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宣
梅关,古称秦关,自秦汉以来便是当时沟通中原与岭南、贯通珠江与长江两大水系的五条最主要通道道之一。公元716年,张九龄上表开凿大庾岭路,从此以后,大庾岭梅关道成为岭南最重要的商道、官道和文化走廊。同时也是兵家必争的兵道和老百姓南迁避乱的生命通道。
作为翻越梅关进入岭南第一站的珠玑巷,则成为华夏文明开拓南疆的中转站,历史上有数十万人从珠玑巷迁出,他们的后裔更是有三四千万之众。
而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境的丹霞山,则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因山石由红色砂砾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名,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不仅风景秀丽,故事传说也颇为神奇。
梅关古道 古意越千年
承载着二千多年历史沧桑的梅关古道,至今保存完好。它虎踞梅嶺,两峰夹峙,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梅岭山巅和山腹间穿行,向大庾岭深处延伸。“鸡鸣两省,犬吠赣粤。”以古老的梅关为界,南面是广东省南雄市,以北则是江西省大余县。
这里层峦叠翠,鸟声婉转,有拂面清风,无喧闹人群。路面是斑驳石块,梅枝在疏影里横斜,有些寥落,有点寂寞。但这条从两千多年前的时间深处走来的古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面貌,处处可见漫长旅程留下的痕迹,一路有驿站、休憩亭、饮马槽、诗碑、石刻、寺庙,以及关楼和种种遗迹。见证了数千年风雨繁华的,是被磨得溜光圆滑的石子路,还有伫立千年的高大古树,以及长满青苔的古老关楼。踏在这千年古道上,仿佛可以听见“嗒嗒嗒”的马蹄声,仿佛可以看见背负瓷茶盐布的商客逶迤而行,仿佛能触摸到革命先辈的热血豪情……
山巅雄关独踞,青砖关楼门上面写着“南粤雄关”,旁边巨石上大大的“梅岭”二字,爬满的青苔说的都是沧桑。穿过关楼,就是江西,这里曾经是岭南与中原之间的第一要道。粤赣之间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称为“五岭”,五岭是岭南与中原的障碍。开凿于大庾岭的梅关古道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早期对梅关古道的记载始于秦汉。《淮南子》说秦朝分五路平南越,“一军守南野之界”就指梅岭,当时开山筑关,叫秦关。梅关古道却从来不是一条好走的道路,这条古道虽然2000多年未曾断绝,却从未显现过车水马龙的样子,尤其是开凿之初,不过是一条粗糙的小路。
当时,无论官民,无不是肩挑手提,单枪匹马过境。山路崎岖狭窄,到唐时,岭南曲江人士张九龄功成回乡,倍感梅关古道之艰,向唐玄宗谏言并领旨开凿梅关古道。在梅岭垭口处打通了一座长约二十丈、宽三丈、高十丈的大山坳,拓宽了驿道,虽然还是不适合车行,但路上也有长亭短亭、茶亭、酒肆、驿站,成为功能相对齐全的重要驿道。直到宋代,这里正式设关口,如今关楼上的“岭南第一关”,和巨石上的“梅岭”二字,是明清两代当地官员题字。
作为岭南与中原之间的第一要道,必然是要留些名人足迹的。如今踏上梅关古道,“接岭桥”“驿馆”“将军祠”“憩云亭”“关楼”“云峰寺”“六祖庙”,每一处遗迹都有些古老的渊源。
在这里,北魏诗人陆凯写作《赠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苏轼贬谪岭南又大赦返京都经过梅关古道,并在此赋诗“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汤显祖途经梅关,听闻知府女儿因情而逝,触动内心写出《牡丹亭》;朱熹、文天祥、戚继光也在岭上留下诗篇。传说六祖惠能受五祖嘱托持衣钵袈裟归岭南避难,到梅岭饥渴难当,以锡杖顿地竟然涌出清泉,后人在山上建六祖庙。
五岭之南是河海汇聚的口岸,淤积成滩的三角洲,吸引来自中原的南迁汉民族。《汉书·地理志》这样描述岭南宏观的经济地理优势:“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珠玑古巷 沧桑皆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梅关古道隶属的珠玑镇。交通的便利不仅带来繁忙的商品流通,也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迁移,依傍着梅岭古道的珠玑巷就这样兴旺了一千多年。中原民族南迁有几次高潮,尤其是战乱时期。从南粤第一关到“岭南第一巷”,珠玑古巷就是南迁汉民族的第一处落脚地。
出梅关,十几公里就到了珠玑古巷。这条由鹅卵石铺成的石路被岁月磨得锃亮,小巷有175个古老的姓氏祠堂。珠玑古巷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汇聚之地,其名字并非因产美玉而得名,据说与唐敬宗的珠玑赏赐有关。珠玑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堂,唐敬宗赏赐珠玑绦环,改名珠玑巷,沿用至今。
这条珠三角地区数以千万人号之为“吾家故乡”珠玑古巷,是一条由鹅卵石铺砌的狭长街巷,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4-5米宽,1500多米长。古巷中,一座古朴的佛塔至今仍接受着无数人的敬仰。始建于公元1354年的这座“胡妃塔”,是南雄境内保存完好的唯一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元代建筑。
相传,胡妃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遭奸相贾似道诬陷,送入庵堂软禁。一天,胡妃出逃,慌乱中不慎落水。幸而一只运粮船正好停泊在那里,船上的商人将胡妃救了上来。这个人就是来自南雄珠玑巷的商人黄贮万。黄贮万将无家可归的胡妃带回了珠玑巷,改名更姓隐居下来。 胡妃带来了皇宫中学来的医术,救了不少乡亲;她还将江南的纺织技术传授给了珠玑巷人。
不料,有人贪图悬赏向官府透露了胡妃的下落。于是,贾似道谎称南雄有人谋反,派兵进剿珠玑巷。大难临头。胡妃让黄贮万跟随街坊邻里,去找一个叫罗贵的人,由他带领珠玑巷各户人家南逃避难。而胡妃自己则留在了珠玑巷。追兵到来,胡妃毅然投井自尽。
事实上,当时因“胡妃之乱”南逃避难的并不只是在罗贵带领下的珠玑巷人,同时还有周围58村的许多人家。公元1131年的正月十六,珠玑巷人在罗贵的带领下,从沙水河解缆,顺浈江南下。这是珠玑巷南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迁徙,共36姓、97户、1000余人。类似于这样的南迁,珠玑巷共有三次。他们给珠三角地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生产力,使得古代岭南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得以迅速发展。
在沙水湖北畔,珠玑后裔、原广州市有关领导所题字的“祖居纪念”区内,陈、黄、梁、罗、林、李、何、徐等几十姓宗祠鳞次栉比。在一处恢宏的宗祠门前,镌刻着一副力透石背的门联:“小宗异,大宗同,钦钦世世;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这不正是珠玑先民在南迁与垦拓珠三角乃至海外过程中“异姓一家,同舟共济”的共同心愿?
鬼斧神工 丹霞无尽谜
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丹霞山,以其赤壁丹崖、峰林群集、山顶平缓、坡麓陡立、洞穴纵横、造型奇特的地质地貌,以及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红山绿冠、色彩斑斓的绚丽景色而名满天下。这种地质地貌,在美国西部、欧洲中部、澳大利亚及中国的数百处同类型地貌中,丹霞山面积最集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因此,被当今地质地貌地理学界公认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方圆数百里,雄奇诡险、奇形怪状,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摩崖庵寺之中、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传说上古时,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时天塌地陷,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灾难时刻,女娲挺身而出,炼五彩石补天,灾难遂息,天下遂宁。每次想到丹霞地貌,就想起这个古老的神话,恍惚间总觉得,那些流彩飞红的丹霞地貌,是女娲补天时流下来的熔浆,有大地的厚重,也有苍天的灵动,就像是女娲留给后代的印信。
据说《庄子》一书这样记载:很久以前,南海有个天帝叫“倏”,北海有个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倏”和“忽”常到“混沌”那里去作客,“混沌”招待他们非常周到。后来“倏”“忽”二帝想报答“混沌”的恩德,商量着给模糊一片的“混沌”脸面也凿出眼耳口鼻七窍来。想不到一番斧凿之后,倏忽之间,“混沌”便呜呼哀哉,中央这块皇天后土也便五彩缤纷有了眉目,有了高低错落与山河洞穴,宇宙世界也因之诞生了!听说丹霞山正是“混沌天帝”的头面部分,是“倏”“忽”着意雕凿的重点部位,因此,从风采颜色到各种物态造型样样齐全。丹霞山拥有如此奇偉的地貌和瑰丽的风光,就是在“倏”“忽”二帝的刀凿之下形成的。
另据《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人面而赤……”大概是为使子孙后代牢记自己的形象,对他“开天辟地”的功绩留下永恒的记忆,盘古还特意在丹霞山隐埋下自己“龙形”的真身。直到80年代初,长老峰下修筑了人工湖的堤坝后,湖面形成的一条飞翔的龙才活灵活现地显露出来,龙头、龙颈、龙身、龙尾、龙爪一应俱全,龙头部分那岩石上的一丛翠绿灌木,更成了“画龙点睛”之笔。这个神州独一无二的翔龙湖,就成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佐证和告白。同时,盘古把“人面赤身”的本来面目也写在了丹霞山的景点上,现在丹霞山就有一处叫“人面石”的景观,那就是盘古老祖的面孔;丹霞山山体的主色调,也是以赤红为主的褚色山岩颜色,昭示后世子孙,不可数典忘祖。
神话归神话,传说归传说。究竟这世界第一流的“丹霞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在距今1亿年至7000万年的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是地壳运动最强烈的时代,南岭山地强烈隆起,丹霞山一带相对下陷,形成一个山间湖泊。这时,四周的溪流雨水年夏一年地将泥沙碎石冲入湖盆,在高温之下,泥砂中的铁在沉积中变成了三氧化二铁;在高压之下,又凝结成红色的沉积砂岩。到了距今4-5千万年前后,又一次地壳运动将丹霞这个湖盆抬升,湖底变成了陆地。在继续抬升中岩体大量断裂,加上锦江及其支流的切割,风霜雨雪的侵蚀,坚硬的粗石砾岩与松软的粉沙砂岩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化和崩塌,松软的砂岩层形成了水平槽、燕岩、书堂岩、一线天、幽洞通天……等;坚硬的砾岩则突出成为悬崖、石墙、石堡和石柱,如巴寨、茶壶峰、阳元石、望夫石、丹梯铁索等。千奇百怪、诡异万状的“丹霞地貌”,就在这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中变成了今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