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创作主题探析

2019-12-11 10:12邢静媛
青年时代 2019年29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文学作品探析

邢静媛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技术等发展,文学作品的形式、主题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以郭敬明、韩寒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创作的青春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将青春的热血、迷茫以及叛逆等个性融入到作品中,为读者提供了解80后青春时代的机会。本文主要对80后青春文学作品创作主题进行分析,并探析青春文学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家创作心态等,希望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80后文学作品的机会。

关键词:80后作家;青春文学作品;创作主题

一、引言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80后青春文学作家,由于当时处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们的青春文学作品中传达着新思想、新的价值观以及生活状态等。例如,张悦然、郭敬明的作品中透露着淡淡的忧伤,读起来不禁有一种悲伤;韩寒、孙睿等作品可以突显出调侃、反叛的姿态,言语间有一种洒脱和无奈。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将青春的执着、叛逆以及幻想等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希望得到同龄人的共鸣、认同。

二、80后作家青春文学创作主题分析

任何的文学作品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所以80后作家所创作的青春文学作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一定的联系。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一代,在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与父辈一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80后青春文学作品中多可以体现青春心理、成长经历以及生活体验等特点。同时,经济改革、信息传播等大环境为他们文学作品创作提供有利的环境,他们享受文学创作的乐趣,尽情的书写青春[1]。其中80后青春文学创作的主题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以青春期叛逆为主题

青春期作为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在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创作中可以突显出反叛的一面。由于现实生活中80后一代与父辈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愿意勇敢尝试、批判。例如,韩寒在《三重门》这部作品中借主人公林玉祥的口吻对当下教育制度进行批判,过度重视学术的研究,敢于表述对学校生活的不满,为读者塑造了叛逆的少年,引起社会各界对当下教育制度反思。同时,春树的《北京娃娃》塑造出一个叛逆的女孩形象,从文中女孩着装、打扮以及行为等特点可以看到青春期以叛逆的姿态对待成长,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叛逆情绪的宣泄。在作者看来,青春期的叛逆不是病态,而是面对成人生活内心传达出来的纯洁向往,当面对不被理解、认可时,他们以自我反抗的姿态捍卫自己的青春,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二)以青少年追求内心的自由为主题

80后的一代与父辈们的生活经历不同,在没有政治、思想压迫的时代,这些80后希望内心得到自由,并且相信在自己努力中可以实现自由,在当时的青春文学作品中透露着对自由的渴望。例如,韩寒的《三重门》作品中主要讲述的是家、学校以及社会这三重门。其中,“家之门”指的是父母过分的爱、对孩子寄托的期望所带来的压力;“学校之门”指的是当下的学校教育体系对学生的束缚;“社会之门”指的是面对社会复杂性,为了生活而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在这部青春文学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主人公正是當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状态,面对三重门的阻力,主人公还是没有放弃自己追寻内心自由的向往,在不断的反抗中追寻灵魂的自由。

(三)以友情、爱情等作为创作的主要线索

青春期是一个每个少年成长中比较敏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内心会感到迷茫、孤独,希望在友情、爱情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但往往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到淡淡的忧伤。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创作也会以此为主题,将亲情、友情以及爱情错综复杂的融入作品中,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绝望[2]。例如,《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作品中都有融入青春期经历的悲伤的故事,或许在追寻爱情、友情的过程中体验过短暂的快乐,但作品中每个故事的结局似乎不尽人意,繁花落地总是悲伤。

(四)将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琐事融入作品中

由于80后青春文学作家作为独生子女生活在现代都市,他们作品主要以校园生活、生活中的爱情为主题,将自己成长中的经历,身边发生的故事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并且重视自我的表达,对政治文化、主流文化等视而不见。这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生活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校园教育比较相似,因此创作中多以日常叙述的形式来抒发个人情感。

同时,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创作语言具有简单、独特以及幽默等方面的特点,他们的作品语言整体表现为凄凉、委婉以及感人的风格,文字具有一定的画面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可以浮现出对应的场景,其中语言表述结合了口语、书面语以及网络用语等方式,以及语言风格呈现出多样化。例如,韩寒《三重门》中“一个人左脚的袜子是臭的,右脚的袜子便没有理由不臭”这样的描写,可以起到诙谐幽默、犀利的批判作用。

三、80后作家青春文学创作主题背景、心态探析

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主题需要特定的背景、思想的支持,80后作家青春文学作品的主题选择代表了当时思想的表达,可以反映出作家当时的生活环境、青春期心理。80年代的青春文学作家所处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面对应试考试教育,面对家庭、学校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造成青少年性格方面的扭曲,心理表现为焦虑、孤独等特点,因此造成当时的青春文学作品中充满反叛、迷茫等主题。

(一)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怀疑

由于20世纪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迫使这个年代的青年人过早的面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对于生命的思考存在一定的困惑,以及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中,人们传统精神上的宗教信仰被打破,物质上的享受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内心的空虚,造成青少年的整个内心世界充满迷茫和怀疑,因此80后作家借助文学作品来传达自己情感的压力,面对家长、学校给学生的巨大压力,他们采取反抗、抵触的心理来面对。同时,青春期成长会经历自我确认、定位过程中的痛苦,在自我价值不断寻找的过程中不知如何理性选择,因此心理上会产生焦虑、痛苦等,为这个时期的青春文学创作提供相关的题材。

(二)追求自我、渴望精神上的独立

80后青春文学作品在追求自我、渴望独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面对家长的过度关心、学校学习的枯燥无味,希望构建属于自我的世界,放飞自己的梦想,逃离现实生活,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例如,在《北京娃娃》这部作品中,作者将主人公塑造成对社会、世界有自己看法的形象,通过不被家长所接受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情绪,蔑视传统的教育制度,向他人展示自己个性的一面[3]。

在整个80后青春文学作品中,基本是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的,可以将自身生活环境、喜爱的事物融入作品中,便于直抒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思考。例如,在《草样年华》这部作品中,是以“我”的成长经历展开叙述的,打破了传统固有的写作模式,将自己生活中感受到、体验过的经历融入作品中,尤其是个人的想法,可以真实地将内心体验传达出来,同时在进行创作过程中能够合理对写作的进程、细节以及故事情节等进行把控,将小说曲折、结构合理等特点体现出来。

(三)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享受的态度

由于80后作家生活于现代都市,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现代都市文化特色,与当时乡村向城市过渡的发展历程相一致,与之前的文学作品中表现的乡村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当时物质文化不断完善的阶段,现代都市的主流文化方式之一是消费文化,在当时的作品中可以反映出小资情调,对于物质方面的享受和充满欲望。例如,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春樹的《北京娃娃》等作品中频繁地描写现代都市的咖啡厅、酒吧以及酒店等景观,这些都市生活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对物质生活追求、享受的态度,为当时的青春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同时,80后青春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对精致生活、物质品牌的追求,打破了传统对于物质的选择停留在实用价值方面,主要是借助物质品牌来展示自我社会价值,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出当时的青少年审美价值。例如,《梦里花落知多少》这部作品中多次写到阿玛尼这个服装品牌,可以反映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享受,对父辈积累财富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不利影响,容易形成拜金、追求物质享受等思想观念,一定程度阻碍了青少年积极奋斗的意志。

(四)颓废的爱情故事,奇幻世界的构建

在80后的青春文学作品中同样以俗套的爱情故事作为创作的主题之一,在作品中将爱情描写的至高无上,可以超越金钱、地位等物质条件,作品中主人公会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结果因为各种阻力而没有美好的结局[4]。例如,作品的女主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逐渐地自我颓废、迷失自我。这种消极极端的思想会对当下青少年阅读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阻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80后青春文学作品的局限性。

同时,由于80后作家是在多元化、商业化环境中成长的,其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奇幻的元素,与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创作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幻城》这部作品中充满奇幻的元素,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读者虚构出清新的美感,是自我成长中个体与实现之间碰撞的表达方式,通过与现实具有区别的奇幻世界完成成长的历程。

四、结语

80后青春文学的形成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发展脱不开关系,是当时青少年一代心理、创作状态的具体体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青春时期的迷茫、叛逆以及困惑是每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不同时代对于这种独特的心理体验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80后青春文学作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内心思考等融入到作品中,为作品赋予一定的生命力,能够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同时,当下青少年在阅读80后青春文学作品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海华.迷茫在豆蔻年华的寂寞青春——80后文学创作探析[J].中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5).

[2]袁丹丹.80后青春文学写作的文化现象探析[J].文艺评论,2014(12).

[3]夏艳萍.80后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叙事研究[J].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伍丹,彭明月.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创作主题探析[J].文学批评,2016(8).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文学作品探析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VR阅读探析
HTTPS探析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