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赤壁

2019-12-13 01:33朱增泉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汝州名声赤壁赋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东坡,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難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人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反而显得不真实了。有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在,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东坡首游文赤壁时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旧地重游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经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从山上望下去,滩地上的楼群内,对着马路有一所赤壁中学,校门口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若是苏东坡有灵,他一定也在盼望江山代有人才出吧?

苏东坡在黄州落难几年,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翻译成现在的说法,就是让他到汝州去当人武部副部长,也算是落实政策,为他重新安排了工作。其实那只是给他一个虚职,明确规定他到了汝州“不得签书公事”,去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临行时,他又写了一首《别黄州》,诗中有“桑下岂无三宿恋”之句,对黄州这几年“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的落难日子,难以忘怀。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都是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成“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怀古,触景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天下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吟一叹,竟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有是有的,少。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诵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们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三战三捷”,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猜你喜欢
汝州名声赤壁赋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名声和荣誉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苏东坡《前赤壁赋》
汝州老城区O-13-03地块详细规划对景观设计的控制与引导分析
汝州:五年历程谱华章
河南汝州曲剧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名声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