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珊珊 李泽华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黄冈师范学院艺术类社团的生存和发展现状,概述艺术类社团的特征和校园文化功能,分析目前制约艺术类社团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对高校艺术类社团的建设提出几点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艺术类社团;校园文化功能
一、引言
每个高校的学生社团是在各个高校的团委组织领导下,由每个高校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自愿组成,自觉遵守学校颁发的和社团自己建立的章程,自由开展一系列活动。目前,各大高校的社团尤其是艺术类社团在原有基础上蓬勃发展,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日常活动培训和其他定期开展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增进友谊。
二、黄冈师范学院艺术类社团概况
(一)艺术类社团的现状
大学生社团依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而组成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如艺术类社团、戏剧话剧社团、摄影类社团、美工教育类社团、各类合唱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排球社团及志愿者类社团等。我校共有123个社团,其中艺术类社团有23个,包括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合唱团、民乐团、校主持队、黄师礼模队、晴天话剧社、PLAY 5街舞社、6760魔术社、EVL街舞工作室、笛箫艺术协会、佳驹吉他社、天闻琴社、新幕话剧社、空拍鼓社、新星吉他社、TOP街舞社、慕茗曲艺社、八月话剧社、星火啦啦操、小东北吉他社、拾光吉他尤克里里社、指影吉他社、聆想话剧社。规模最大的社团是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的拾光吉他尤克里里社,社员425人;最小的社团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星火啦啦操,社员20人。参与这些艺术类社团的学生总计221人。
(二)艺术类社团的特征
这些艺术类社团的成員们不分性别、院系年级、甚至学校的界限,他们的兴趣爱好类似,专业特长相近,且自愿、自行管理而组成。
1.多元化(自发性)
这些艺术类社团是在学校的校团委、社团管理部门和院系分管领导的同意下,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观念追求和目标,相似的专业特长为条件而自发组成的,并自愿参加社团的日常训练和一切活动的学生组织。艺术类的社团有着多种多样的特点,从音乐歌唱类社团到器乐类社团,从舞蹈类社团到戏剧类社团,从形态仪表类到魔术类社团等等,艺术类社团也会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2.统一性
在每个艺术类的社团里,社团成员之间都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每个人彼此之间都能从相互的交往和共处中受益。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讲,他们社团的凝聚力较强,每个人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而努力进步,以得到更好发展。
3.灵活性
由于社团之间的类型差异很大,本社团的成员也多才多艺,每个人的水平各不相同,所以每个艺术类社团举行活动时规模大小不一,时间不定,形式灵活多样。例如,隶属于音乐学院的家驹吉他社,他们社团在平常举行庆祝活动或者一个大型的演出时,会要有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人员数量参加,且大多数还要提前定好时间,但在他们社团进行招新时,可能只需要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学校里唱唱歌进行简单的互动,时间地点不定,人多人少不定,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三)艺术类社团的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还可以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所以,对于这些艺术类社团来说,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体现了整个学校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或令人敬仰的校园精神,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本质内容。
1.提升素质
这23个艺术类社团给学校带来的校园文化功能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这些艺术类社团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我校师生的艺术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完善。例如,大学生合唱团,他们通过组织指导老师定期的对团员进行日常合唱和唱歌发声技巧的训练,争取更多的机会参加学校内的演出;了解黄冈师范学院的传统文化,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组织合唱团团员观看各类音乐会以及参加一些专业的知识讲座等各类实践活动;借助特定的节日,学习和欣赏各类红色歌曲,听老师和当地老人讲述黄冈这片土地的红色故事,逐渐形成我们黄冈师范学院所独有的学生特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的校园更加朝气蓬勃。
2.塑造情操
这些艺术类社团通过他们自己组织的各类社团实践活动培养社团成员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坚强的奋斗精神,如一年一度的校园舞蹈大赛、挑战主持人大赛、新生军歌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心理情景剧和校园小品大赛等一系列比赛。例如,我校一年一度的心理情景剧比赛是在五月份举行,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健康的心理人格和良好的素质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3.营造氛围
这些艺术类社团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晚会、外出实践、社团联谊、校内外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们形成一种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精神面貌,校园的文化氛围也因学生们的青春活力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积极向上。例如,在每年的开学初,艺术社团都会举办一场具有独特魅力的社团缤纷秀。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走进社团,了解社团都是干什么的,营造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传递给学校里的每个人。
三、黄冈师范学院艺术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分析主要以发放问卷为主,以走访、谈话、查阅相关资料为辅。通过调查访问包括隶属于校团委和各个院系在内的23个艺术类社团,发现社团存在的若干问题如下。
(一)社团自身管理松散
通过调研这23个艺术类社团,咨询相关院系的团委和学生管理部门,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社团的自身管理规章制度只是当初为了申请建立社团而制定的,实际运行起来并没有按照执行,社团自身定位不准。有部分社团的内部部门区分并不明显,有事一起上,没事一起闲,分工不明确,所以社团骨干在管理本社团时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导致社团运行发展缓慢。2018年以前,我校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录入制度的不完善,使社团活动的稳定开展不好施行。在社团的制度建设方面,有一部分社团的规章制度可能只是一个摆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漏洞。
(二)社团经费获取困难
艺术类社团一切活动经费的来源主要来自每个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学校团委部门或者院团委的支持,还有就是社团成员自己去各个商家店铺拉赞助。从社团去争取的赞助来看,有近一半多的艺术类社团没有把到校外的各个商家拉赞助作为解决经费问题的主要途径。经调查发现,有的社团外出争取过,但未能如愿得到赞助资金或者赞助商直接将赞助资金转换成实践活动需要用的东西。这满足不了一个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争取到社会赞助的艺术类社团不足30%。大学生艺术类社团的经费不足,活动场地紧缺,使活动开展受到限制,久而久之,在社团内部便形成了散漫无序的社团生存状态。
(三)社团指导教师配备不到位
社团的指导教师问题,有一部分社团没有指导教师或者指导教师与社团活动的专业方向不对口,无法在社团开展日常培训指导时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培训。在有指导教师的艺术类社团中,由于学校未对指导教师在社团的定期指导计入工作量,指导教师的劳动得不到肯定,再加上指导教师本身的课业量就很多,难以抽出固定时间对这些社团进行指导培训。社团的活动时间较自由,大部分都是占用的课外其他时间进行活动开展,导致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社团活动的次数较少。艺术社团的指导工作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一种考验,使得社团活动开展时难以提高质量水平。
四、黄冈师范学院艺术类社团的发展思考
(一)社团管理方面
校社团联合会应该与校团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工作,校团委来对大学生艺术类社团进行日常行政管理,校社团联合会辅助对我校的社团注册、登记、思想政治、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监督与管理,不断健全我校艺术类社团的规章制度。
在社团的自身建设方面,完善本社团的部门分工,将社团分成主席团、秘书处、外联部、财务部、宣传部及后勤部等,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能分工。这些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独立,避免了有事一窝蜂,乱作一团,最后本职工作也没有做好。
(二)经费管理方面
学校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社团的资金支持。社團也可以适当实施相应的有偿服务,如依靠社团成员自己的能力支付培训费用等。在社团成员会费的缴纳和社团经费财务管理上学校应该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将财务权和决定权分开,实行透明制度,每花一分钱,都将用钱明细公开给每位社团成员。对经费需要力度大的艺术类社团来说,加大宣传力度、与社会上的商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让社团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对于那些活动条件要求不高的大学生艺术类社团,收取的会费可以适当降低一点,同时寻找资金赞助的机会。
(三)指导教师方面
对于我校的艺术类社团来说,可以拓宽指导老师的渠道,校内非艺术类教师有能力的或者有能力的社团去聘请校外的音乐专业人士都可以担任音乐社团的指导教师。可以让本社团内的社团骨干协助指导老师做好日常训练工作,减少社团排练的随意性。学校应将指导老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以及在日常开展的培训纳入课时量,对于指导艺术类社团外出参加比赛获奖的指导教师,可以进行奖励。这会激励指导教师重视对社团的指导工作,从而推动艺术类社团的发展,校园文化将能得到更好的展现,社团活动的举办层次也会随之增加。(通讯作者:李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