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勤奋
青春永驻是每一个爱美女性的共同梦想,岁月在丰富我们人生阅历的同时,也总是无情地在脸上留下了衰老的痕迹。女性若要面如桃花,还是得养血补血。生活中,大部分人对贫血不以为意,认为贫血只是“小事”,并不会致命,只是偶尔头晕一下,吃点红枣、赤豆补补血就好了,何必多花“冤枉钱”特意到医院治疗。另有一些严重贫血的患者,一坐进诊室就和医生说要开补血药。可是,贫血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不少人认为,经常吃红色食物就不会发生贫血,这种说法并不妥当。贫血缺的是红细胞,而红枣、赤豆等红色食物并不是红细胞,所以想单纯靠食疗来预防或治疗贫血并不合适。
那贫血后吃点补血药或者直接输点血行吗?这得分两种情况,如果是重度贫血的患者,如果药物治疗短时间内不能奏效,医生会建议输血治疗以缓解缺氧症状。但轻度、中度贫血一般不建议输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输血不良反应。
事实上,贫血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贫血也不是大家所认识的那样是具体某一种疾病,贫血是一种症状,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以伴有贫血的发生。
贫血是指血常规检测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数或者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参考值,在评价贫血的指标中,以血红蛋白最为常用和可靠。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血浆容量,其正常参考值会有差异。比如,高原地区因为缺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比不缺氧的地区高。世界卫生组织因此确定了海平面地区的贫血诊断标准,如果血红蛋白低于下述水平可以诊断为贫血:6个月~6岁儿童为110克/升,6~14岁儿童为120克/升,成年男性为130克/升,成年女性为120克/升,孕妇为110克/升。因为人种的关系,中国的标准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偏低一点。
贫血也需要划分严重程度,血红蛋白值小于或等于30克/升为极重度,血红蛋白值31~60克/升为重度, 61~90克/升为重度,91克/升至低于正常值为轻度。
现代研究认为,之所以会引起贫血,主要是因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以及失血三大原因。
1.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主要是造血原料如铁、叶酸、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容易引起营养性贫血、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既有先天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也有后天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
3.失血:主要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进而引起急性贫血和慢性贫血。
当然,贫血也可以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导致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必须相对应,否则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比如,有些贫血是缺铁造成的,通过补铁治疗就可以了;有些贫血是由于急性白血病引起的,则需要进行化疗,如果进行补铁,反而会雪上加霜。
在不少人眼中,贫血就是脸色苍白、没血色,或是经常头晕。但事实上,贫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主要取决于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轻度慢性贫血的人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到了中度贫血也没有什么不适。当贫血程度越重、发展速度越快、机体代偿越差时,临床表现也就越明显,这时可能会引起皮肤黏膜苍白、心慌气促、头晕耳鸣、食欲减退、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紊乱、低热等表现。
此外,由于贫血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所以患者可能还有原发病的表现,比如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就会伴有大便出血、黑便等表现。
发生贫血后,治疗并非一味地“补血”,首先要找出不同的病因,后续的贫血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营养性贫血的治疗起效较快,症状改善较明显。但是,医生在治疗的同时,通常还会做一些基础疾病的考量,找出隐藏在贫血背后的其他疾病,这就需要贫血者遵医嘱去相关的科室进行检查,不能因为自我感觉症状好转了,就忽略了病因的筛查。
另一些贫血的治疗就相对复杂一些,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要根据贫血程度来选择不同强度的免疫抑制剂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起效会比较慢,甚至需要数月才能看到疗效。在药物起效之前,还须进行输血。再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用一段时间的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出现肥胖、高血压、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胃黏膜糜烂、失眠等,如果因为不能耐受激素的不良反应而自行减量或停药,可能会引起疾病复发。还有一些难治性贫血,比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治疗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更需要患者增强信心、遵医嘱接受治疗。
中医常说“肾为先天之本”,而脾胃则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精气要有后天气血的濡养才能充足,发挥其作用。除了一般的食疗方法,多做单举手臂的动作也可以调理脾胃。
【做法】
1.站好,两腿膝盖稍微弯曲,两只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边下按。
3.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
4.一次维持2秒即可,两手回到原来的状态,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
5.一套动作完成后,换右手再来一遍,重复30次。
【注意事项】手臂上举时要缓缓吸气,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时要慢慢呼气,小腹微松。
中老年人若想面若桃花,还可以灸血海穴。脾统全身血液,所以此处是全身气血汇聚的“海洋”,更是调节全身血液和皮肤的要穴。血海穴在哪儿?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地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对两腿的血海穴进行艾灸,先左后右,每穴20分钟左右即可,以皮肤红润为度。由于每天上午9:00—11:00点脾经当令,在此时按摩血海穴,或对血海穴做艾灸的效果最好。
中老年女性总有情绪烦躁、睡眠不好的时候,此时,“内在养”必不可少,“外在修”也可以瞬间让人提升气色,保持温柔婉约的好状态。日常可用于贴近肤色的养肤粉底稍做修饰,再扑上淡淡的腮红。化妆可不是年轻女孩独有的“权利”,面色红润有光泽、优雅从容心不老,才是中老年女性最美好的状态。
(編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