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下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

2019-12-13 20:59
法制博览 2019年25期
关键词:法制化法治法律

王 颖 刘 明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的经济开始由市场进行主导,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社会发展方式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社会法制化进程却没有能够及时的根据时代的发展得到进步,从而也造成了高校法制教育上的滞后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杀师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撞人并刺死伤者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更令人担忧。这些案例无不说明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势在必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越来越紧迫。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来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那么在我国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道路上,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因此,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作为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大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法治思想的内涵

法制化治理国家是我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形成的,它的指导思想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它依然继承了我国的法律和文化,却吸取了西方国家法制文明治理中的合理因素。它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的精髓是依法治理与人民当家做主的统一。对于社会主义的法制化建设而言,它的基本价值取向就一定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我国公民的人权。因此要实现法制化的治理体系,我们必须维护好法律的权威,健全监督机制。

(二)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法治教育地位边缘

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化教育而言,还停留于过去的德育教育形式,没有开展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法律教育,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法制化教育进程。因此高校中大学生法制教育地位的边缘化问题是我们着重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

2.大学生法治教育整体环境不理想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除了学校还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要想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三方的合力。对于家庭法制教育而言,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寄宿制学习,步入大学以后与家庭的联系会较少,这也是大学生接收家庭法制教育方面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是对于校园环境而言,大学生组成的社团等对于文化娱乐、外语等方面较为重视,有关法律知识交流方面的社团较少,使得大学生在参加课余活动时接收法制化教育的机会较少。我们只有对大学生法制化教育环境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了一定的掌握,我们才能够根据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3.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单一

高等学校的“法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主要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教育。但是目前,不同类别的所有高校,学校和教师都对法律基础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教学方式单一。

4.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高校法制化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不仅需要设立一定的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合理化和规范化,因此从事高校法制化教育工作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就目前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还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限制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发展。

5.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的了解和信任

当代大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法治教育,具备了基本的规则意识,但是对于法治意识仅限于初步形成阶段,对法治知识总体上认知比较明确,但是具体知识缺乏;在法治情感上,认同法治价值,但是不满法治现实。因此,在法治行为上,大学生的普遍表现是参与不足,民主行动缺失,缺乏对法律的了解和信任。

三、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法律是神圣的,无论是资产阶级的法律还是社会主义法律对人民来讲都是神圣的,要想树立法律的神圣形象,就通过某种权威的方式来维护。法律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手段。公民应该遵守法律。马克思认为只有公民认可并愿意遵守的法律才是好的法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法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法与统治阶级意志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法的相对独立性等方面来统一阐释了“法的本质属性”。

四、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对法治教育的认识,赋予法治教育应有的地位

当前,我国的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提高对法治教育的认识,在现代化的法治进程中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塑造社会成员的法治品质和精神,把法治要求有效的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法治成为社会现实。

(二)全面推行高校依法治教,营造健康法治教育环境

要全面推行依法治教,首先要扩大法治教育宣传,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以改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二是要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法治教育活动平台,提升法治教育和法治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三是要依托宪法和法律,建立法律权威,为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改革法治教育内容,提高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实效性教学

法治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治教育课,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使“法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融入大学生的内在性需要,提高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时效性教学,进而增加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高校的法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成长情况进行掌握,还要具备系统和专业的法律法规知识,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引进一些年龄结构适中、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较高的人才加入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组建高质量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五)重点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高校在开展法制教育共组时要注重法制教育中的规范,法治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通过贯穿于大学整个学习期间的法治教育,重点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自觉养成和法律技能的娴熟掌握,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五、结束语

当代中国,我们所追求的是一个法制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的是社会最大限度的公平正义,作为新时代新生力量的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建立学习法律的自主意识。

猜你喜欢
法制化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论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用法制化带动和促进正规化——论邓小平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