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语言的特性

2019-12-11 10:08徐得亮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内蕴模糊性美感

徐得亮

诗歌是一种最富于表现力的文学形式,是文学的精华和灵魂。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在文学审美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诗歌语言的内蕴性和模糊性常常能引发人们的无尽的想象,从而领会诗中的精妙之处,感受诗中的语言美。所以,研究诗歌的语言,以语言的研究和学习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语言的品味和体会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以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增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才是体现语文教学本质的关键所在。

一、诗歌语言的内蕴性

波兰语言学家穆卡波夫斯基,将科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称为“零度”和“一度”语言,将文学语言和诗歌语言称为“二度”和“四度”语言,就是因为诗歌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甚至距离是相当大的。例如,对于“秋天”,用科学语言可以将其定义为“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我国习惯指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时间”。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感觉称之为“凉爽的季节”,稍加抒情就可变成“金色的充满收获的时间”的文学性语言。而到了诗人的笔下,就变成了“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流淌,河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或是“秋天,最容易受伤的季节”,其内蕴的空间就被拓展了。从现代结构美学的角度看,诗歌语言具有建构的空余度和精确度,空余度是指诗歌语言给人留出极大的自由想象的空间,而精确度又是指诗人在有意识地引导我们向他设定好的目标前进。作为教师,了解和利用诗歌语言的这一特性,实际上是为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诗歌打开了一扇光明的大门。例如《说“木叶”》,时至暮秋,一贯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既然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内蕴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因此,要想让学生对诗歌真正地理解,最终在美感上产生共鸣,也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到诗歌作者所创作的意境中,让学生与作者同呼吸,共忧患,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二、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的学习是一门科学,科学有其自身的严谨性。诗歌语言在使用上既有明晰性,又有理解的模糊性。它的模糊性首先表现在描述对象的不确定性,也只有不确定的客体对象才能给主体感知带来认识上的动态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多义性,才能扩大人们的思维空间,增强人们的想象力、思辨力。其次诗歌的创作过程决定了其语言的模糊性。诗歌的创作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虽然是客观社会活动和人们的内心世界的能动反映,却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作品中的人与生活无论多么逼真,都不能是原封不动的摹写,而是生活与人物心灵的一种艺术变形,两者之间存在着既像又不像的模糊特征。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内心深层的文化积淀、情感、欲望、直觉本能等主观心理因素和气质,都直接参与创作性想象,那么,其物化的语言外壳也就只能是模糊多义和不确定的了。另外,诗人对物质世界敏锐的观察以及由此产生出来的丰富的内在情感与语言表达的有限也存在着矛盾,这也造成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了解诗歌语言的模糊性,将其应用到教学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建立宏观的境界观,允许学生对某些问题“越雷池一步”。

将诗歌语言理解的模糊性运用到教学上的另一点,就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等比较具体的意象表达其中心思想“幸福”。针对这一语言表达的特点,指导学生以“模糊”对“朦胧”,面对诗人苦心营造的美好虚无的理想世界,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打破沙锅“讲”到底,破坏那种若有若无的美感,弄得师生兴趣索然,了无情趣呢?让学生对诗有一种距离感、一种新鲜感,不仅给学生的思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也给诗的外延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反复咀嚼,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理解,不断收获惊喜和愉悦。让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和了解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无形地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使之对诗的理解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心理接受过程,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达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绝佳效果。

对于优美的诗歌来说,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诗歌那蒙娜丽莎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真正了解诗歌语言的内蕴性和模糊性,才能真正地理解诗歌,也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吳塘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内蕴模糊性美感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外感发热误治转湿热内蕴发热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