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产业“保供”与环保的两难

2019-12-12 06:15霍思伊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45期
关键词:汉服猪场猪瘟

霍思伊

此次采访关于养猪产业的题目,在湖南,我看到很多令人感到乐观的数据和现象。比如,某市已经提前完成了2019年的生猪出栏任务,某市的领导干部每天在各部门间上下跑动,某县从县财政挤出多少资金用于鼓励规模化种猪场,等等。

但事情还有另一面。采访完某县一个养殖户之后,他突然压低声音对我说:“其实,我们养殖户还是难。”他看起来有口难言的样子,后来才说,以前环保方面查得严,今天督察,明天整改,这边刚上了个五百万的环保设备,明天就收到禁养区内全部清退的通知,县里的畜牧干部和他说这是“功能性退出”,但是他完全不明白什么叫“功能性”。

而这位养殖户最担心的则是:前几天还因为环保要求关停猪场,现在又鼓励复产,让多建猪场,建完之后,万一明天再关停怎么办?这样的心理在养殖户间非常普遍。

非洲猪瘟之后,国家生猪保供的政策下达,压力层层传导到地方,各地政府的确积极响应,但这只是迫于考核压力,和环保督察下各地积极整改的动因一样。基层的环保干部接到很多关于猪场的环保举报,他们知道很多是恶意举报,内心很同情养殖户,但仍要铁面无情。一个干部抱怨,大半夜就让一家猪场24小时内搬走,几千头猪要怎么办?临时找地方根本找不到。一个基层干部说,养猪现在是政治任务了,但是以前环保也是政治任务。

面对生猪出栏的任务,是养殖户信心不足吗?其实,对猪瘟复发的担忧和对疫苗的渴求只是表象,真正的信心不足来自他们内心对政策反复摇摆的恐惧,这需要科学决策,让养殖户真正放心。

封面反馈

44/2019 总第926期

@李树源:要提升“环保养猪”,就要切忌用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确保养猪业健康正常稳定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汉服:審美、生意和身份认同》

文化是在不断演变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流行符号,“汉服热”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复古,而且复的还是士大夫阶层的古,平民阶层的审美就看不到。文化传承,古为今用,何必只是复古?(@清明慕雨)

猜你喜欢
汉服猪场猪瘟
Viral Revival
南昌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督促865家规模猪场提升改造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留学生创办汉服社让外国人爱上汉服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上台说汉服
中小型猪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