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爱凤?杨胜兴
【摘要】本文以“六书”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同时对部编小学一年级教材写字表上的300个生字进行了分类,并围绕汉字教学进行了列举性释例。
【关键词】六书;部编教材;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学校教学的重点,先秦将“六书”纳为必学内容;2000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 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左右会写;2017年部编教材将识字教学放在拼音教学之前,进一步凸显汉字学习的重要性。
一、儿童思维与汉字
一年级儿童思维主要表现为“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可以摆脱对动作的依赖,但是还不能脱离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
汉字源起于图画,它是一种具象事物的反映。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使用“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造字法),无论是从教材的改革层面还是儿童思维意识的特点来看,都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二、一年级语文生字的“六书”分类
我们以《说文解字》为依据并适当参考季旭升的《说文新 证》的解释,对《说文解字》上没有的字,我们在分析其构形构意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一年级上册写字表生字分类:
象形字:口 目 耳 手 日 田 禾 火 虫 云 山 人 大 月 子 女 水牛 鸟 刀 木 心 雨 衣 又 马 了 儿 西 来 不 果 土 力 后 巴 自 己 的竹 牙 几 石 出 回 工 中 天 立 白 用 只。
指事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八 十 上 下 本 尺。
会意字:林 好 有 明 里 东 是 开 小 早 正 我 长 比 半 从 同多 见 对 长 才 去。
形声字:把 妈 头可 少 书 在 个 们 问 你 全 和 学。
一年级下册写字表生字分类:
象形:飞 气 生 万 水 主 以 京 门 廣 单 乐 行 午 米 豆 高 网夕 足 之 玉 首 角 鱼 朵 文 已 舌 瓜 干 羊 象。
指事:入 王 方 左 右 太 也 音 千 古 身 无 元 百 非 七。
会意:冬 什 双 没 走 北 各 这 因 为 哥 床 前 光 色 看 笑 再分 兴 间 香 相 义 采 尖 台 美 直 加 次 找 平 共 坐 要 连 别 奇。
形声:春 风 雪 花 姓 么 国 青 清 晴 情 请 写 红 时 动 吃 江住 会 过 种 样 伙 伴 阳 校 金 秋 他 河 说 地 听 居 招 呼 快 玩 很当 讲 许 思 低 故 乡 外 爸 晚 节 叶 真 那 着 到 成 迷 造 运 池 欢凉 细 李 语 打 拍 跑 声 体 习 近 远 树 爱 亮 机 放 呀 边 呢 吗 吧办 让 包 种 洗 经 还 点 块 常 往 进 空 病 医 星 吓 怕 跟 家 都 捉爬 姐 您 草 房 条。
三、六书在教学中的应用释例
(一)象形类
《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即描摹物体的形状,根据形体曲折回还。如:
口,甲骨文作“”,小篆作“”,象口之形。《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口”字教学时,可以画以“口”形以教学,而不是告诉学生“口”字,像框之形。
禾,甲骨文作“”,小篆作“”,象禾作物接穗之貌。《说文解字·禾部》:“禾,嘉谷也。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省。象其穗。”许慎将“禾”看作合体象形字,解释有误。季旭升则认为“甲骨文象小米的穗下垂。”
“禾”字教学时,可以画以“禾”形以教学,并解释说明“禾”的词义。
自,甲骨文作“”,小篆作“”,象鼻子之形。《说文解字·自部》:“自,鼻也。象鼻形。”可见,“自”本义为鼻子的意思,而后引申为自指,即指自己的意思。究其为何由“鼻子”的意思转变为指自己,应与人自指时习惯指着自己的鼻子这一行为动作有关,如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人之自谓, 或指其鼻, 故有自己之称。”
“自”字教学时,可以画鼻形以教学,在释义时则可以结合自指时习惯指着自己的鼻子这一行为加以释义。
鱼,甲骨文作“”,象鱼形。小篆作“”。《说文解字·鱼部》:“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而后,因书写原因“”写作“魚”,而后又变为“鱼”。
“鱼”字教学时,可以画“鱼”形以释鱼义。
(二)指事类
《说文解字·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即“在象物字或象实物的形符上加指示符号以示意、”例如:
上,甲骨文作“”,以指事符号一短横指出接线(长横)之上。篆书作“丄”,《说文解字·丄部》:“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本,金文作“”,以指事符合黑点加在象形字“木”的下部,指明它是树根。篆书作“”,《说文解字·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音,古文字作“”,在言(甲骨文作)的“口”部内加以指事符号,表示人口发出的声音。篆书作“”,《说文解字·言部》:“音,聲也。从言含一。”《说文解字》将“音”看成是会意字,而季旭升释为“引申分化增体指事字”。
上、本、音等指事字的教学时可以利用诸字的构形构理,加以解释字形字义。
(三)会意字
《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即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的字。如:
林,甲骨文作“”,由两个象形字“木”会意而成。篆书作“”,《说文解字·木部》:“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
“林”字教学时,可以用会意的构理方式解释“林”指成片的树木。
有,甲骨文作“”,由又、肉会意,即手中持肉,会拥有之意。篆书作“”,《说文解字·有部》:“有,不宜有也。从月又声。”许慎分析为形声字,而季旭升则将其划归为会意字。
“有”字教学时可以利用会意的构理,解释“有”为拥有之意。
从,甲骨文作“”,由二“人”会意跟从之意。篆书作“”,《说文解字·从部》:“从,相听也。从二人。”季旭升根据构形则解释为“从,从二人,会一人跟从另一人之意”,即“相从也。”根据“从”由二“人”会意,季旭升所释可信。
“从”字教学时,可以从“从”由二“人”会意,以解释“跟从”之意。
(四)形聲字
《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即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如:
清,篆书作“”,《说文解字·水部》:“清,朖也。澂水之皃。从水青声。”段注:“朖者、明也。澂而后明。故云澂水之皃。”
“清”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清”从水青声来解释“清”的字义,并根据形符意义的不同来区别形近字“情、请、晴”等字。
近,篆书作“”,《说文解字·辵部》:“近,附也。从辵斤声。”辵,今写作“辶”。
“近”字教学中,可以根据“近”从辵斤声来解释“近”为“附近”之意。
“爸”,后起字,本字形不见于古文字。从父巴声,意为称呼父亲。
“爸”字教学中,可以根据“爸”从父巴声来解释“爸”。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季旭升.说文新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章婷婷.“六书”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4]胡德辉,叶奕乾.小学儿童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
[5]求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季旭升.说文解字新证(上)[M].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