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梅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当代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受此影响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学校教育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发展,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声乐教育教学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成为重要的内容。所以,追求高校声乐教育的有效性,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进步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声乐教育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声乐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为有效改变这一现实情况,高校声乐教育应当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以此促进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对此,本文针对高校声乐的多元化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声乐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声乐作为音乐演唱的重要形式,在高校音乐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涵盖了基本的声乐基本理论教育,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鉴赏水平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声乐知识的学习,不仅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内容,也是学生艺术理论素质提升的必然选择,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声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积极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声乐人才培养的重要选择。所以,本文就高校声乐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现进行分析,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声乐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过程当中,部分高校的声乐教学缺乏一定的特色,无论是教学结构、教学的组织形式还是教学的内容安排、课程设置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单一性比较强,使得声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虽然课堂是高校声乐教学的主战场,但是却不能完全拘泥于课堂这一有限的空间中,然而,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声乐教学,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声乐技能训练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进行,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技能训练场所,进而使得学生缺乏实践体验,这对于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其次,高校的声乐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将学生束缚于比较狭隘的教学空间中,对于学生个性的生成以及素养的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教育资源整合不到位
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教材的设置,只有具备创新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再者就是师资力量的整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材还是师资力量在部分高校声乐教学中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教学资源上依然以课本教材为主要载体,但是其教学内容存在落后性,与当前的时代发展出现脱节的问题,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其次,师资力量存在问题。部分高校声乐教师的能力比较欠缺,其主要的特点是更加精通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巧性的训练,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受到限制。
(三)对日常反馈环节处于比较忽视的状态
课堂教学反馈是教师反思教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有不少的教师针对学生的日常反馈比较忽略,课堂教学往往沉浸于知识和技能和的教学中,缺少必要的课堂教学评价,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反馈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并不利于学生综合声乐素质的提升。即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视教学反馈,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但也仅限于教师自己的评价和书面性的理论报告,并未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和回馈,最终不利于声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高校声乐教学多元化的策略
面对当前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创新性,以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技能体验,以此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提升其声乐技能,实现其声乐专业水平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强化理论与技能的相互结合
多元化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声乐教学要重视教学多元化的开展。首先要从理念上转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水平,教师要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而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以理论素养提升为基础,为后续的声乐技能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理论和技能教学,加强对学生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
(二)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课程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学的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综合声乐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教学设备,不断拓展教材教学内容,统筹各种声乐教学资源,改变以课本教材为唯一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确保声乐教学的时代性、发展性、拓展性。其次,高校声乐教师要重视学生声乐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例如,高校声乐教师可以积极挖掘民间声乐、我国传统优秀的声乐文化遗产,组织学生以采访、调研以及表演的方式对声乐文化进行保护,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重视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高校声乐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在声乐课堂中,学生的多维声乐能力的培养提升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声乐教师要注重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如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演唱、感悟能力等,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必备因素。因此,高校声乐教师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实践体验教学活动中,都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悟空间,以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内在的讲解,以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其多维声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最后,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模式。因此,高校声乐教师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以此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同时,以时间和行动进行化解和巩固。例如一些小型的比赛、讲座和交流会等,促进学生技巧、兴趣的提升,进而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必须改变这一现象,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统筹整合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学生声乐专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梦莹.多元化教學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6(1).
[2]唐文辉.论高校声乐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现[J].黄河之声,2019(10).
[3]杨莉.赋乐曲神韵 彰歌手风格——谈声乐演唱二度创作能力的培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5(1).
[4]邓慧群.浅谈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