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photo)
背景情况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也超过首届。第二届进博会的中国馆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新时代新机遇,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人文科技以及特色优势产业,等等。
问题及分析 进博会彰显了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同各国分享机遇的诚意与担当,与美国“贸易关门”政策形成反差。但是,对于进博会这一优质的开放战略平台,上海尚未真正做到用好用足,未能进一步放大其溢出效应。结合国际贸易形势以及上海自身的特点、优势,应进一步敞开市场大门,主动扩大进口,释放更多开放自信的信号,推动上海加速走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1.在自贸试验区设置进博会永久会址,打造“永不闭幕的进博会”。
建议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联合,在自贸区设置进博会永久会址,打造“永不闭幕的进博会”,低关税常年展示销售进博会参展商品,吸引更多外商到中国来进行贸易、投资。不断推出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主题,形成线上、线下7天24小时开放平台,吸引全球企业到上海开展商旅活动、寻找投资机会。
打造“上海全球购”城市品牌,形成引领全球的优质商品和服务集聚地。打造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进口商品集聚地和国际高端品牌“引进来”的桥头堡,吸引最有实力的国际知名零售商和品牌商入驻,提高上海国际顶级品牌集聚密度,鼓励在上海设立更多旗舰店、体验店,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
2.在进博会嵌套“国家重大项目库全球推介会”,实现从引进产品向引进技术和引进投资延伸,促进外资增长。
建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商务部协商,在进博会议程中增设“国家重大项目库全球推介会”,面向全球投资者推介展示中国的项目,进一步引进外资。
上海应发布《投资环境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和上海在改善外资法律体系、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完善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保持外资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增强市场透明度,促进外资增长。
3.以进博会为契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新品首发中心”。
中国缺乏像纽约、伦敦、巴黎这样的全球新品首发高度集聚的城市。建议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商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牵头,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新品首发中心”,整合全球新品信息,建設新品发布平台,打造新品首发地,提供常态化、全天候的新品首发配套服务。吸引更多国际知名的有实力的设计商、制造商、品牌商、零售商参与进来,缩小国内外新品发布时间差、价格差、品质差,扩大新品全球首发领域国际影响力。
具体来说,上海应该在七个方面全力推进全球新品首发基地的打造:一是吸引国际知名品牌来沪首发;二是扶持原创自主品牌在沪首发;三是做强新品发布专业平台;四是打造新品发布地标性载体;五是用好公共传播资源;六是完善支持新品发布的创新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压缩通关时间,着力为新品发布活动营造最优环境;七是培育新品发布的服务机构。
4.切实降低关税,彰显开放自信。
建议由上海市税务局研究,如何切实降低进口关税,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或者铺开到上海全市的试点方案,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取得一定效果后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降低关税。例如在高端消费品方面,包括汽车、家用机器人、医药、化妆品等,可考虑在3—5年内降至零;先进设备类,如精密仪器、实验设备等,是与欧盟等经济体贸易合作的重点,也是我国产业向中高端跃升所紧缺急需的商品,可试行关税加征豁免;高附加值资源类产品,如农产品、优质能源、材料等,可扩大进口,在技术壁垒、卫生壁垒等非关税壁垒上放开政策。
背景情况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将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上海扩大对内开发提供了重大平台。青浦区作为上海农贸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是上海唯一一个接壤苏浙的行政区,要在上海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进一步发挥先行者和主力军作用,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问题及分析 进博会期间,上海市商务委认定并授牌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其中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作为农产品和食品的集聚地,受到外国经贸团的青睐。如何进一步发挥此交易中心的作用,是下一阶段相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建 议 打造以绿色有机产品为主的国际贸易平台,建立绿色有机产品展销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国内首家绿色有机产品公共产销服务平台。
由政府出面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基础,搭建国内首家绿色有机产品公共产销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准确、便捷的选购环境和支付运送环境。
以上海产绿色有机大米为试点,实行公益化运作。引导全市绿色有机大米生产经营主体在服务平台上批零兼营,陆续将产销平台开放至长三角地区。
以政府和农委为依托,完成全市和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绿色有机产业升级,全面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以此带动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的一次“大革命”,让农民彻底转变思想,深入了解绿色有机产业。
2.建立绿色有机产品国际贸易中心。
抓住上海打造进出口商品集散地的契机,充分利用进博会及常年展销平台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结合跨境电商、快递物流等优势产业,形成绿色有机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心。此平台力争将国内优质产能较多的绿色有机食品出口至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绿色有机食品也可通过此贸易平台进口至国内。
同时,贸易平台应设有专门的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检验检疫及进出口工作。确保绿色有机食品的新鲜、健康、安全。
3.对接国际标准,建立全球通用的绿色有机产品标准体系。
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依托,对接国际市场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建立国际通用的绿色有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幅度提升绿色有机产品的公信度、认知度、竞争力和影响力。培育大众对绿色有机产品的消费理念和信赖度。
4.建立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
要深化与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联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长三角优势产品资源、服务资源、市场资源等,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全球配置能力的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