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刍议

2019-12-12 10:02王璐
青年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王璐

摘 要:在过去的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实践教学不足,学生难以将英语知识运用到产品设计领域中。面对现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可将产品设计流程与专业英语教学进行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兴趣,而且能通过提高实践教学实效让学生明白专业英语与产品设计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出更多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一、引言

高校的设计专业在招生渠道和专业性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会造成该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偏弱的情况。从传统的英语教学实情来看,该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普遍较低且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产品设计的国际交流不断增多,设计类人才也需要向国际化方向培养,确保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能够具备国际间设计交流的能力[1]。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教学中需要提高重视,并且除了基础日常交流英语学习以外,专业英语课程也需要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鉴于设计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存在,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则显得尤为迫切。

二、当前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所采取的依旧是通识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学习成效的考核也为传统的应试形式,导致专业英语学习沦为应试学习,对该专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需求有所忽视,并且对专业英语在实践中的使用不够关注,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对英语课程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2]。纵观当前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一)对专业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参与度较低

虽然应试教育现状在多年的发展下有所改善,但是依旧未能彻底改变这一大环境,而且英语教学也多数采取灌输式教学。此外,相较于新加坡、印度而言,中国的语言土壤环境实际上并没有英语的生存机会,绝大多数学生的日常交流语言工具不会用到英语,所以外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听起来非常吃力,难以听懂。

(二)专业英语实践能力较弱,传统专业英语课程与专业运用相脱节

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当学生有机会去参加国际性设计比赛时,无论是赛事报名还是作品提交,都会明显感受到学生对语言问题的不适应,难以将所学的专业英语知识灵活运用到产品设计实际操作中。

(三)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延续性不足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英语的使用仅仅局限于专业英语课程,而在其他课程领域中毫无使用英语的意识与习惯。可见,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急需改革完善。例如,除了专业英语课程外,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设计说明、作品展示等都可用英语陈述。

三、产品设计流程中专业英语的实践运用

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除了要设置基础英语课程之外,还要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以确保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能够同步提升,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产品设计流程中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具体来讲,从如下产品设计流程中可以看出。

(一)与甲方沟通

产品设计人员需要面对的甲方客户类型众多,既有留学回国的人士,也有国外客户,所以在于甲方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会进行邮件往来,还有可能现场展示PPT或是面对面交流。如果能够通过中英文双语展示与交流,不仅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专业性,也能让客户产生亲切感,倾向于合作。

(二)市场调研

产品设计前期需要对客户的需求充分了解,所以需要从不同渠道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工作,那么市场调研则成为了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设计人员对将要设计产品的参考。而市场调研对资料的收集同样需要用到英语知识,因为很多资料国内并无相关内容,唯有通过国外的资料库才能收集到更新、更多的资讯[3]。例如,食品包装设计这一领域,国外在保鲜技术方面要领先于国内,所以只有通过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资料的筛选,才能确保设计的时代感和科技感。

(三)概念构思

准备工作完成后则要对所设计的产品有一定的初步构思,而构思的完善同样要进行大量设计的阅览,这其中一定会涉猎到出自国外设计师之手的作品。倘若我们的专业英语知识不过关,便会对设计师蕴含在产品中的内涵不甚理解,只能够通过翻译软件去浅显了解。所以,为了避免在借鉴设计师理念时出现偏差或是出现调研不够深入的情况,需要加强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以透过优秀设计作品激发设计灵感,完成概念构思。

(四)设计效果

一般来讲,设计草图主要由设计人员手绘,是其产品设计的直接表现。当然,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会通过建模软件去呈现效果,或是直接利用3D雕刻机去打造产品模型。而目前许多产品设计软件多为国外公司研发,虽然会有中文版提供,但是大量插件和教程并未汉化,而这些在设计中十分必要。例如,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先进的大型机器系统均为英文,为保证操作的正确与熟练,则必须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英语功底[4]。

(五)产品成型

在产品设计成型之后,往往需要为产品设置中英文的说明书,倘若设计人员的专业英语功底过硬,那么便可最为准确地对产品的使用方法及设计理念进行阐述,内容方面便可做到精准无误,更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产品成型后还需继续跟进与展开市场推广工作。在此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还需要做好拓展国际市场的准备,其中便涉及到与国外客户的沟通交流问题,而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便能让客户在沟通中对产品特性更加了解,更利于产品市场的拓展。

四、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对传统的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应当以产品设计流程作为基础,因为如今产品设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也要求所有设计专业人才需要拥有过硬的英语能力。而产品设計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将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英语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上。要想达成这两项目标,仅仅通过提高师资力量和更新教学材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想学、乐于学且学以致用。所以,笔者认为需要将产品设计流程融入到专业英语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改革的实效,解决专业英语教学与产品设计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一)激发学英语学习兴趣

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前,需要融合课程需求进行备课,对产品设计案例进行模拟,依据产品设计流程中英语的使用程度去引导学生在案例中学习。同时,还可结合举办的各类产品设计比赛以及英语课程需求,以比赛的形式去展开课堂教学。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积极寻求与设计公司的合作,充分结合当前产品设计市场的需求去创设教学案例,确保学生所学专业英语知识与社会接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奖励制度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去制定更多设计案例,提出更多备选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拥有高度自主的选择,提供主动思考与探索的机会,从而达到“乐于学”的效果,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二)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将专业英语知识与产品设计流程进行融合,教学方法也需要合理选择与变通。作为教师,需要找到符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想学”。例如,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習小组,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明确分工,通过开展市场调研、PPT制作以及方案陈述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多元化设计。例如,设置模拟课堂,教师可给出一个具体的设计主题和完整的模拟交流平台,在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后,全程用英语陈述自己的创意、设计目的、设计过程,并且设想如何说服国外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如此考核不仅极具创意,而且具有挑战性、实用性,与过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全盘应试的考核方式相比,学生更能体会到专业英语学习的实用价值。

(三)确保英语使用的延续性

除了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能够体现出专业英语的使用价值外,还应当基于产品设计流程去扩大专业英语使用范围。例如,在公共设施的设计课程中,可在前期的调研中对国外公共设施的发展史进行查询;在实习课程中,应当利用所掌握的专业英语知识去制作英语简历,确保能够获得更多外企实习机会;多参加IF、红点设计大赛,产品设计说明用英文书写等。这样就能够确保学生对英语使用的延续性,不由自主地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从而在英语这一媒介推动下学习到更多国外先进的产品设计专业知识。

五、结语

产品设计专业英语课程具有特色性、实用性等特点,通过不同语言去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产品设计流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实践运用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对这一教学改革对策的研究不能停滞于此,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研究,才能够确保现代高校学生的培养朝着国际化方向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吴志军.产品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

[2]刘靓.论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大观周刊,2012(45).

[3]李富娜,杨林伟,陈出云.艺术设计类教学中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A01).

[4]方晓东.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之初探[J].华章,2013(18).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改革之路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