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已在《啄木鸟》《文艺报》《工人日报》等全国数百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200余万字。作品荣获第三届河南省文学奖、第七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飞天》小说奖、《人民文学》征文奖等各类文学奖项50余次。数篇小说被译介至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等10部。
20世纪70年代,由于物质的匮乏,唯一能给我精神慰藉的,就是看电影。而电影,彩色的较少,大多是黑白片。那时,公社成立电影队,电影是轮流放映,每个大队轮流一次,今晚这个队,明晚那个队。适逢轮到哪个村子放电影时,这个村子的人比过年还要高兴。有大方、会来事的人家,还会派孩子把远方的亲戚接过来,吃了夜饭大家一块儿看电影。整个白天,最沉不住气的要数孩子们了,干什么都心不在焉。放牛的孩子根本不管牛是否吃饱,当太阳还老高时,就早早地把牛牵回家拴在树上,迫不及待地搬上自家的椅凳,提前到银幕前占据有利位置。
印象中,翻来覆去放映最多的有《渡江侦察记》《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小兵张嘎》《沙家浜》《天仙配》等,每晚放映两个片子。一两部片子,今天在这个队放映的是它,明天到那个队放映的还是它。直到所有的大队都轮流放完了,公社电影队才派人到县电影公司再取新的片子。就这,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仍然不减,无论电影轮到哪个队了,即使跑个三里五里或者更远的距离,也会有人继续赶过去,把看过的电影再“温习”一遍。
童年的我,对看电影可谓到了痴迷的程度。按照时下的说法,属于铁杆“追影人”,类似于当今的年轻人“追星”。童年的几次看电影经历,由于太过刻骨铭心,成为我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记得有年冬天的某个晚上,听说附近的青年队正在放电影,没有胶靴的我,不顾道路的泥泞,硬是穿着布单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去了。一场电影还没有看下来,我的双脚早已被冻麻木了,失去了知觉。
另一次是电影散场后,因为没有跟紧村里人,还沉浸在其中的我被一群乱起哄的人群给冲散了。我仓皇中一路追赶,结果越往前跑,路上的人越加稀少,这才发现自己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忙又掉转头,一路狂奔,一路呼喊,终于追上了同村人。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影不再下乡了,改在公社大礼堂放映,但收费,票价也不贵,大概是一毛或两毛钱左右(具体票价记不清了)。而此时的电影技术也有了进步,以彩色居多,黑白电影已鲜见了。那时,我兄弟姊妹众多,家庭条件仍是村里最差的。为了蹭电影,我时常跟在同村的几个年轻人身后,趁检票的人不注意,一闪身溜进了电影院。
有一回,我跟着看电影的队伍刚出村子没多久,就被哥哥发现了,坚持要撵我回家。有人劝哥哥说:“让他跟着吧!我们几个大人可以带进一个小孩子,能免票。”见我仍僵持在那里没有返回的意思,哥哥怫然作色地威胁道:“你要去,我就不去了!”哥哥说罢,梗着头就要往回走。我知道哥哥生气了,他瞪着牛蛋一样大的眼睛,逼视过来的两道目光有些吓人,像是要吃人的样子。我的身子下意识地瑟瑟发抖起来,赶紧顿住了往前挪动的步伐。眼巴巴地瞅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感觉自己犹如一条被遗弃的狗,那么的孤独无助。我至今都想不明白,看电影既不让哥哥背着,又不让他掏钱,为什么就不愿意带着情同手足的兄弟呢?
每当哥哥与同村的年轻人再去看电影时,我就不远不近地尾随着,始终与他们保持着适当距离。有一次行至中途,轻手轻脚的我还是被哥哥发现了,恼怒的哥哥再一次呵斥我回去。我倔強地立在那里,久久没有说一句话。直到哥哥在长路的尽头消失了,木然的我才发疯般一路向前追撵而去。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能清晰地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一个8岁的少年独自一人奔走在窄窄的田塍上,跌跌撞撞中,不时惊起路边的青蛙扑通一声跃入稻田里,让人毛骨悚然,头皮发炸,全身激起鸡皮疙瘩。四野阒寂,我感觉黑暗宛若一堵厚重的危墙扑面而来,随时都有可能将我掩埋……
为了看电影,我与一个叫永生的小伙伴曾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公社电影院的大墙有两米多高,某一天,当永生发现有个地方便于翻越时,便煽动我与他一块儿逃票——这样也好,免得我今后再去看哥哥的脸色了——当我双脚落地立足未稳时,就被公社电影队的小万发现了,当场被抓个现行;而刚攀上墙头的永生,见势不妙,又纵身一跃跳回了原地。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在惊慌失措中,永生的五根手指被墙头上锋利的玻璃碴子划得见了骨头,鲜血淋漓;而我则被小万像抓小鸡一样提溜到二楼的放映室,扑通一声扔在地板上,勒令我在那儿足足跪了一个多小时。
关于这场经历,我在此前发表的散文《想起儿时看电影》里有过详细描述。那个年代,一个少年为了追求精神生活而经受人格的屈辱,这份影响是深远的,乃至伴随少年一生。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可供人们体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依然保持每月要到电影院观影的习惯,这也是我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特殊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