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帅 韩佳桐
辽宁警察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6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公安行政执法也应与时俱进,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辅助公安行政执法的进行。尽管公安机关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警务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但是限于资源、技术条件限制和其它因素的制约,“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公安行政执法中的巨大功用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公安机关信息化行政执法的因素。因此,本文阐述“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公安行政执法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提升公安机关行政执法的质量,实现公安警务机制现代化发展。
1.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实现对公安网络大数据的全应用、全覆盖建设;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由于自身资源条件受限,其科技含量并没有达到能够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能有效的协调好警务信息储存、分布及其流向,从而影响公安执法工作效率的提高。
2.基层派出所民警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互联网+”的行政平台操作水平、利用水平偏低。基层大量行政案件的有效视频片段仍是依赖人工,人工处理又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公安执法工作的进度。以监控摄像头为例,对于同一座城市来说在繁华的市中心,几乎所有的犯罪都无处遁形。
公安机关既是信息的交汇点,又是信息的集散地。当前,由于资源条件限制,警务机制信息化建设更倾向于网络建设和应用开发,而忽略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1.基层警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人员使用不规范,各类警务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处理等环节中,缺乏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
2.在网络运行管理中,面对繁重公安工作任务,仍有公安机关处于维持现状和应付上级考核的状态。
3.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出现问题补救措施单一甚或措施不给力,使得警务信息系统网络漏洞多、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更加突出,会对公安信息系统构成潜在的威胁。
1.一些单位和部门民警缺乏对互联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入了解。对警务信息化改革存在抵触情绪,和“无用论”的思想,以为凭经验就能解决大多问题。
2.研究发现,部分民警对互联网办公只限于明白,在操作上往往效率缓慢、经常出错。部分年龄偏大的民警,现代化科技应用能力弱,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警察执法备案和共享等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为警察执法创造了巨大的便利,各类经典案例在公安部门内部,有利于公安民警有例可查,有案可依,可以使得执法的规范性法律性得到有效保障。“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此类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使公安执法人员站在了更高、更广的层次,提高执法办案水平、稳妥办案的重要辅助手段。
1.在数据的整合方面,人员的数据以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有效标识。人员信息要进行细致的分类,如人员基本信息、违法犯罪记录、该人员名下的银行卡、手机号、电子设备车辆信息等要有详细的归类。
2.与此同时通过户籍制度有关人员的家庭关系人直系旁系亲属及他们的以上信息都应该做到有处可查。对于同案人员也要进行关系的设定。
1.建立公安情报信息网站,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智能研判,指导行政案件的预警和处理。利于执法部门做到精确打击、主动防控,并且能够将行政违法行为的时空分布准确的预测,也能对违法行人进行危险评估,同时精确发现执法过程中的风险点。
2.整合现有分散公安数据资源,形成情报采集自动化、工作流程一体化,实现统一指挥调度和全方位信息收集、预警研判、处置防控和执法反馈。
智慧警务指挥中心调度方案按照“信息主导、智慧研判、统一指挥、联合作战”的总体思路进行设计,包含智能处警、警情研判、联合调度以及协同部署四个实战应用环节。
1.建设一个“看得见、听得着、查得清、动得快、控得住”的可视化指挥系统,实现“以智能警务情报为主导、指挥作战为一体的智慧型警务指挥调度机制。并且通过建立执法预案管理系统形成预案库,以辅助指挥人员进行决策。将原有接处警的上传下达、粗放调度、各自为战变为可视化,精准化,效率化,规范化的智能型接处警指挥系统。
2.利用“互联网+”构建城市治安一体化模型。以城市中各基层派出所点,各移动巡特警为线,以线连点,编织形成一张治安联防网。利用GPS或北斗导航系统将治安巡特警及巡逻路线进行实时定位与跟踪,绘制成电子地图,110指挥中心可以实时了解在岗警员的位置,对一线警力资源进行直接指挥和部署,减少中间环节的指令传达,实现实时警力管理功能。
总之,“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无疑为公安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它对于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促进公安工作科学化、正规化、现代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