅领导,厂址也未动,即西宁市城北区宁张路41 号。截至1995 年,建筑面积2.3 万m2,其中生产建筑面积1.3 万m2,有GMP 技改建筑面积0.18 万m2,除生物制品外,还设立西海(人药)分厂一个,产品品种分为生药、化药、农药及人药四大系列。有职工177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 人、工程师13 人、技术员29 人,已向综合性制药厂发展。
1997 年底,青海生物药品厂经国资局批准将资产无偿划转给青海制药厂经营。1998 年12 月,以青海制药厂为基础,组建了青海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生物药品厂有限公司也成为其下设的全资企业之一,地址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纬二路8 号。
目前的青海生物药品厂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生物药、兽化药、农药三大系列产品。兽药生产线包括细菌灭活疫苗生产线、细菌活疫苗生产线、炭疽芽孢苗生产线、细胞毒活疫苗生产线、猪瘟活疫苗(兔源)生产线等,经营包括布氏菌病活疫苗、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羊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炭疽芽孢苗、猪瘟活疫苗(兔源)等20 种疫苗的生产、销售等等,产品主要销往西藏、内蒙、新疆、甘肃、四川、宁夏等12 个省区。
从兽防处生物制品组到国药旗下生药厂,六十年生药厂从风风雨雨中走过。同一时期建厂的30 家兽药厂,有些在资本改制或被并购后“科研兴厂”寻求出路,有些早已在世纪初的投资洗牌浪潮中消失得无影无踪。青海生药厂能坚持到今天,已实属不易,然而过往的成就不能破解现在的局面,未来的路也只能靠他们自己去寻找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