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能力素质要求与职业教育的适配型研究

2019-12-12 02:25何佳林
卷宗 2019年31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乡村振兴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必将在服务于乡村发展,为乡村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以及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改变乡村人民收入构成,提高乡村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积极和重大作用。本论文通过对成都五月花高级技工学校、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服务金堂县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职业院校如何服务于乡村经济建设,通过学校与乡镇之间的合作,了解乡村振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人才供给问题,探讨职业院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技能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道德;人才供给

1 乡村振兴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更加明确的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战略指导下,农村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农、林、牧、副、渔发展,乡村旅游、康养医疗,农产品营销与互联网+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热点,必将催生数以亿计的新型职业农业技术人才的诞生。

2 乡村人才结构和经济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靠农产品和农民外出务工,其整体现状是:中青年劳动力极少,留守乡村主要以妇女、老人和小孩居多,造成土地荒芜,老人孩子得不到照顾,农村经济和社会出现萧条景象。而外出务工农民,从事最多的是建筑业和服务行业,收入少且不稳定,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要改变农村萧条荒芜的现状,实现青山绿水,美丽乡村的发展战略,就必须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让农民在乡村通过劳作一样可以获得好的收入,安心在家务农,搞活乡村经济。在全国很多地方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农产品电商等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

3 乡村振兴途径和人才需求

农村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不再是单一地靠种植农作物来维持生计,通过课题组对金堂县三溪镇的校地合作,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到目前农村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金堂县三溪镇为例,三溪镇主要以经济作物为主,盛产柑橘而闻名全国,另外由于三溪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该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成都周边的居民周末旅游,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该镇经济振兴的主要形式有:

1)电子商务的兴起推动经济作物的种植,三溪镇拥有五十年的脐橙种植历史,该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柑橘的种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农民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销售方式销卖水果,将会大大降低收入,因此,新型农民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掌握现代化的技术,需要向村民灌输互联网经济,利用电脑和手机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售往全国,全国不乏这样的村镇,目前,很多以经济作物为主的村镇,培养村民电商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媒体宣传推广是当地政府也是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必须做的一个环节。

2)环艺设计与乡村旅游有效结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交通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不光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还实现了家家通公路,由于交通的便利,乡村旅游便悄然兴起,以健康、环保、原生态为主题田园综合体越来越引起城里人的青睐。

在近五年间,我校师生受邀参加的各类乡村文旅建设项目非常多,涉及乡村墙绘、景观小品设计、主题旅游宣传设计、乡村环境打造、乡村烹饪美食等,眼下的乡村已经开始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融入现代元素,突现乡村的独有风貌,但是,随着乡村建设的推进,对于日益繁荣的乡村经济,同时凸现的是设计专业人才的稀缺,缺少具有创新创意类人才,后续发展乏力。

3)康养护理,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加,养老问题将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大攻克难题,未来几十年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康养中心需求量将非常大,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很多乡镇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招商引资建立起了康养中心,通过康养中心拉动当地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户均收入。

康养护理需要大量的经过正规培训的行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较高的行业素养,很难提高康养中心的服务质量,真正实现舒适、卫生、放心、安全。职业院校除了增设康养类专业以外还要加大社会培训,多为社会培养康养类技能人才。

4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举措

通过分析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得出当前职业技术院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以及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如下措施:

第一、职业院校增设一批适合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专业、包括与之适应的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并通过实地考察、校地调研等方式,提出职业院校在振兴乡村经济战略中的建设性举措。在此过程中,通过产学结合、学用结合,也可产生一批附属成果,促进乡村产业升级。比如:1)通过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民技能素质提升。2)通过饮食文化宣传,促进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品质提升。3)农村电商的发展与农产品的营销。4)空巢老人关护与留守儿童教育。5)乡村产业特色产业结构优化。

第二、提高职业院校尤其是技工院校的社会培养能力,鼓励职业院校教师深入乡镇服务农村技能培训工作。

第三、开展校地合作,加强党建引领,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文化、旅游、饮食、康养、宣传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5 结语

乡村经济的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如何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如何服务地方经济,解决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单一、技能人才欠缺等问题,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斌,邹吉权.从十九大报告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点[N],高等职业教育,2017-10

[2]刘延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7-1 -24(1).

[3]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6.

作者簡介

何佳林(1979-),女,工程硕士,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专职教师,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乡村振兴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