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语文诗歌教学既要符合高考的考纲要求,又要注重其文化核心素养的挖掘,还要能密切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人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对古典诗词的艺术审美感同身受,在指引学生阅读方向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品读的兴趣和能力。我们可以从写作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三个方面,来思考诗词教学中的素养培养。
诗词曲,从语言形式和结构上说,与现代文的表达差距很大,但是诗词曲所蕴含的写作素养,非常值得被运用到现代文的写作和语言表达中去。
首先,修辞的拓展。古代诗词曲注重妙得和传神,讲究文辞的雅趣和生动。特别诗词名句中的修辞手法,灵活生动,惊为天工。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能拉近古典诗词和现代学生之间的审美距离。
例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绪比拟为江水连绵不断,这句话所用到的比拟,可通过比较“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引导学生去认知“拟物”手法以物比物的含义。而且可以让学生用白话文填空,写一句优雅而知性的句子“不要问我的 有多少,它就像 一样 ”,加深学生对拟物理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语言润色的能力。
再比如《声声慢》开篇的叠词,“寻寻觅觅”动作、“冷冷清清”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心境,从这三点去品味孤独。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总结人物形象塑造的饱满,从动作、环境和心理等方面多角度融合。
其次,意境建构。意境是意象组合而成的,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古代诗词曲多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式来抒发情志。这种审美思维一直蕴藉在中国人的审美中,在古代文学中是精华,在现代写作中也是要旨。因为赏析意境对领悟诗词中的达情致意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记叙文、小说中环境描写有重要指导意义。“杨柳岸,晓风残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些名句赏析的背后,都是一种文化审美的品鉴。其中“杨柳”和“梧桐”这些古典常用意象所具有的意境,更是富有历史性和文艺性的魅力。
我们在诗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语境,用现代汉语扩展诗句为一段话,以加深对语境的认知和想象,锻炼学生描写整体环境的能力。比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扩展为100字左右的一小段话。或者通过意象转换的方式,让学生去建构相类语境。比如填空“ 了,正伤心,却是 ”,不可用大雁的意象,但要同样抒发“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情感。
再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用到了“点染”手法,除了要学生知道“念”为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渲染念的情感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鉴从距离到时间再到空间的意境塑造方法,也可突出“念”的广度、深度等来塑造另一种关于“念”的意境渲染。
审美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诗词曲语言和形象的审美能力。古典诗词曲是最具中国古典审美的作品,注重诗词教学中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也是对古典审美思维和情趣的继承。
首先,意象的品鉴。意象,通俗的说是包含作者情感的物象,是文人在诗词曲中达情致意的重要符号。意象品鉴的深度和广度,一定程度上也展示了学生对作品,或者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认知度的深浅。
比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句话中,梧桐意象至关重要。这个意象,不是李清照的独创,梧桐因为其同生同死的传说,一直具有关于爱情或者凄婉的色彩,为历代文人所咏叹。我们在讲解梧桐这个意象的时候,不可只强调雨打梧桐点点滴滴的寂静和无眠,更要强化学生对“梧桐”这个意象的認知。一是通过雨打梧桐和雨打芭蕉两种意境的对比,加深梧桐与寂寞的关系。二是罗列古往今来关于梧桐意象描写的句子,加以比较,具象化不同梧桐与不同的寂寞和苦痛之间的联系。如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梧桐清秋与亡国幽居的寂寞,白居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中秋雨梧桐和春风桃李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去意象的固化认知,明确意象的可创造性,养成把意象放置于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的思维。
其次,旨趣的多义。《文心雕龙》中有言“隐以复意为工”。复意,也可称复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多义性。多义性是诗词的魅力,是诗词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力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寻找多义性和判断多义性的能力。寻找多义性,也即阅读诗歌中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去想象和寻找诗歌启发性上的多义性,加强古代诗歌审美和现代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比如《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伊人的内涵,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学生除了把伊人代指女子外,还可以找到许多可以代替的内涵,理想、事业、生活理念等等。再比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引导学生去联想,蜀道与人生的困境、生命无法避免的苦痛等,路漫漫与梦想、求索与追求等之间的联系。
其实这种多义性,是跳出作者的领域从读者角度产生的审美领悟,在于联想和共鸣,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和代入感,也就使多义性与作者旨趣之间的距离变得薄弱。故而诗词教学中,除要加强多义性的联想外,也要培养学生去判断正误的能力,一般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进行。如浙江卷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一题,关于其主旨,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学泰教授说,“雪与梅花相同之点是颜色、形状和俱在寒天开放,但梅花毕竟不如雪花那样耐寒,这首词虽然题作《雪中看梅花》实际上是‘梅花凋零之时看雪花。天风吹得梅花四处飘零,它的唯一的优势香,也零落殆尽。而雪花比梅花更厚实,更能随意飞舞,傲啸于天地间”。而黄拔荆教授则认为“这首词是抑雪扬梅”。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囿于答案的内容,而可以对列两位教授的分析,让学生去讨论和演说自己的认知。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辅以作者的生平或其他创作。王旭一生不得志,其作品多怀才不遇,引导学生去认知咏梅高洁喻自我气节,叹梅花飘香零落,亦是感慨自我人生际遇,寻求解脱的宽慰。两物争春,雪形似梅却无梅香,雪洒人间梅落空山,从个人修养到人生追求,作者咏叹的梅花都比雪花“惟高一着”。这首诗的两种主旨,与其说王旭的雪花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入世、立志事成的雄心壮志,不如说王旭的梅花有传统士大夫独善其身、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诗词曲除体现作者内在情感外,也体现其在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上的认知。诗词教学,选诗很重要。至于哪些诗能作为教学阅读的借鉴,可以从浙江卷的诗词选材上找到些方向。浙江卷诗词题,其文化内涵重尚德修身,相近于《管子·弟子职》篇中对学生明道、修身、成贤等素养的要求。
明道,明的是家国之道,体现关乎民生社稷的社会责任感。浙江卷中,选录了较多秉直正道、兼济天下、有强大的社会使命感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于国,感怀伤时,温婉悲凉;二是于政,针砭时弊,怨刺风情。如白居易的两首讽喻诗《秦中吟·歌舞》《采地黄者》。前者斥责权贵奢靡,同情百姓疾苦;后者痛恨贫富悬殊,心系百姓疾苦。还有像王寂《日暮倚杖水边》愤恨小人当道,感叹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刘克庄《北来人二首》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愤慨和失望。此类作品,体现的是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日常诗词教学中,应当注重这些诗词作品背后的文化使命感,促进学生审视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主人翁意识和民族使命感的建构。
修身,是现代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古代文人不仅把尚德的文化理念强化于自身生活之中,也在诗歌创作中进行反复咏叹。在阅读中,多选择这一类的诗词进行教学,对学生高雅情趣的培养和崇高人生追求的树立有积极意义。
浙江卷曾出过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写海棠独立自爱。“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是一种要秉守“芳心”不轻易外露的心态,既有儒家自信独立坚守高洁的情怀、群芳落尽独开颜的意味,也有道家不争不抢、以弱胜刚的哲思。如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对梅花高洁不屈的描写,《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表达对香草美德的向往。海棠、梅花或是香草都有君子贤士的雅德之风,内敛,谦虚,独立,高雅。这些诗作蕴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学生内修之路上的良友。
浙江卷中还有一些尚隐闲适的作品,这些作品心性自然,体现的是道家释然的人生观。这类诗作的教学,我们要明确的不是道家的道是什么,而是这种人生态度在个人成长历程中的积极意义。道家释然的人生觀,对学生塑造健康强大的心理有积极意义。“渔父”这个意象,也可说是“渔父情结”,苏教版收录《渔父》一文作为必修课文,2006年浙江卷在“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的赏析中蕴含了对“渔父情结”的检测。
“渔父”,最早源于范蠡归隐的故事,后又与《渔父》一文中和屈原对话的渔父形象相融合。范蠡的渔父有功成名就退居山野的意味,屈原中的渔父则是有无道则隐、随波逐流的思想。我们在讲述诗歌中“渔父”情结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去创设语境,理解和体会古代文人“无道隐”的内在心理。
此外,还需留意一些诗作体现寄情山水的放达。浙江卷曾考过王安石的《定林》。《定林》是寄情山水慰藉心灵的作品,体现闲适的情怀。其实无论是渔父放下归隐还是寄情山水排解苦闷,都是中国古人在遭遇困厄下抵抗命运、解脱自我的思维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能够帮助受困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在大自然中释放压力缓解心灵的方式,对于应对高考压力之下的青少年而言是一剂可贵的心灵良药。
诗歌教学要注重文化素养的熏陶,可选一些具有家国之思、君子之风或体现闲适自然人生旨趣和生活智慧的作品,多谈鸿鹄之志、君子内美,引导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少一些浮躁和功利,让心灵独立澄明,让生命无所畏惧。
【此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建构、价值认同与教育策略研究”(17JZD044)成果】
作者简介: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