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梅
摘 要: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顺应人的自然发展,遵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一主张与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相一致。本文将通过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中契约精神、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最后统一于自然的教育来指导职业学校的班级建设,以契合国家的教育改革要求,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班级建设
现行的教育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带了新的思考。教育改革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并提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这不单单体现在了教师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作出了总体指导。学校教育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和班主任紧密相关,因此如何体现教改思想并能在教育中实践,是班级建设中值得探索的问题。而在班级建设中,很多班主任都是借自己的经验慢慢摸索前行,缺少理论作为指导。本文借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来探讨班级建设,以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并遵循职业学校学生发展规律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与我国教育改革总体理念相契合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代表作中《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会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人们对影响自己的事情上得到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1]他认为个体的教育应该是这三种教育的和谐统一,无论是人的教育还是事物的教育都应该要遵循个体的自然发展规律,“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2]。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相一致。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结合管理对象的身心特点,了解其发展规律,这是班主任管理班集体的基础。从整体来看,中职生普遍成绩一般或者较差,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自律能力差,有些学生甚至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态度不友好,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让他们产生好奇的事物上,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尝试,同时基于年龄和见识的有限,他们是非观念不强,盲目性强,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经历中考的失败,使大部分中职学生感到沮丧、失落,看轻自己,既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估自己,对自己重新恰当的定位,也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评价,更有甚者,会产生一种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的心理”[3],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内心的矛盾冲突。基于上述特点,管理者要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利用学生正面的特点修正他们的缺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中的契约精神对班级组织结构建设的启示
卢梭认为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有执拗的天性,与其和他相背而行,不如利用这种天性和孩子建立契约,使其自行履行职责。卢梭认为:“当他订下条约的时候,我总要使他觉得履行条约就能获得很大的现实利益;万一他不履行诺言,我也要使他觉得,这样撒谎所招来的痛苦是由于事情发展的必定结果,而不是出自老师的报复。”[4]将其引申到班级管理当中,这种契约便是班规。
现实中,班规的制定方式是多样的。卢梭认为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来着手学习、设计事物。因此,在班规的制定中,每项议题都需要作为主体的学生讨论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如关于学生手机的管理问题,关于学生的头型及服饰尺度问题,关于出勤出操的问题等,并对此提出议项,讨论细节,最后表决。这改变了由班委代替全班学生作出决定的传统,让全班学生参与到班规制定的过程中。班级要建立班级民主大会,让每位同学都拥有表决权。当然,这些所有议项必须建立在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上。
这种高度的参与精神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学校的主人翁意识,与此同时,学生的不满、意见等都可以通过大会表达出来,相当于建立了学生发泄自己情绪的窗口,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使班主任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为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减轻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律。违反规定的学生心甘情愿接受处罚,如果不服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白不履行诺言的后果所招来的痛苦是由于事情发展的必定结果,而不是出自教师的报复,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和师生矛盾。
三、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中的事物的教育对班级活动设计的启示
卢梭认为“人们对影响自己的事情上得到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与我国教改要求的“探究式学习”“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非常契合。“为了要学会思想,就需要磨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类器官,由于它們就是我们的智慧的工具。”[5]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的实物,结合学校不同期的教育主题来“磨炼”学生的四肢、发展他们的智慧。
首先,可以通过布置设计教室的活动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动手能力,活动的方案和实施由学生集体协商完成,利用上文提到的班级民主大会,体现平等契约精神,同时为接下来的班级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可以借助学校开展各种各样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设计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形式可以是室内的活动,也可以是户外的活动环境。例如,在党的发展史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模拟“长征路”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校园中,模拟长征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战役,并在这些点上设置关卡,由学生组成的“红军”各军团需回答长征知识题,答对才可通关。活动还可以配备道具,模拟长征过程中的战斗。同时,还可以为这些活动增加解说员,依照活动的关卡设置解说点,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为全校同学老师讲解长征路上的故事,在实践活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四、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中的人的教育对班级精神建设的启示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就是“别人教会如何利用这种发展(自然的发展)”,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有意识、有目的指导”[6]。所以,教育者首先要捍卫学生的天性,让其感受到身心和谐。例如,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乐于模仿新奇事物,特别是在衣着打扮方面,那么在管理学生的服饰时,既要理解学生衣着的特性,肯定其个性的审美,也要晓之以理,让其接受学校的衣着制度,穿着打扮得体。
另外,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教会他们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笔者曾带过一届学生,在心理调查样卷有一栏让学生对目前的生活做一个评价,很多学生的答案是“生活很无趣”。卢梭认为:“唯有在用各式各类的方式对他的本性进行培养之后,唯有在他对他自己的感情和所见到的别人的感情通过不断的研究之后,他才能把他本人的看法概括为人类这个抽象的看法,他才能在本人的爱之外再发生使他和整个人类视同一体的爱。”[7]卢梭强调个体对自我本真的真实认知,然后才能研究个体与外部的同一性,体验身心的和谐,从内到外感知生命之爱,从而感受幸福。在班级管理中,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避免自我认知的矛盾,达到精神内在的统一。“自我迷失,同一性水平低”是影响中职学生幸福感确失的人格因素”[8],因此,“积极关注身心和谐是幸福的基础”[9]。
五、结语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大多是在理论层面的论述,在思想实践层面研究的投入还比较单薄。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单位,因此,本文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的建設中,并就此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对不同年龄的教育区进行了具体的区分,需要研究者仔细研读,取其精华,以期更好利用其理论指导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4][5][7]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3-135,123,166,365.
[3]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6.
[6]鲁双.自然教育思想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价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215-216.
[8][9]绍立云.中职学生幸福感现状及其积极教育策略:以Y市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6: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