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吉洪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神经科中非常常见。目前临床已经能在患者发病后通过有效干预控制患者破裂动脉瘤进一步恶化,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依然较高,这也导致患者残障率高居不下[1]。丁苯酞注射液在促进脑损伤的神经修复和血管修复中具有一定价值。为了详细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应用丁苯酞注射液的机制和价值,本文以68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选择本院在2016年2月—2019年4月之间收治的6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4例)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47.90±3.18)岁。乙组(34例)中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47.85±3.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接诊时依据Hunt-Hess分级,患者均为Ⅰ~Ⅲ级;②患者入院时经DSA检查、CTA检查等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③首次发病,且在发病24h内入院。
排除标准:①动脉介入栓塞手术过程中患者病情加重或不能完成手术;②Hunt-Hess分级为Ⅳ级、Ⅴ级;③既往存在脑卒中且遗留肢体功能缺损;④既往存在凝血异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或其他重大疾病;⑤不能完成随访。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对症治疗,并完善凝血、血液生化、常规实验室等相关检查、DSA检查、CTA检查,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实施动脉介入栓塞术。甲组患者予以100mL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Q12h。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
(1)迟发性脑梗死发生率;(2)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内皮素血管肽-1(ET-1)、血清一氧化碳(NO)、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2]。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甲组患者血清IL-1β、CRP、NSE以及ET-1等水平较乙组明显降低,血清NO水平较乙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
表 两组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s)
表 两组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甲组(n=34)乙组(n=34)tP CRP(mg/L)3.46±0.504.68±0.4612.56970.0000 ET-1(ng/L)148.97±28.99185.78±32.685.89830.0000 NO(μmol/L)45.36±6.6138.97±6.144.95800.0000 NSE(ng/mL)18.76±1.5221.79±1.569.73790.0000 IL-1β(ng/L)20.31±1.2825.69±2.6712.71880.0000
甲组患者迟发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94%(1/34),乙组患者迟发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88%(2/34),t=0.3439,P=0.5576>0.05。
造成早期脑损伤的因素有动脉瘤破裂时对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脑血管血流量降低、灌注压降低、颅内压增高,急性期血管病变等多种机制造成的脑水肿、神经细胞坏死或凋亡、血脑屏障遭受破坏、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等[3]。血清ET-1、N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水平会明显改变,同时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损伤脑组织;NSE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内,当神经细胞遭受损伤后,其水平会增高;血清IL-1β、CRP均是在机体炎症反应中可以监测到的非特异性因子,当其与白细胞结合后,会使粒细胞、巨噬细胞聚集,进而损伤脑组织和血管[4]。本次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后,甲组患者血清IL-1β、CRP、NSE以及ET-1等水平较乙组明显降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应用丁苯酞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将丁苯酞注射液应用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与早期脑损伤相关的阳性因子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