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利红(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如今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正是经济建设格局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下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复杂,一定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要以塑造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三观”为教育理念,并结合艺术院校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专业的优势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艺术人才培养方法,并进行有效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中,要充分利用党的理论思想,将其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使学生感受到理论思想的内涵;所以教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还要在水平方面多做探索,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性艺术人才,突出艺术院校特色。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专业性很强,可是由于艺术院校普遍存在文化知识较弱这个问题,大学生把时间还有精力大量地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练习中,这样导致学生的文化课不是很理想。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程,而对文化课程的热情不高,致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的精力不够,所以学生文化水平偏低,对思想课程更是趋于表面。在课堂上这种现象特别地明显,比如在上文化课时有逃课或上课睡觉等情况,造成了学生的整体文化教学质量低。
艺术院校的学生个性比较强,表现为思想较为独立和感知想象力丰富。这种个性行为决定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更加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忽视了共性发展,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表现欲较强和有独特的想法,更加强调主观感受,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的重塑阶段,解放自我,释放个性,特别是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这种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学生的求新意识特别强。如,一些艺术院校学生通过开微博和直播视频的形式进行自我展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与社会互动,对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让大学生思想起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些学生认为个性张扬,不走寻常路,就是展现个性和与众不同,在集体活动中出现了不合群、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强还有就是个体意识较强、与其他同学交流较少的问题。这样对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现阶段艺术院校思政课程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思政课的内涵,思政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有获得感。思政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做好思想引领工作,课程核心部分一定要抓住,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主渠道教育的作用,要从国家意识形态出发,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能够与国家战略高度保持一致,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明确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方向,从而形成协同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加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育人这个本质要求着手,艺术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思想,一定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去,还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在如何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这一问题上,充发研究专业课程,还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在思想较为开放的形势下,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所以思想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立德树人,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成长思想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使其能够全面健康发展。
艺术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定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满足大学生个性成长需求。新形势下,一定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把思想教学以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和专题讲座讨论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促使思政课程更加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喜欢学、愿意学、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教学的优秀课堂,把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要承担起德育树人责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将艺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运用理论知识和价值体系与艺术体系等,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并根据艺术院校思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全面管理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将思政课程构建成为全面坚持贯彻党的教育路线、运用思想教育践行以德育人核心任务的课程。
思想政治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从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去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控制好艺术教育特征性和规律性,抓住思政课教学特点,针对艺术院校的学生思想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微课和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大学生自觉掌握党的理论方针还有创新成果,并解答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有大学生关注的问题。
艺术院校学生文化课程偏弱,由于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的训练,而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够重视,极容易产生消极现象,这样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的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深入开展特色教学,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将教材内容转化为适应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需要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枯燥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将学生感兴趣的题材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解答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还有困惑。艺术院校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载体,如音乐与美术还有舞蹈等,这些艺术形式都蕴含着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这些艺术资源载体开展思政课教学,如开展一些爱国题材的歌舞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产生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听明白,并能理解和有所感悟,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内在和行动的改变,提高思政课教学意义。
艺术院校结合学校特色进行思政教育,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整合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程教书育人的职责,要以思政课程全面系统创新为契机,探索整合各专业课程德育教育的资源,创建思想政治课程新体系,以人文素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共同协作,形成协同效应。二是获取艺术作品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思政教育题材。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可以开展以思政内容为创作背景的舞蹈作品,既体现了思政的价值,又让学生可以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引领学生感受民族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三是要发挥以文育人作用。艺术院校蕴含着丰富文化资源,艺术风格形成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为思政课教学拓展平台。不断发挥学校文化资源的凝聚力和文化精神,在学生心理上接受的基础上,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思想政治教学全面推进,拓展思政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形成特色实践教学模式。艺术院校要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活动,如暑期社会观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创作活动,开拓新时期思政教育实践内容,逐渐形成思政与艺术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要将思政教育与文化专业课程结合做好德育工作。专业教师倡导学生以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材编创艺术作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中作为艺术创作素材的作用,用艺术语言修饰手法来加工,最后呈现出带有思想政治理论底色的艺术作品,让大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才能得到增强。
新时期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育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系统的工程,思政课教师要多层次看待思政教学工作,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学校要形成思政课程建设的新格局,创建思政课与各院系相互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使思政教学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提升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利用创新模式进行教育,将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以弘扬优良传统为前提。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以人为本,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创新的思想观念,继续以科学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艺术院校在思政工作中的新思路还有新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艺术院校思政工作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