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创新思路初探

2019-12-13 20:59姜观旭
法制博览 2019年25期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农业

姜观旭

邵阳学院政法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4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前以农业经济为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拉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主要的目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也是不断推进农村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同时,也需要通过立法形式来确定,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进行法律保护提供依据。

一、经济法内容与新农村建设论述

经济法体现了一种核心精神,是适用经济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众对经济法最理性、最基本的理解。具体地说,经济法的基础是社会规范,目的是协调和平衡社会各主体的经济利益。它还以社会的整体经济利益为核心,兼顾广大社会成员和协调宏观、微观、近长期的利益。经济法在这一理念下逐步完善,旨在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基本公平。新农村建设工程是促进农村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大力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缩小城乡差距,平衡工农业发展差距,为中国社会经济作出贡献。稳定发展是造福国家和人民的战略规划。其中,新农村需要照顾大多数农民群体的根本利益。坚持以组织的经济利益为核心,保证建设过程中发展的长期稳定。从这个角度看,经济法的内涵与新农村建设在目标设定上是高度统一的。

二、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

经济法作为一个合理的分配每个主体物质利益的法律保护,作用是对特定经济关系做出合理的调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策略也能够从农业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需要利用经济法律为农业发展过程中创造利益提供法律保护。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逐渐被人们关注,现实中存在农业生产是寻求最大化经济利益牺牲生态环境的成本的观念,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环境资源法律的实现,所以需要完整的经济法律规范,确保达到平衡创造利益,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也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现象发生,如工业建设、“三废”污染,能源消耗,可以有效地干预经济法律的落实和抑制新农村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举措

(一)制定科学化的有利措施

如今,中国采取了一种整体调控政策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结构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遵循一系列原则,适当调整利息和渐进稳定,并逐步改善财政对农业具体的补贴状况。同时确保政策“多予、少取、放活”实施,形成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和推动农村城市化发展,并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法体系

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是造成农业具有经济效益低、风险系数高等特点;因此,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农业社会边缘化,仅仅依靠市场和社会的调节无法效应,还需要有关部门利用法律形式进行宏观调控。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对经济法不断完善,也是促进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有利因素。

(三)加大对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

通过微调农村财政政策,必须明确界定公共财政职能,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增加财政资金总量方面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要从城市转向农村;在税收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全面进行创新和改革。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化,农业税可以改为农村保障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应该落实。在农村金融政策中,一方面要促进农村金融资金的大量注入;另一方面,国家不断优化贷款制度。具体来说,银行应该给予新农村建设优惠贷款政策,如贴现贷款和降低利率。此外,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措施鼓励农村信用社等一系列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化的服务对策,制定各种各样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相关金融对策,为农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点。这个项目实施涉及到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研究如何发挥经济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用有效的途径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最大作用,有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对经济法内容方面进行科学化的创新与完善,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法律支持.

猜你喜欢
经济法法律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