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黄河口大保护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2019-12-11 14:58王建华龚家国
人民黄河 2019年10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三角洲黄河

王建华,胡 鹏,龚家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1-2]。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大江大河河口区中生态现状最好、代表性最突出、保护意义最重大的河口三角洲。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3],同时面临着水资源生态效益不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不牢固、生态水系网络不健全等问题。实施黄河三角洲大保护计划,不仅能有力支撑和带动全黄河的保护以及渤海湾的综合治理,而且对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和战略影响。通过打造生态魅力黄河口,与黄河源头区保护、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等措施一起形成合力,将能呼应和比肩长江全线大保护,形成我国江河保护主脉络,打造向世界展示大河文明和河口文化的标志区,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新的示范样板。

1 实施黄河三角洲大保护的重要意义

(1)黄河三角洲大保护是维护黄河中华民族象征的核心抓手。黄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并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与旗帜,生生不息、百折不挠、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黄河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新时代,保护黄河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黄河具有多泥沙、径流不稳定、地上悬河等特点,与长江的全线大保护不同,保护黄河关键在于保护好河源和河口两块极具价值但又十分脆弱的“生态高地”,以河源保护实现效益的正向传导,以河口保护反向倒逼流域行为自律。黄河源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湿地和水源涵养地,一度是生态非常脆弱、生态问题突出的地区之一[4]。目前,依托于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措施,黄河河源保护已逐步走入正轨,而河口的保护亟需深入推进,以形成首尾呼应、全线优化的整体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新发展能力与水平,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构建河口保护新格局,与长江大保护一起奠定我国大江大河生态文明建设主干脉络和廊道基础。

(2)黄河三角洲是维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支点。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暖温带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和东北亚内陆—环西太平洋两条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湿地被认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而黄河三角洲受形成条件及各要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多种成因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5]。湿地鸟类常被列为评价湿地生态平衡以及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6],黄河三角洲地区目前野生鸟类的种类由1990年建立保护区时的187种增加到了368种,有44种鸟类数量超过其全球总数量的1%。其中:珍稀濒危鸟类东方白鹳1 000余只,占全球总数量的近30%;繁殖黑嘴鸥种群数量超过7 000只,接近全球总数的50%;迁徙丹顶鹤380只,占全球总数的近20%。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拥有种子植物393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6种,天然柽柳在国际同类湿地中非常少见,渐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2013年黄河三角洲湿地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成为保护全球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保护意义。

(3)黄河三角洲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科学内涵。黄河的高含沙、三角洲地区的河流尾闾摆动,造就了具有世界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黄蓝交汇”“新生湿地”“珍稀鸟类”等独特自然景观。当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在社会经济方面蓬勃发展的时候,黄河三角洲则以其绝佳的自然生态禀赋,以奇、特、旷、野、新为主要美学特征的特有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尾闾摆动、河口淤积、海岸侵蚀、植被演替、土壤发育等自然过程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最佳场所和天然实验室,也是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价值。

(4)黄河三角洲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的最佳突破口。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汇聚而成,有黄河、辽河、海河、胶莱河、潍河、滦河、凌河等大小河流40多条,年平均入海水量共计567.2亿m3,其中黄河干流多年平均入海水量284亿m3。近年来,渤海水质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质量未见根本好转,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黄河是流入渤海湾的第一大河,黄河三角洲是环渤海地区仅存的一块“近处女地”,其保护好坏直接关系到渤海湾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否。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中,黄河三角洲是最佳突破口,理应走在前列,做出表率,成为渤海综合治理的标杆和示范。立足于黄河三角洲大保护,理顺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为渤海综合治理和环渤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战略引领。

2 黄河三角洲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风险

(1)入海水沙持续减少造成海岸侵蚀严重,威胁河口生境。20世纪50—60年代,黄河平均入海水量483亿m3/a;70—80年代衰减到294亿 m3/a;90年代骤减至121亿m3/a,并多次发生大规模断流;2000年以后,入海水量有所恢复,达到167亿m3/a,但仍比多年平均值低43.6%。与此同时,入海泥沙也显著减少,利津站来沙量从20世纪50—60年代的11.9亿t/a逐渐减少到21世纪初的1.49亿t/a及2011年之后的1.02亿t/a,衰减比例超过90%。来沙总量急剧减少,调水调沙期间的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2/3以上,短期内输送的大量营养物质对黄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7-8]。但水沙持续减少,一方面影响河口湿地淡水资源补给,造成湿地干涸、萎缩和盐渍化;另一方面导致河口地区不断受到海水侵蚀,除现行流路继续淤积延伸外,整个三角洲地区沿海滩涂遭受全面侵蚀,尤其是刁口河故道区域,累计蚀退超过10 km,蚀退面积超过200 km2,对黑嘴鸥等保护物种生境造成重大威胁。

(2)单一的黄河现行入海流路无法实现湿地系统的良性维持。黄河是黄河三角洲地貌类型的主要塑造者,是维系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展、演替的首要因子。黄河尾闾的不断摆动、入海口多次迁移形成了扇状的广袤三角洲。黄河口治理采取“截支强干、工程导流……”工程措施,使现行黄河形成单一的入海流路,并且两侧导流堤延伸至清八浮桥。这就造成了黄河三角洲面积虽然广大,但能直接受黄河径流补给的仅限于主流路的较小区域,甚至局限于主流路中的主河槽区域,从而使三角洲绝大部分区域的湿地无法实现与黄河的水系连通,打破了河流、沼泽、海滩的自然连通格局,原有的水分条件和湿地类型发生重大改变,引起湿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其中盐沼湿地和滩涂湿地受损最为严重。如黄河三角洲是我国盐地碱蓬保有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形成了独特的“红地毯”景观,但近30 a,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面积萎缩了78%,盐地碱蓬作为三角洲植物演替的先锋植物,其面积萎缩将直接影响整个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演替过程,对整个三角洲生态保护将产生巨大影响。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主河槽、滩地和整个三角洲缺少相应的横向连通机制和黄河入海流路并行机制,导致宝贵的黄河水资源在入海之前的综合生态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急需通过科学的调配措施提高入海黄河水的生态效益。

(3)海水倒灌严重,陆域生态系统出现逆向演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三角洲失去了黄河水的保障,多年持续缺乏水沙补给不仅直接导致沿海滩涂蚀退,而且破坏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的水盐平衡,海水与地下盐水沿河道及地层孔隙向内陆入侵,形成海水倒灌,加速了土壤盐碱化,使陆域植被呈逆向演替。盐地碱蓬这一先锋植物面积锐减,植被演替中间地带的獐茅、芦苇等的面积不断萎缩、消失,灌木植被柽柳等的面积开始萎缩、消失,在广袤的高潮滩地形成了大片裸地,陆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湿地生态质量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明显减小,生态承载力减弱,严重危及湿地生态系统安全。

(4)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影响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互花米草自1990年进入黄河三角洲,2012年后在自然保护区内爆发式蔓延,截至2018年已超过4 400 hm2。互花米草强大的无性繁殖能力逐渐使得盐地碱蓬、海草床生境被侵占,滩涂底栖动物密度降低了60%,鸟类觅食、栖息生境减少或丧失,造成鸟类种数减少、多样性降低,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目前互花米草表现为从东北向西南扩张,若继续发展,最终将影响该区域的生态格局,可能使该区域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9-10]。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5 a将会覆盖黄河三角洲绝大部分的低位潮滩区域,对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黄河三角洲大保护主要措施与建议

现代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仅百余年,土质结构疏松,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需要在坚持自然恢复的基础上,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治理,建设形成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生态河口。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城”的发展理念,为保护黄河三角洲,制定了《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地方法规,开展了百万亩湿地生态修复、治水-改土-造林“三网”绿化等保护修复工程,建立了东营黄河口等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黄河三角洲大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区位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全局性和复杂性,因此需参照世界河口和长江流域大保护做法,在更高层次开展总体规划并综合施策。

为此,建议尽快启动并实施黄河三角洲大保护计划,总体思路:以恢复黄河多流入海为抓手,奠定三角洲整体生态格局;以水系连通为抓手,优化区域水土资源格局;以生态恢复为抓手,维持黄河口湿地空间格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抓手,维护区域生物群落格局;以科研监管和生态补偿为抓手,建立保护修复长效机制,全面打造我国向世界展示河口文化的标志区。近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出台黄河三角洲大保护指导意见和方案。黄河三角洲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渤海综合治理全局,对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出台《实施黄河三角洲大保护计划的意见》,并随文印发相应的实施方案,为黄河三角洲大保护奠定体制机制基础,制定总体目标格局,明晰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促进分步推进实施。

(2)优化调整黄河入海流路行水格局。近年来,黄河现行流路“一家独大”,已经形成鸟嘴形滩地突入渤海湾,不利于黄河三角洲的整体稳定和生态保护,对黄河下游河道防洪也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尽早研究实施主河槽、滩地及整个三角洲横向连通机制,实现整个三角洲与黄河的大水系连通,保证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解决海水倒灌引起的陆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研究实施黄河入海流路并行入海机制,形成多流入海的总体行水格局,减少海岸蚀退,维持自然岸线,从而促进黄河三角洲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和自然岸线的稳定,最大程度发挥黄河入海径流的综合生态效益。

(3)将黄河三角洲生态需水作为流域生态水量配置的重点。随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持续显现,黄河入海输沙需水量逐步降低。在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应充分认识并深入研究黄河三角洲生态用水保障问题,建议黄河流域水量配置调度管理部门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流域生态水量配置的重点,将具有重要生态效益的三角洲生态用水不计入行政属地的引黄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有效保障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的生态用水需求。

(4)启动实施黄河三角洲若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战略部署,围绕《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坚持海陆统筹的原则,充分发挥黄河入海水量的生态效益,率先在黄河三角洲实施陆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促进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率先实施以入侵物种治理和原生物种恢复为主要内容的潮间带生态恢复,保护和改善以鸟类为主的滩涂生物栖息地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提升生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承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使黄河三角洲在渤海综合治理中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助推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再现黄河三角洲“水光天色、四季竞秀,鸟集鳞萃、莽莽芦荡”大河三角洲的壮美景色。

(5)搭建国家级黄河三角洲监测研究平台,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议在黄河三角洲率先构建生态监测平台、湿地大数据平台、协同研究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以及协调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打造全球大河三角洲湿地研究高端平台,在全球三角洲湿地科学研究中发挥科技带头作用;加大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科研资金投入,促进科技引领,为黄河三角洲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国湿地科学发展;探索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构建的安全健康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效益补偿,保障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三角洲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
壮丽的河口三角洲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
壮丽的地球“血管”
“三角洲”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