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梅
摘 要:个人的外在着装、举止仪态、内在性格、沟通表达都展现了个人形象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对个人形象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阐述形象设计特点同时对相关专业教学也提出新要求;分析该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探讨其在高校教育中的思考。
关键词:个人形象设计高校教育 思考
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对于个人形象问题也颇为关注。如何快速提升大众的个人形象力及美商的养成,促进形象设计专业的高速发展。该专业教育的研发也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当下,我国针对个人形象设计的研究与发展都不及发达国家,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缺乏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性理论研究;其二,教育教学层面的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系统化地对形象设计教育体系进行整合优化、推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唯有这样,才能提升高校学生的个人形象力,促进该专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一、形象设计科目的特色
现代化的个人形象设计,主要用于职场和个人生活,根据自身的内在条件(性格、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外在条件(脸型、身形、仪态、皮肤、发质等)联合国人的交往群体、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设计,通过服装饰品搭配、礼仪训练、化妆等方式改变个人形象,达到艺术实践的目的。[1]
在当下的发展中,个人形象设计依然在一个全新的发展研究范畴,与多种学科存在内在联系,生理学、美学、医学、物理学、色彩学、护理学以及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等,不同学科涉及程度不同。以自身条件为基础,制定符合个人气质以及受众接受的形象,被设计的个体以转变后的形象作为目的,通过整合外部形象、行为特征、心理活动以及充实自我等,达到设计的目标。个人形象设计非常实用,将实际生活结合艺术创作,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辨识度。
二、形象设计科目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对于形象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大
当下形象设计需求的增大,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美学教育的匮乏。美学的缺失,阻碍了人们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塑造形象,人们形成了不知所措的局面;同时,出现了打量了模仿群体,特别是模仿明星,容易导致形象错位。而且,还有的人会沉醉于自我审美中,而忽略的审美的大众性、社会性。这样的情形下,人们不仅无法达到提升形象的目的,还会由于形象的不恰当表达影响自身的发展。对于大众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展现自己、适应社会的形象,能够促使生活快乐、事业进步的形象,这也是导致形象问题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由于当下人们对于形象设计的认知还在初级阶段,形象设计还未被整个社会追崇,因此,高校教育中科学合理的开展个人形象设计课程是十分迫切的,强化该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2.普及形象设计理论知识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人也符合了知识储备、技能操作的需求,但是如何从中展现自我、构造个人优势,是每一位进入社会的人考虑的问题。形象作为展现自我最好的体现也逐渐受到大众的重视,良好的形象能够增加别人的好感,获得人们的认可,对于个人发展、交际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其一,市场竞争力的日益激烈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外内在形象和工作能力有了更高了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性技能,还要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这也要求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有效提升沟通效率,推动个人的发展。其二,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正相关关系,也促使人们对于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追求。由此可见,个人形象设计与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
三、高校教育开展个人形象设计课程的思考
1.市场需求方面的思考
当下,我国形象设计在理论研究、实践发展等方面都处于初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实践解决,例如就业人员多、市场需求大,但是专业的学习训练十分缺乏,人员水平高低不一;同时,培训基地十分匮乏,无法满足该行业人才的发展需求。
大众对于形象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专业化的设计人才却十分少,从90年代以來,形象设计工作也有不少的从业人员,但是,大多数都是从美容美发、服装饰品、化妆等职业中转化而来。特别是化妆和美容行业的人才,大多数由业余转变成为专业的形象设计从业者,由擅长一项技能转变成为注重整体发展,但是与专业化的形象设计人才还是存在差距的。当下,由专科毕业的设计师还是十分匮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的发展也在召唤专业学科出身的人才,市场为该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2.高校设计专业以形象设计为新方向全力发展
高校必须注重专业设置的全面性、预测性,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涉及的方向,设置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形象设计作为综合性的学科,要求专业对口。而大多数的高校并未针对该课程设置对应的专业,同时课程设置也过于简单,导致人才培养的模式十分单一,无法满足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当下,各大高校针对设计教育设置了如下专业: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等,社会对于需求划分不断细致,市场也在注重细分,而当下的设计专业教育依然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3]因此,针对形象设计开设针对性的专业十分必要,极大程度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为高校设计专业的发展拓宽了平台。
结语
虽然,形象设计是一门新的学科,具有较大的社会需求,但是仍然需要不断的开发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实践探索,循序渐进的完成它在高效的推广以及在社会的普及,以此保证该课程在高校教育的有效性,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长远性。
参考文献
[1]佚名.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高校教育中的改革与思考[J].农家参谋,2018,589(14):162.
[2]佚名.试论大学生个人形象设计在就业创业中的作用——评《个人形象设计》[J].新闻爱好者,2018(8):99-99.
[3]余招文.大学校园文化及其整体形象设计——以百色学院视觉形象设计研究为例[J].艺术评鉴,2017(7):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