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颜友荣 方向红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近年来,江苏地区的养猪企业发展迅速,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江苏地区的生猪年存栏量达到了2 680万头,为江苏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随着每年生猪年出栏量的不断增加,其产生的大量粪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猪粪便污染所带来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
笔者对当前我国养猪场治理粪便的方法进行了梳理,一般养猪场的粪便处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生产前依据相关政策和要求,设计猪场布局,主要是考虑未来的粪便排放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变饲料配方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消化率,以减少和减轻猪粪的恶臭;生产中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等手段降低粪尿对环境的危害;生产后主要依靠对猪的粪便等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及无害化处理[2]。为更好地了解江苏部分地区养猪场的粪便治理情况,笔者对江苏省苏中地区的部分养猪场进行了调查。
通过资料查阅,制定调查问卷,对各地的动物医院、兽医站、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当地存栏500 头以上猪场的粪便处理方式和取得的效果。
笔者通过走访,实地调研,对江苏苏中部分地区99个乡镇667 户存栏生猪规模达500 头以上的养猪户,进行了猪粪尿清理和处理方式等的调查,并主要统计分析了养殖场的饲料来源、粪便排放量及处理情况、是否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废水处理措施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等。
对猪粪便处理技术未完善的养猪户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从表1可以看出,自动清粪是苏中地区新建大中型养猪场对猪粪尿清理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干清粪,属于借助于人工的清粪方法。此次所调查的规模化猪场,对这2种方式都有应用。自动清粪方式即采用清粪设施自动清除粪便,常见的有机械清粪、水泡粪和水冲粪等方式。采用自动清粪方式,主要是由于苏中地区大规模的养猪场逐年增加,猪场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可以节省清粪时间,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更有益于疾病的防控,但投资较大。干清粪虽然节省了粪坑和管道等的投资,使运行成本降低,环境控制投入减少,但管理及劳动效率低。
表1 苏中地区667 户养猪户对猪粪尿的清理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沼气发酵是苏中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对猪粪尿的主要处理方式,因规模化猪场基本都有沼气处理设备,实际占比达100%。而部分规模化猪场也会同时采用无害化处理还田和固液生态肥的方法,无害化处理后还田主要是让粪尿发酵后肥化[3],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固液生态肥主要用于果树、林木等的浇灌。但这些设备基本是进口设备,价格相对昂贵,投入成本较高,故该粪尿处理技术不适用于中小型猪场,较适用于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
表2 苏中地区养猪户对猪粪尿的处理方式
1)新建中大型规模养猪场,采用自动清粪处理方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自动清粪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猪场传统的脏臭环境大大改善,更有利于猪场留住人才,使养猪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干清粪方式在我国的养猪场较常见,其原因为劳动力相对廉价,水和电力资源相对缺乏,故此方式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往往应用于漏缝地板饲养方式。
3)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主要是通过对粪尿进行过滤处理达到废水的排放指标;新建猪场让达标排放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