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发英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它主要解释了人类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通过解释何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学生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形成概念的过程等,为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提供理论支撑。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教师或者同学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抛锚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又称“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背景中感受和发现问题,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达到学习知识的目标。抛锚式教学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这5个环节构成。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构建理想的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同时也打破了教师个人的认知局限,通过互联网,师生们可以网罗天下知识,为我所学、为我所用,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
2.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诱发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脱离了“填鸭式”教学,学生在主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能够私人订制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掌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培养个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更有利于成长为创新性人才。
3.鼓励协作互动,有利于培养人格完善的学生
信息化教学模式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是师生协作互动方面,鼓励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与老师同学的协作互动中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学校学习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过程,进而形成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使得学校教育的目标由知识的传授,进化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设备需要财力支持
硬件要求方面,多媒体教学设备价格昂贵,需要多方的财力支持,而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财力投放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上。
2.课件制作难度大,耗时耗力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课件内容和课件形式发生了变化,课件内容方面,不再局限于书本教材,互联网资源为教师的课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定位有效信息,制作课件;课件形式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构建丰富生动的教学环境,需要更加丰富的课件形式,例如板书结合PPT、音乐、视频、投影等。相较于传统的“教案”,信息化教学课件耗时耗力,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高。
3.教师信息化处理能力参差不齐,师生尚未实现互动协作
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几千年教育模式的结晶,教师是在这种模式下成长为一名教师的,很多教学名师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应试教育宝典,很难由传统教学模式切换到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去。另一方面,教师队伍分为老中青結构,他们信息化接受和处理能力有显著的不同,相对而言,年级越大的教师,应试教育成绩越是突出,传统教育模式越是根深蒂固,信息化接受和处理能力越弱,这个局面并非朝夕间可以改变。
三、常规教学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一)常规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师授课的时候,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教师可因题而异,采用设问、提问、讨论、启发、例题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然后可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随时对教学内容、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或手势,都对学生有启发诱导的作用。
2.有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保证进度
常规教学模式下,将学生固定编班,按照学习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学习目标明确,教学进度有序可控,有利于实施规范的教学管理,成规模的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任何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都是不被鼓励的。
3.教学成本低,应试效率高
教学设备单一,主要以教师个人讲授为主,辅之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具,每一个教室可以容纳几十名甚至更多的学生,每一名教师可以同时对多名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有效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习费用。
(二)常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听众和配角,其主要任务是理解并记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还可能造成偏科。
2.以本为本,禁锢了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课本出发,并回归课本,而教材本身更新速度较慢,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课堂教学进度由任课教师统一把控,很难顾及学生在知识程度、学习风格、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单纯讲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思维训练。
3.以应试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法单一
现阶段,衡量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仍为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评价标准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指向,教师教学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必然会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许考试分数很高,但是综合素质欠佳。
四、两者融合相长对策建议
教学模式是在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和构建的,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较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法。教师讲授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是实现知识传递、培养人才的手段,无论是信息化教学模式还是常规教学模式,都应该学习借鉴理论的指导,提高自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分析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抛锚式教学法,为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融合相长提供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创设学习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感兴趣时,就会产生學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保障学习效率。在常规教学模式中,为了保证教学的进度,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一个问题和解决方法,缺失了问题启发阶段,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药,讲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通过声像技术等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发现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确定问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发现问题到确定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在观察学生表现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为学生指点迷津,同时,控制课堂教学进度,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相较于常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发现并确定问题。
3.充分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虽不再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但如果出现教师缺位,教学效果同样得不到保障。应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设计师生协作的学习平台,围绕着教学目标,由教师规划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协作学习
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展示或者教师讲授都容易引发课堂上学生的倦怠感,教师应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通过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协作学习。一方面,学生与人协作交流的过程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更容易对自己形成清楚的认知,进而扬长补短,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与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适应能力,实现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即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指出错误,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
5.改革基础教育评价标准,弱化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
考试并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基础教育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却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试教育指挥棒极大地限制了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将教育教学评价落实到到学生每一次解决问题、与人协作、自我认知、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以考试分数为指挥棒,鼓励学生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完善的人格,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