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佳君 王艳花
“喂,老范吗?今天我浇水,发现管道下水有些不利落,麻烦你过来帮忙指导一下。”5月6日,许多人还在梦乡,十师一八四团九连职工石继华就给老范打了个求助电话。
石继华口中的“老范”名叫范志愿,今年已经50岁了,是一位当过兵、有着30年党齢的基层一线党员。1989年,范志愿从部队退伍回来,就在连队当职工;由于他讲究科学、头脑灵活、又吃苦耐劳,这些年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种植经验,不但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而且是大伙公认的“致富能手”、“田管专家”。
老范自己致了富,始终没有忘记一名党员的责任。他常说,“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因此他总是千方百计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职工,免费给大家当“顾问”。
四连有个叫刘志坚的职工,能吃苦,人勤快,可不知啥原因,前几年种地老是不出产量,老亏,成了连队的欠债户。大前年请老范给他当“顾问”,老范先到他地里转了一圈,发现他所安装的滴灌管线有问题,当即给他提出了整改管线的方案;然后又通过询问,得知他在种植结构上喜欢“追风”,今年看见别人哪种作物挣钱了,明年他就种什么,结果是年年都赶不上趟。老范了解情况后,又帮他做了个“种植计划”,并给他开出了一份“田管清单”:一是要他改掉“追风种地”和“种植结构单打一”的习惯,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种植结构;二是要突出一个“早”字,适时播种;三是把握好每一个生产环节,按照“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要求,进行精细科学管理。2018年,刘志坚按照老范的建议,种植了辣椒和棉花,加强了管理,庄稼获得了丰收,加之又享受到了团场改革的“红利”,免交了土地费、降低了成本,当年打了一个“翻身仗”,120亩地除去所有成本,净挣了20多万元。
这些年来,老范先后共给连队的48户职工免费担任“技术顾问”,他除了作技术方面的指导,还用心、用情帮扶了好几户特困户走出困境。
郭凤财、祁秀云夫妇是四连大伙公认的“老实人”,平时很少与人交往,几年前郭凤财因发生交通事故,腿上落下残疾,只能靠祁秀云一个妇女种植土地来赡养老人、培养两个在上大学的孩子,2016年和2017年庄稼又连续两年遭受了自然灾害,不但背上了50多万元欠债,而且连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前年夏天,老范开车从郭凤财家地边路过,看见一位中年妇女站在地头抹眼泪,便停下车去问个究竟。当他得知这位妇女就是“老实人”祁秀云,因为家庭压力大、实在没钱买水浇地,眼看庄稼就要被旱死而暗自垂泪时,老范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立即用电话把祁秀云家的情况向连领导作了报告,并向团灌溉服务中心替她要了水,使她的庄稼浇上了水。从那以后,老范就从心里把祁秀云家列为了自己的“挂钩帮扶对象”。
去年冬天,被债务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郭凤财、祁秀云夫妇,几乎丧失了再种地的勇气,打算把土地流转出去,老范知道后,就去他家作开导工作。他对祁秀云夫妇说,“把土地流转出去,表面看来是好事,既稳保不亏,又能拿到流转费,人也轻松,可你们想过没有,这样下去要多少年才能把债还上?只有干才有出路。”郭凤财夫妇听了他的话,显得非常无奈,流着泪说:“土地是安身立命之本,我们也想种下去,可我们现在....哪有资金投入啊!”老范说,“只要你们有信心,资金的问题我来替你们解决。”今年开春,老范亲自跑了好几家银行,为他们担保了30万元的贷款,让他们顺利种上了庄稼。笔者这天去地头采访老范,他正在指导郭凤财夫妇浇水,祁秀云看着苗齐苗壮的庄稼,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告诉笔者:“我们能拥有这份希望,全靠老范这个党员的支持;我们有信心今年打个翻身仗,争取把债还上,过上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年,老范有个习惯,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就要开车到地里去转一圈,看自己的庄稼地,也看看其他职工的地,看完过后就打电话:张三你的地该浇水,李四你那地该放苗了.....为此有人背地里说他“管得宽”,有人甚至当面戏语他:“现在土地都归职工自主经营了,你也是种地的,一不是连长,二不是“两委”成员,何必操那些闲心呢?”老范回答说:“我是一名党员,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能够提醒一下大家,让大家在致富中少走弯路,是我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