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修人生“净、静、镜”

2019-12-13 09:08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从政党性修养定力

探究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从政轨迹,从最初的朝气蓬勃、艰苦奋斗、清廉自守,逐步蜕变,丢魂忘本、走神失节,直至被反腐利剑斩落马下,个中原因很多,但无一例外都是放松了党性修养,迷失了入党初心。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因此,党员干部要在自我修炼、自我净化上下足功夫,念好念实“净、静、镜”三字诀,把修身正己作为终生的必修课。

“净”中养正气。干净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和为官之要。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反复叮嘱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焦裕禄得知孩子看戏没买票时,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大梨树村的党支部书记毛丰美,掌管着过亿资金却分文不沾。有句廉政絮语说: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就得不到明天的幸福。越是面临诱惑,越要问问初心,牢记“公权姓公”“公帑姓公”,严守干净这条从政底线,涵养古代清官“吾有正俸,此何用焉”的清廉底气,切莫因贪婪而毁了自己的“幸福之井”。

“静”中强定力。曾有人问齐白石,如何从木匠成为作画的巨匠?他回答说:“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大师寥寥数语,道出保持清净之气于成事之重要。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急功近利,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浮躁情绪。有的热衷于打造“盆景工程”,做秀不做事,务虚不求实;有的本末倒置,“地基没打好就想起高楼”,一心想升官;有的盲目攀比,同一年龄比职务,同一级别比年龄,同一岗位比待遇,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很苦恼,陷入心态失衡的境地。《菜根谭》里的“静能安、安能虑、虑能得”蕴含的为官智慧,值得当下的干部深刻汲取。心静才能明理,才能知“道”,才能把“冷板凳”坐热。因此,党员干部要力戒浮躁,放平心态,不因一时得意而自夸其能,不因一时失意而自堕其志,潜心锤炼不追名利、不惑浮华的定力,不为进退所滋扰,不为挫折而沮丧,在吃劲岗位上锻造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沉着品质。

“镜”中明政德。于党员干部来说,常照道德模范之镜尤为重要,这能帮助人们选择正确的“参照系”。周恩来为自己写下《我的修养要则》,为亲属制订《十条家规》,并身体力行;谢觉哉把自律自省比作“跟自己打官司”,表现出严于律己的革命精神;张富清深藏功名60多年,他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细照这些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道德明镜,崇德向善、以德服人、以德立业,回答好“和谁照”“照什么”“怎样照”这张现实考卷,在细照中追本溯源、坚守初心。

猜你喜欢
从政党性修养定力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从政敬业
唐英年:商贾世家 从政报国
定力在心安如山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冬·发心
论法制思维下党员干部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