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的数字化呈现

2019-12-12 10:02张蔚
青年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数字化

张蔚

摘 要:中国绘画的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而绘画的数字化呈现则是新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产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迅速壮大,成功了席卷网络媒体环境及人们的生活学习。本文着重分析绘画作品的数字化呈现手段,在认清数字绘画领域发展方向及创作技法的前提下,创造性的思维表现也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绘画作品;数字绘画;数字化

一、数字绘画的认识

数字绘画俗称电脑绘图,是CG(Computer Graphics)领域中的一项绘制技术,是运用相应的电脑软件和数字绘图工具在电脑上进行创作的产物。随着电脑、软件及绘图工具等硬件设施的推陈出新,适应艺术专业创作需求的软件逐步优化,如Adobe Photoshop CC、3DSmax2019、Corel Painter2019等。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数字媒体互动平台,如微信朋友圈、抖音、微视等,为了迎合大众数字创作需求,一些较为简单的移动端数字创作APP闪亮登场,如Autodesk Sketchbook、美图秀秀、视频剪辑、全能画图板、概念画板等。不管是专业的艺术作品创作還是大众个性需求,利用相应数字创作工具所产生的作品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的,存储自如,方便携带,利于传播。

二、绘画创作条件

(一)数字绘画创作工具

数字绘画作品创作中,创作工具的选择没有固定种类,需要结合预计创作效果来选择合适的创作工具。目前行业选择较多的有电脑、Wacom手绘板、Apple Pencil、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电脑中安装Photoshop、painter、Paintstorm Studio for Mac等一些数字绘画创作软件,移动端下载全能画图板、Autodesk Sketchbook、概念画板等APP。电脑端的软件专业性更强,适合艺术专业或行业商用需求,移动端的一般使用范围较广,满足大众个性创作分享需要。无论何种创作工具,都是数字绘画作品创意表现的工具,重点在于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下面分别对硬件及部分软件创作工具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1.手绘板

手绘板即数位板、绘画板等,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通常是由一块板子和一支压感笔组成,结合计算机软件中的画面进行画面定位,犹如现实中的画板和画笔。在数位板的硬件中,其优势在于板面的电磁式感应原理,压感笔在画板上接触的时候会产生压力感觉,在光标定位及移动压感的过程中,完全是靠电磁式感应来实现模拟真实纸笔绘画效果的。另外,手绘板作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与系统和绘图软件的兼容性不容忽视,它能完美兼容常用的Photoshop、painter、SAI等绘图软件,结合软件特点创作出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由于专业性较强,使用者多为设计、美术等相关专业学习人员,广告公司、设计制作工作室等工作群体。

2.Apple Pencil

Apple Pencil即苹果铅笔,它是依托于Apple iPad Pro的专用笔,类似于手绘板中的压感笔,但其实际上是电容智能触控笔,具有压力传感器。其优点在于交互性较强,可以与用户手指同时使用,同时搭载lightning接口,可以插到Apple设备上进行充电,借助蓝牙及触控技术感知笔尖的位置、力度及角度,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笔迹,解决了创作中手绘与电脑画面不同步的问题,几乎达到零延迟,实现真正的数字创作书写式体验。这支“铅笔”依据其压感强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绘画和涂色,是艺术创作人员及大众发烧友的新选择。

3.Painter

Painter即画家,与Photoshop类似,是一款专门为渴望自由绘画创作及模拟传统绘画创作效果的数字绘画创作软件,其具有超强的仿自然绘画效果。软件中的多种笔刷可依据创作者需求重新设定样式、墨水流量、压感强度及纸张的穿透能力,如油画笔、铅笔、钢笔、水彩笔、粉笔等的速度和角度的调整控制画面透明度及饱和度,是艺术专业创作人员及数字绘画爱好者重点选择的绘画软件。

4.全能画图板paintwork

全能画图板(paintwork)是移动客户端中功能强大、容易入手的,将绘画、图片处理、设计制作合为一体的数字绘画创作软件。这款软件简单实用、想画就画、想改就改、想写就写,界面简洁方便,适合快速草图、图片美化、个性创作等,满足了各类人群的数字绘画需要。由于其为移动端软件,创作更加方便快捷、易于分享展示。

(二)数字绘画创作技法要点

数字绘画创作技法丰富多样,需要结合画面内容选择恰当的绘画技法,如羽状过渡法、点彩法、揉色过渡法、薄涂法、厚涂法等,各种方法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统一。无论选择何种数字绘画创作软件,都要进行分层创作,通过不同层次画面的叠加及统一实现理想的画面效果。

1.羽状过渡法

羽状过渡法是在绘制数字绘画的过程中,将画面中色块之间的边界过渡地带的笔触绘制成羽状的效果,可以采用画笔快速沿色块边沿拖扫,以形成毛齿状来表达物体的特殊质感的手法。

2.点彩法

点彩法是画面色块交界区域采用点状绘图的方法绘制烟雾粒子的效果,将画笔中的颜色不断变换,在色块周围以点状的形式反复涂抹,色点的形状、大小和疏密绘制十分关键,它将直接决定画面的总体效果。

3.揉色过渡法

揉色过渡法是为了将数字绘画创作中的画面调整的更加柔和、自然的一种画法,调整画面中色块之间的模糊度,缩小色块之间的对比关系,使画面需要过渡的区域产生柔和、虚化的效果。

4.薄涂法

薄涂法多选用水彩画笔工具,选择饱和度低、透明度高的色彩,在不同色块重叠的过程中,置于底层的色彩会透出来。相对于其他画法而言,薄涂法是通过不透明色的覆盖实现,既可以大面积使用,又能用它进行局部刻画。

5.厚涂法

传统厚涂法多选用油画笔、丙烯画笔工具,以饱蘸颜料的画笔或刮刀等工具厚涂画面,色彩浓厚、质感强烈。在数字绘画中,厚涂就是选择恰当画笔工具,去除线稿,以不同颜色的色块堆积形成形体轮廓,多图层色块形体集合起来,用立体的阴影及高光来表达物体轮廓的一种表现方法。

(三)数字绘画作品的意义

在当前的图像时代,画面感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绘画用其强大的渗透力和生命力来创造生活。这无疑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挤压,但其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数字绘画为传统绘画提供了更多新的思维方向,传统绘画也为数字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数字绘画的高效率、低成本、广应用的优势更符合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其次,数字绘画便于携带、易于保存、易于传播。传统绘画的展示方式多为展厅、家居空间、公共场所等,需要一定的展示空间,而数字绘画可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传播。众多领域中,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更能增强画面传播效果、深入人们内心深处。

三、数字绘画效果呈现形式

数字绘画其实就是数字化了的图形,它是运用多种电脑软件和数字绘图工具将要表达的图像画面制作出来。主题内容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制作软件,图形图像类的制作软件多为Photoshop、painter、sai等,影视类的制作软件有After Effects、premiere等。最终效果的呈现形式都为可视化的元素,即图片和视频。

数字绘画中常用的一些图片导出格式为BMP、JPG、PNG、TIF、GIF等。BMP为位图,在Windows环境中所运行的图形图像软件都支持BMP格式,图像所占空间较大,不适用于WEB页面,不支持压缩。JPG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图像格式,支持高级压缩,文件尺寸小。PNG为便携式网格图形,支持alpha通道透明度、受最新web浏览器支持。TIF为标签图像文件,此格式灵活易变,支持多种编码方式。GIF为图形交换格式,在一个gif文件中可以存多幅彩色图像,多幅图像数据依据次序显示则构成一种简单的动画,又称动图。

数字绘画中常用的一些视频导出格式为AVI、MP4、FLV等。AVI格式为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图像质量高、格式调用方便、压缩程度可选择。MP4为常用的视频文件存储格式,影像变化速度快、画面流畅。FLV为flash video的简称,形成的文件极小、播放加载速度快。

数字绘画存储载体为电子设备,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在传播的过程中是通过数字化媒体介质进行传播,多种数字环境下格式可以互相转换,方便二次创作及加工。从传播角度来看,作品数字化的呈现可适应多平台、跨媒体的展示,助力了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多类产业的进步,同时也刺激了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升,绘画作品效果将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

四、结语

当代社会,数字绘画的出现无疑给新媒体环境下的绘画艺术拓宽了渠道,在传承传统绘画形式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数字绘画创作优势,利用网络媒体环境实现艺术的广泛传播,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对于绘画作品呈现,无论绘画作品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如何,最终表达的都是绘画作品的主题、核心,以强化视觉冲击、便于识别、记忆与传播的方式展现。对于数字绘画创作,无论从绘画技法、绘画题材还是创作工具等,创作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万变的世界中不变的永远是艺术创作者持之以恒的创作及表达自我的决心。

参考文献:

[1]李尤.浅谈数字绘画艺术[J].传播力研究.2019(14)

[2]李历伟.数字绘画的表现技法体系构建[J].艺术评鉴,2019(10):24-25

[3]周全.传统绘画技法在数字绘画中的运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9):12-13.

[4]王玮.从传统绘画到数字绘画的媒介转变[J].中国民族博览,2019(7):154-155.

[5]石春林.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美术设计表现方式的融合与冲突[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6-57.

猜你喜欢
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电镀生产流程构建
数字化制胜
数字化博物馆初探
倍压Boost PFC变换器的改进及数字化研究
关于“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