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9-12-13 01:58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4期
关键词:终末期螺杆菌胃肠道

杨 隽

(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 驻马店 463200)

在恶性肿瘤发展到最后的阶段,一般来说其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左右,此时通常采用姑息疗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痛苦和恐慌为主要目的。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肿瘤的浸润、转移、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影响[1],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合并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胃肠道出血,针对此类合并症,医院应尽到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应尽的责任,探查患者合并胃肠道出血的原因[2],从而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疾病痛苦。本研究以本院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胃肠道出血情况及其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如下:1)肿瘤分期为Ⅳ期;2)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3)年龄≥18岁;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原发消化道肿瘤患者;2)凝血机制障碍者。最终纳入研究对象93例。根据大便隐血试验结果分为阳性组(54例)、阴性组(39例)。

1.2 方法首先统计2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肿瘤类型、吸烟史及酗酒史;比较2组的疾病状况指标,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情况、小肠血管畸形、十二指肠息肉、肠内营养、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肺病以及贫血等疾病情况,分析影响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及肿瘤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阳性组吸烟发生率(24.01%)、酗酒发生率(62.96%)均显著高于阴性组(46.15%、35.9%,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注:1)为t值

2.2 2组患者疾病状况比较2组患者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情况、十二指肠息肉、肠内营养、合并糖尿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阳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70.37%)、小肠血管畸形率(48.15%)、高血压发生率(38.89%)、心肺病发生率(20.37%)及贫血发生率(72.22%)显著高于阴性组(29.63%、20.51%、17.95%、5.13%、41.03%,P均<0.05)。见表2。

2.3 2组抗肿瘤治疗情况比较2组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终末期积极治疗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 影响胃肠道出血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合并高血压均是影响胃肠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他因素如吸烟史、小肠血管畸形、合并心肺病、贫血等与胃肠道出血均无明显关系(P均>0.05)。

表2 2组患者疾病状况比较 n(%)

表3 2组抗肿瘤治疗情况比较 n(%)

表4 影响胃肠道出血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以本院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胃肠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以胃肠道出血作为暴露因素,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在比较2组一般资料中发现,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肿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的肿瘤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及淋巴瘤等,其中阳性组以胃癌、肝癌、食管癌较多,阴性组以淋巴瘤、食管癌、胃癌较多,分布并不一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研究样本量有关,且本研究记录的肿瘤是原发肿瘤,并不包括肿瘤转移引起的其他脏器病变,该项结果间接告诉人们,不仅是肝癌、胃癌的终末期患者易出现胃肠道出血,淋巴瘤患者因免疫功能破坏、长期的体质过度酸化也会出现胃肠道出血[3],临床应注意综合评估。另外,阳性组的吸烟、酗酒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但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作者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吸烟与酗酒通常相伴而行,但过度饮酒会造成肝硬化,进而引起出血,同时对胃黏膜也有损伤,引起胃肠道出血,但吸烟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其可能是胃肠道出血的1个混杂因素,而不是独立危险因素。2组疾病状况指标比较中,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胃中唯一生存的微生物种类,能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以及胃癌,危害极大[4];单纯的高血压很难引起胃肠道出血,但是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或高血压脑性出血患者会因门静脉高压引起胃出血[5],因此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上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不认为非甾体类药等是出血相关因素,除样本量较小存在抽样误差外,还因为癌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多数都会使用非甾体类药物,肝功能差、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长期服用下才可能会发生出血[6],故在Logistic分析中剔除该项因素。其他相关因素类似,可能是出血的混杂因素,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2组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终末期积极治疗情况类似,且这些均不是危险因素,这与我国国情有关,家属通常都选择积极救治,以期能多陪伴患者,但这些治疗方式均不是出血的危险因素,但临床在选择各项治疗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出血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胃肠道出血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可能与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合并高血压有关,对这些诱因应高度重视,采取对症措施。

猜你喜欢
终末期螺杆菌胃肠道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