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
摘 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为广州潜水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大湾区的发展目标,广州的潜水事业在所有潜水业务,包括潜水教育与培训、潜水科学研究、潜水装备和用品、工程潜水、休闲潜水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出现一批潜水胜地、潜水基地,需要一批合格的专业潜水人员,同时会出现更多潜水爱好者。合理组织、科学协调大湾区内潜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粤港澳 大湾区 机遇 潜水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个大湾区,而且对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直指国际一流水平。粤港澳大湾区濒临南海,海岸线长度为1512千米,岛屿众多,地处海陆交互地带,港口群大、航道密集、航线稠密,桥梁众多、交通发达,海洋产业、水工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潜水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潜水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近期(至2022年)发展目标是: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规划远期展望到2035年,发展目标是: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纲要》颁布以来,区域内各地区、各单位、各行业纷纷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有关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相关的各种层面的研讨会纷纷召开,都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战略部署,面对历史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找到自身定位,开拓发展前景,争取不失时机地做出应有贡献。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战略的推动下,区域内海洋产业、水工行业等快速发展,海洋工程、港口航道建设、航运保障、桥隧建设等,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水上潜水等休闲活动增多,对潜水及水下作业的需求增大,潜水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潜水行业各领域有巨大促进作用
《纲要》提出要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将对区域内的工程潜水、休闲潜水、潜水科研教育培训、潜水装备设备服务等产生巨大促进作用,推动这些潜水领域快速发展。
2.1“工程潜水”有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
这里所说的“工程潜水”,主要是指从事江、河、湖、海、水库等水下工程作业的专业潜水活动。
在“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中,大湾区各区各地都有港口、码头、路桥、隧道、管线等涉水建设工程项目,在规划之初就需要对水下地质地貌进行钻探勘测;建造过程中需要水下施工,水下工程检查验收;建成以后的维护,维修,监测,船体、船坞的修理维护等,需要专业潜水及水下作业服务。
海洋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海岛礁调查、海道、水道、海底、水底地形测绘;海底测量控制点、地名点、考察点标志,测试仪表的安放、检测;海洋石油、天然汽、可燃冰及海底矿藏的勘测、开采;海洋牧场建设、岛礁建设,海洋军事设施建设等,都需要专业潜水及水下作业。水下打撈,水下考古挖掘等同样离不开专业潜水及水下作业。
《纲要》还将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建成粤港澳智慧城市群。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进入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湾区的智慧城市群不能没有水下的空间数据,然而水下空间地理数据的获取要比地面数据获取困难得多,目前拥有的数据量也比地面的少得多。虽然水下数据的获取可通过有关扫描探测仪获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得由人工—专业潜水现场直接获取。
2.2“非工程潜水”具有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
本文中“非工程潜水”是相对于“工程潜水”而言的,为便于理解,将不属于“工程潜水”的潜水活动统称为“非工程潜水”,比如常说的“休闲潜水”、“公共安全潜水”等。
在涉水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救援救捞服务,开展公益性的水下救灾救助活动。作为锻炼身体,潜水运动、潜水体验是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活动。随着“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形成,加上大湾区有适合的气候和水资源地理环境,将潜水运动和潜水体验作为休闲爱好的人群越来越多,其中有些人可能将成为全面掌握潜水技能的人才,而大多数是潜水爱好者。所以如果在湾区内及南海岛礁及早规划、部署并匠心营造几处颇具特色的“潜水胜地”,建造一批“潜水体验基地”和“潜水培训”基地。我国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有着非常丰富的,可以与世界著名潜水胜地媲美的旅游潜(下转第276页)(上接第249页)水资源,宜及早规划和开发。作为第一步,可以军民合作形式开发,首先作为驻岛官兵的训练与休闲场所,逐渐开放为民用的旅游潜水基地。南海旅游潜水基地的部署与开发,将与目前的吹沙造岛、保卫南海、建设南海的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粤港澳大湾区濒海,区域内河网众多,涉水活动增加,需要更完善的安全救援保障,开展公益性的水下救灾救助活动非常必要。
2.3潜水教育培训大有可为,潜水科研逐步开展
《纲要》中有“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要求,潜水教育具有实用性、专业性特点,潜水教育在众多的专业教育中属于“特色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搞潜水这样特色的专业教育,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从以上分析可知,大湾区对专业潜水员的需求是很大的。比如南海油气、可燃冰资源一旦上马开发(据报道,湾区有两个千亿立方的可燃冰,80亿吨石油资源可供开采),必须有大量的专业潜水人士为其服务,又如潜水基地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潜水教练服务。
潜水是高危职业,潜水员是高危职业群体。潜水员在“从业前理应接受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合格”。潜水的教育和培训应该是正规的、系统的、专业化的。专业潜水、潜水教练理应实行“准入制度”,“考证”“持证”上岗,潜水培训的需求会与日俱增。在臨海、邻水的大酒店、旅游基地,也可以办潜水体验班。
在《纲要》推动下,大湾区内加强横向联系,建立“潜水培训教育联盟”,潜水员和潜水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有利于促进潜水行业发展。开展潜水科研,进行潜水理论与技术研究,进行潜水装备、工具用具开发研究,进行潜水标准化研究,参与研究开发“无人潜水”艇,“智能潜水机器人”等,都是提升区域内潜水行业实力的举动。
2.4潜水服务用品有商机,可望形成专门市场
大湾区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水平。随着大湾区总体形势的提升,潜水行业会得到与世界一流水平相适应的发展。潜水机会增多,潜水专业人员增多,潜水爱好者也会大幅增加。相关的潜水装备、潜水用具当然会日益增加。在传统装备用具如:头盔、轻便头盔、输气管、通信电缆、电话、潜水衣、压铅、铅底潜水鞋、应急气瓶、腰铅、靴和脚蹼等基础上可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装备和用具。它们可以集中在区域内展示销售。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这些产品从设计、研发、实验、生产、营销到售后跟踪服务,有可能形成产业链条。
3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勾画了粤港澳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潜水”虽然是一个小行业,但是从发展纲要里也能发现区域内潜水产业、潜水教育培训面临历史性的最好机遇,潜水行业完全有可能搭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快车”,顺势打开思路,利用历史机遇,拓展业务空间,适应发展形势,满足经济社会需求,跟上时代步伐,同步实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Z].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