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晓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MPA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社区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单元,在维护社会基层稳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警务室作为公安工作的最前线,社区警务工作理念是加强与社区居民、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场所的合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改善警民关系,服务辖区居民,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新时期,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和拆迁安置向前推进,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此研究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从而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完善,发挥社区警务公安桥头堡作用。
(一)社区警务室所辖区域划分不合理。科学划分社区是社区警务建设的前提,科学的社区划分应该充分考虑社区的资源配置、地缘关系、管理对象的整体性、人口特点等因素。在社区警务建设中,社区划分要求区域清晰、便于监管、方便服务、交通便捷、统分结合[1]。在现实中,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室辖区划分面积不合理,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社区警务室,辖区面积甚至达到好几十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公安部规定的社区每1000户或3000人设立一个警务室、配备一名社区民警的标准,这就造成了辖区面积过大,社区警务工作不能面面俱到,社区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不能充分的参与到社区警务工作中来。
(二)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配置不足,不能充分保证下警务区的时间。2013年公安部颁布的《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中明确规定社区民警每周进辖区工作至少30个小时,并规定“为确保社区民警下警务区工作的时间,社区民警一般不承担派出所日间值班任务”。但在现实工作中,社区民警不仅要承担派出所日夜间值班备勤工作,还得负责信访维稳、高速卡口执勤、参与案件处理等工作,不能专心的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来,甚至有的社区民警长期从事派出所内工作,社区警务工作变成了“兼职”,一周也去不了一次社区,对社区内的情况不熟悉、底数摸不清,从而使社区警务室形同虚设。
(三)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室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不高、专业素质不过硬、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囿于我国的警务体制,现实中社区警务室中的工作人员大多为辅警或协管员,来源多元化,普遍学历不高,没有经过专业的警务训练,素质不过硬。同时工资福利待遇与正式民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造成心理的失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在接待群众过程中普遍存在态度不好、不耐烦等现象,影响了社区警务在居民中的形象。
(四)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室软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部分警务室空间面积狭小,办公条件恶劣,警务室硬件设施配置不足,部分警务室缺乏办公用卓及消防设施,警务室警用装备配备不足,钢叉、盾牌、警棍等警械配置率较低[2]。在现实中存在有部分警务室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借用物业用房、保安室等当做临时警务室,办公条件较差,软硬件配备不到位,公安网电脑配备较少,严重制约了社区警务的建设和发展。
(五)社区警务信息化水平不高。现在社区警务工作大都局限于警务室内进行,警务工作人员进社区开展工作时不能及时有效的采集录入信息,例如:流动人口信息、企事业单位信息、从业人员信息、重点人员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效率。
(六)社区警务工作考核体系不合理。现在对于社区警务室的考核评价缺乏量化的指标和合理的体系,很多时候仅仅从一定时期内办居住证数量、新录入系统信息数、群众投诉数、检查多少家消防、罚款和拘留数来考核,方式单一且片面,不能很好的反映整个社区警务室的工作,影响了社区警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七)社区警务工作文字报表过多。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基层减负从减少材料报表开始,但在现实中,社区警务室报表工作繁重,社区内的经常报表、反复报表、重复报表,甚至同一个报表今天报过了,明天还得报一次,相同的数字过几天重新往上报,因为不同的部门需要,严重影响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效率。
(八)社区警务工作开展不扎实,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联系不紧密、消防检查不到位、底数不清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少,同时与社区、街道办等其他部门协同治理力度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来共同推进社会公共治理。
(一)根据社区辖区面积大小、居民户(人)数、企事业单位数等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警务室,不仅要考虑城区内社区警务室的所辖范围,更要考虑城市基层郊区的社区警务室,往往城市基层郊区由于拆迁安置、房价物价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情况更复杂,治理难度更大,工作开展更不易。所以要科学合理的配置社区警务室,做到有的放矢,均衡布局。
(二)建立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固定工作岗位。社区警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与社区居民、流动人口、企事业单位、场所等方方面面联系,需要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需要经常性的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辖区稳定。频繁的更换和借用社区民警使得社区民警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社区、做调查、实地走访、了解情况。所以要在警力配置上下功夫,力求配齐警力、专人专岗。
(三)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专项招录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充实到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工作中,提高社区警务工作人员学历水平,加强社区警务工作人员的专项警务技能培训,保障福利待遇,完善其职业晋升机制,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同时,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从源头杜绝,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四)合理配备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室办公场所,充分考虑社区特点,改善办公条件,积极配置软硬件设施,如:办公桌椅、办公电脑、群众等待区座椅、空调、饮用水、洗手间、医疗箱、老花镜等,同时提高警务室警械配置率,配备钢叉、盾牌、警棍等,防范突发情况。
(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在社区警务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警务工作的效率。城市化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涌入为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了熟悉掌握社区内情况、摸清底数,社区警务工作人员需要主动走出警务室,进社区、进企业,与居民进行直接沟通,采集第一手信息。因此,在配置充足的电动车等社区警务工作人员独立警务装备的前提下,可利用现代智能工具,深入推进信息离线采集机制。同时为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工作人员配置便携式电脑及移动警务查询装置,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
(六)完善社区警务考核评价机制。社区警务的考核评价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不能简单的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来界定社区警务工作的好坏。要优化考核体系,制定考核指标要立足平时,突出过程,注重实效,坚持结果与过程并重。考核还应该引入外部考评,采取内部考评与外部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委托外部的人力咨询公司开展民众对社区民警的满意度以及民众安全感的民意调查,倾听社区居民的意见。另外考核结果应与表彰奖励、评优创先、职级晋升等挂钩,更好地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4]。
(七)落实中央要求,切实减少基层材料报表。社区警务工作要求熟悉社区情况、摸清各项底数,掌握动向,必要的材料报表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从宏观上了解情况、统筹管理,科学管理,及时管控。但相关部门要减少无用的报表、简单重复的报表,将社区警务工作从一些报表中释放出来,使其把工作真正深入的推进到群众中去,提高群众的参与感和安全感。
(八)社区警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求下沉社区,融入到群众中,走群众路线,访民情,听民意,解群众所忧,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同时要实地走访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采集单位信息、从业人员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经常性检查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和安全生产;经常性的实地走访检查门面房、场所;有计划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把社区物业、治安巡逻队、志愿者、保安等结合起来,与社区、街道办等其他组织成立协调议事机构,形成合力,共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
城市基层社区警务作为公安工作的最前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代表着公安机关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城市基层社区警务在新时期面临的任务较复杂,在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正视问题,因地制宜的找到对策,推进社区警务的完善和发展,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城市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