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燕
摘 要: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进行合同管理制度、流程、职责等优化研究,从而实现对合同管理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与监督。
关键词:内部控制;合同管理;优化
一、引言
本文所指合同是高职院校开展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教育教学服务外包等活动中签订的经济合同。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是指对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转让、终止以及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合同控制与管理,有利于促进合同有效履行,切实维护高职院校的合法权益,防范和控制相关法律和业务风险。为提高高职院校合同管理,维护高职院校合法权益,防范相关法律和业务风险,拟从完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再造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优化。
二、合同管理的现状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全额拨款的高职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校在2016年按照财政部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已完成内控制度建设与经济业务流程设计,编印《学校内控手册(2018版)》。学校在2012年制定合同管理办法,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
1.管理制度不健全
(1)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不明晰。学校各项业务活动繁杂,各院、系(部门)从各自教育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需要开展业务洽谈、签订合同。由于现行的学校合同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导致在合同谈判、合同审批、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等过程中,常常出现各自为政或互相推诿的现象,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同时,由于合同散落在各个部门,各部门疏于合同及相关资料的保管、导致合同后续事宜(例如合同纠纷)处理不利;对于执行完毕的合同未能及时进行评估、整理归档,不利于掌握学校合同总体情况及重大合同的履行情况,也不利于形成学校合同全过程的封闭管理。
(2)合同审批、会签制度不健全。学校合同主要包括基本建设、维修、物品采购、劳务支出、联合办学、技术服务等,各合同涉及金额大小、内容复杂性、专业技术性均有不同,在现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中,学校未能根据合同标的、内容及专业性建立相应的授权审批和会签制度、未明确相关的审批权限与流程,导致“大小合同一把抓”,形式上有会签审批程序,但实质上未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反而出现会签和审批形同虚设的局面,造成合同审核与审批风险。
2.专业人员与岗位职责不明晰
(1)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学校合同在论证、签订、管理过程中,往往涉及会计、审计、基建、采购、金融、法律,以及其他相关技术专业知识,学校目前尚未配备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在签订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时候,仅凭学校现有的财务和后勤等部门管理人员,难以对合同的风险进行准确的专业判断与管控。
(2)未建立岗位牵制机制。学校现有合同管理制度中明确“要建立合同的岗位牵制机制”,但并未对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合同印章保管、合同收付款、合同归档等岗位,进行风险梳理和细化岗位职责,导致“内部牵制机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引起合同管理过程的混乱。
3.业务流程不完备
学校目前合同管理业务主要概括为: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等三个方面。具体业务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1)流程尚未覆盖全部合同业务环节。学校合同流程中缺乏合同调查环节,易导致因未开展前期调查增加合同履行过程中风险;缺乏合同监督评价环节,如既未对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也未对履行完毕的合同进行评估,导致合同监督机制缺失,对于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以追究责任。
(2)流程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由于学校合同管理流程尚未真正完善和固化,导致无法开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合同管理过程中信息交流、合同履行进度、付款情况等,仍依靠记录“台账”方式管理,既不利于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也不利于及时、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
三、合同管理的优化与改进
1.优化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之规定,进行优化:
在学校合同管理制度中补充“办公室(下设法务部)为学校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合同业务的程序和要求;参与重大合同谈判、审核与签订等;管理合同专用印章;参与合同履行纠纷处理;对于执行完毕的合同及时进行评估、整理归档,掌握学校合同总体情况及重大合同的履行情况,实现学校合同全过程的封闭管理。同时,建立财务处、资产处和办公室沟通协调机制,将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配置、经费收支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資产配置效率。
补充合同审批、会签管理制度。在学校现有的合同管理制度基础上,补充制定《合同审批与会签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对外订立合同实行分级分层授权审批与会签审核管理。学校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被授权人在指定范围和期限内,代表学校签订合同,严禁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同时,根据合同标的额、合同事项,将学校合同分为一般合同、重要合同、重大合同,根据不同类别合同,实施合同会签审核与审批。
明确合同会签部门严格审核合同核心条款和关键细节,包括合同数量、质量、技术标准、价款及结算、履行期限及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合同变更及解除条件等。合同会签审核意见时,禁止使用“原则同意”或“基本可行”等模糊性语言,并对其业务范围内的合同内容负直接责任。
2.优化人员配置与岗位职责
在人员配置方面。学校通过采用专、兼职方法,选拔和配备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并将合同管理人员纳入学校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实施专项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签订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时,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合同前期调研或合同项目论证,降低合同签订与履行风险。
在岗位职责优化方面。首先,根据“互相制衡”与“不相容岗位”原则,确立合同业务管理不相同岗位:合同谈判与审批、合同签订与执行、合同签订与印章保管、合同执行与收付款等。
其次,根据合同商谈、草拟、谈判、签订、履行、后续管理等过程,重新梳理合同各个节点上的风险点,形成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后续管理三大方面风险清单,同时根据风险清单明确责任人、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形成风险清单。
最后,针对合同风险清单,细化各个岗位的职责,形成岗位职责表单化。
3.优化合同业务流程
再造合同业务流程。重新梳理合同管理中各个业务流程,完善合同前期调查、合同执行跟踪、合同数据分析与评估等业务环节,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修正,最后达到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流程固化,为构建信息化系统做准备。
4.搭建合同管理信息化平台
随着不断完善合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逐步实现业务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施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校园内部“信息孤岛”问题,提高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效率。
目前,学校通过“用友U8”财务与内部控制软件,将合同控制与账务有机衔接,做到合同管理与资金支付结合,同时通过授权开放合管理端口,实现合同录入、审批、执行与资金支付、归档等全过程管理。
四、结语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不断推进,高职校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将随着经济与业务活动不断更新与完善,本文以常州刘国钧高职校合同管理控制为出发点,从管理制度、人员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强化合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但由于不同高职校间存在差异,应结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2.
2.李敏.公共部门控制规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3.张庆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原理与操作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