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梅
查阅有关《月光曲》的教学参考资料,所有的设计都有播放贝多芬乐曲的环节。老实说,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问题是我班的学生只是偶尔地哼几句流行歌曲,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音乐。在舍弃了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播放音乐的念头之后,我觉得还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认真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见解。
我重新阅读课文,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思考着。渐渐的,我读出了全新的见解:《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传说,而传说多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课文所着力表现的传奇成分不是《月光曲》这首奏鸣曲本身的美妙意境,而是作为音乐家的贝多芬是怎样在一种偶然的场合创作出这一美妙的乐曲的。
夜色下的莱茵河畔,小镇上的茅屋之中,传出的断断续续的琴声吸引了正在散步的贝多芬。贝多芬听出有人在弹自己的曲子,这是故事的起因。
不知不觉中,贝多芬走近了茅屋,听到了屋内的兄妹对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说这话的妹妹是多么渴望能聽一听贝多芬是怎样弹的。“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说这话的哥哥因无法满足妹妹的小小心愿而深感遗憾。妹妹当然也听出了哥哥心中的不安,忙用“随便说说”来宽慰哥哥。
贝多芬正是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体会到妹妹对音乐的热爱中所包含的苦涩和艰难,还有对哥哥的体贴,更有兄妹之间的手足情深。这段对话直接促进了故事的发展,贝多芬从茅屋外走了进来,坐在钢琴边为盲姑娘弹了她想听的那一首曲子。
盲姑娘听完后深情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盲姑娘的话说得贝多芬情动于衷。虽然贝多芬听到过无数赞美他的话,但都抵不上这位盲姑娘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那么真诚——因为她没有见过自己,也没有真正听过自己弹琴,是仅仅凭着旋律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而做出的判断,可见她对自己音乐的理解是多么独到而深刻。这样,故事向高潮进一步发展——贝多芬回答道:“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于是,贝多芬为一个热爱他的音乐的盲姑娘专门弹了起来。这一弹,弹出的竟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月光曲》,这便是故事的结局。
看上去是那么随意而为,可结果又是那么不可思议。这是因为贝多芬在散步中闻琴声引发了注意,听对话触动了情思,并在理解中激发了创作灵感!带着这样的解读,我对课文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才走进了课堂。
“同学们,我常对你们说写文章的最佳状态是当你们看到了某个东西后受到启发,产生写作的冲动,一气呵成,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叫什么来着?”
“灵感!”
“对!不仅是写文章,所有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都需要灵感的支持:画家作画、书法家写字、音乐家谱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月光曲》讲的就是音乐家贝多芬怎么创作出著名的《月光曲》的。请大家读课文,重点看看他是从哪儿获得创作灵感的,又是怎么表达这种灵感的。”
接下来,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他们找到了让贝多芬开始动情的兄妹对话;他们讨论盲姑娘的话为什么能打动贝多芬的心;他们想象“月光”给贝多芬带来了哪些启发……有不少内容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我欣喜地倾听着,也热情地投入到他们的探究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室里看上去怎一个“乱”字了得,可在我这个策划者看来,这比百鸟争鸣的场景还要美妙动听呢!
在进行学习总结的时候,我问道:“同学们,学习课文《月光曲》都没有能为大家提供欣赏音乐《月光曲》的机会,大家觉得遗憾吗?”有个别学生表示有些遗憾,但是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觉得从课文中学到了超出欣赏乐曲的东西:怎样在生活中有所发现,获得灵感。灵感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大脑——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为自己的大脑装备一个“灵感接收袋”。没有音乐的《月光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读出文字背后的故事,读出自己的见解;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也许会让学生觉得新鲜,但是,这样就会使学生错失一次难得的学习良机。
我引导学生围绕“灵感”探究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形,使他们从中收获的是一种憧憬——自己也要努力去捕捉灵感,这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妙不可言的探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