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霞
摘 要:无人驾驶汽车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但相关调查显示无人驾驶目前还没有被普通民众理解和信任,设计心理学的本能、行为和反思三种运作层次研究分析其原因,并为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发展提供理论性指导。
关键词:无人驾驶汽车;心理学;伦理;人工智能
1 引言
无人驾驶是汽车百年基业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其概念由美国工业设计师诺曼·贝尔·格迪斯(Norman Bel Geddes,1893~1958)在1939提出,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国内外无数机构和高校致力于无人驾驶的研究,技术逐渐成熟,并进行实车试验,许多汽车和科技公司以无人驾驶为契机进行产品开发,无人驾驶风潮迭起不断。
无人驾驶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对于无人驾驶系统来说,对信任至关重要。法国市场研究公司Ipsos发布的《憧憬无人驾驶汽车2018——全球无人驾驶汽车消费者调查》帮助我们了解了大众对于无人驾驶的看法。报告显示,全球58%的受访者回应称不确定是否会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但对这种想法很感兴趣,30%的人表示很乐意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只有13%的人表示他们永远不会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不同国家的具体参数调查请见表1,调查报告反映出当前依然有很多人对无人驾驶抱有不信任感,汽车不仅仅是方便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同时它的正常驾驶与我们每个人的性命息息相关。这種人际信任问题关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无论是从心理学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来理解信任一词,都可以从依赖这一词汇开始进行理解,因为有依赖才会有信任问题的出现,依赖在汉词语中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信任的具体表现。对于人们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依赖程度,即使用率,见表1。
2 无人驾驶的心理学三种运作层次分析
2.1 本能层次
对于无人驾驶的技术发展,美国高速公司安全管理局(NHTSA)将其划分为五个层级:无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特定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组合式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有限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1-3层级是人作为主导驾驶,驾驶系统作辅助功能,要为其负责。4-5层级是汽车代替人类实现驾驶功能。
无人驾驶汽车可认为是一个综合系统,主要由环境感知系统、智能决策系统和运动控制等系统构成。无论是怎样的技术,多么先进的科技,只要是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了,那么人们便敬而远之,不敢轻易尝试。前几年谷歌无人驾驶发生的多次追尾事故以及路测致死事故再次为无人驾驶的安全敲响警钟。
机器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本能反应,在本能水平上,视觉、触觉和听觉处于支配地位,当人们自主驾驶汽车时,注意力全面集中,人体的感觉器官能感受到驾驶环境的变化,对驾驶安全和危险迅速做出判断,并向肌肉(运动系统)发出适当讯息,警告大脑的其他部分,驾驶员作出选择。然而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确保相关机械、传感器和计算机等不受随机硬件失效的影响,软件设施正确无误的反映数据,无人驾驶汽车才具有安全行驶的基础。反而会干扰人们对安全或者危险的感知。当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时,通常是出现问题(亦或造成错误的结果)后才会被感知。根据环境的不同,驾驶员通过了解情况并分析做出反应的时间也不同,飞机的高空飞行,坠落的速度算有几分钟的反应时间:轮船在大海中航行,驾驶员反应时间可以更长;那么汽车驾驶环境根据车辆的密集和路面的宽窄为参考依据,几秒钟的反应时间,远不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2 行为层次
NerdWallet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百分之44的男性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面世,将会使他们丧失掉驾驶乐趣。
显然无人驾驶会剥夺驾驶汽车带给人的驾驶参与感、驾驶乐趣和成就感。
现在的汽车开始逐渐被定义为产品,更像是消费电子产品一样,而不是交通工具,当我们向自动驾驶不断发展时,驾驶员正慢慢变成乘客,当人不再驾驶汽车时,那它们跟电子产品则没有什么差别。物体有颜色、重量、材质和形状,它具有可视性、可触性等多重感官,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受到产品的各种信息,并将信息以神经冲动形式传入中枢,对产品不同感觉的传入能达到意识水平而引起特定的主观感受,如汽车加速时由惯性所带来的推背感,所以感觉对产品的行为评价很关键,实体的感受很重要,毕竟我们都还是有生命的,有实在的手和脚,我们的大脑很大一部分被感官系统战区,不断的探知周围环境并与其互动。无人驾驶的环境像是一种虚拟的环境,虽然它有很多好处,但却消除的真实驾驶的一个最大的乐趣之一:触摸、感觉和移动真实物体所带来的乐趣。同样汽车品牌的最大竞争之一也来源于不同的驾驶体验。
无人驾驶应在传统驾驶和无人驾驶中寻找一种平衡去迎合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受众人群,进行合理的切换,当人渴望享受驾驶快感时切换传统驾驶模式,当人们需要交流、疲劳、饮酒等特殊情况时可切换无人驾驶模式;且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切换,如老人或有特殊需求却无驾驶能力的人群进行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需要用服务设计和用户体验作为介质代替人类驾驶员的存在,利用交互设计重新建立起车与人的情感纽带。
2.3 反思层次
当高层级的无人驾驶取代人类驾驶时,汽车不仅是可以搭载人们从A地到B地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搭载平台(或者空间),人们可以解放自己的双手或者双脚。在本能层次,人们会不信任无人驾驶,在这过程中乘坐的人会心惊胆战,但这种方式必须建立在无人驾驶的百分百可靠条件下进行,当本能系统在全力运作时,反思系统则发挥一种冷静分析的作用它只是在行驶过程中看起来对安全没有感知,但实际上是安全的。在搭乘过程中,人们可以身处不同的场景体验,学习、聚会、交谈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搭乘体验反而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这时反思系统会占据上风。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正从遥不可及的、充满梦想色彩的憧憬,逐渐变成为近在咫尺的应用。但路况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发生,无人驾驶会如同人作出最好的选择吗,这个选择该有谁负责,那么这就涉及到了相对棘手的伦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不能逾越的鸿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x Tegmark教授在2017年出版的人工智能专著《生命3.0》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应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验证 (verification),即证明产品到达设计要求;
(2)实证 (validation),即证明产品达到用户的实用要求;
(3)网络安全 (security),即提供有效的手段来防止天灾或人为的攻击;
(4)风险控制 (Control),即提供发生重大事故时有效的控制方案。[6]
目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一阶段,即验证无人驾可以帮人们实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第二阶段更重要而挑战更大,因为用户使用的场景是百变的,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情况是复杂的。在这个阶段,不仅要问无人驾驶能做什么,还要问它不能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第三阶段需要对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做非常严格的验证,包括軟件的保密性、不可攻击性,零差错的硬件设施,以及系统集成的可靠性,每一点的失误都会对人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任何事物都不会百分百保证安全,无人驾驶汽车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在出发生前做出预测措施和保护措施,同时需要做到事故发生后在伦理和法律方面进行统一,为后续问题的出现保驾护航,以免出现事故纠纷。
无人驾驶的普遍也会使司机这一职业被取代,由此可见在未来不久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普及,将会引起大量现有的岗位逐渐减少,甚至被人工智能取代,尤其是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员工会面临失业的风险,比如现在正在消失的停车场管理员。在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的阶段必定会使相应的员工失业。在人工智能技术成熟的情况下,需要人们决定哪些职业需要被取代,那些不需要取代,否则大部分人们失去工作,他们该何去何从。直接的就是人与机器竞争简单的岗位,长远来说,人类之间的高层面竞争也会增加,普通人才与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无疑会引起一定的社会不安,这将近要持续一个多世纪。
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无人驾驶也不例外,在给人无限便利的同时,也隐含着潜在的灾难。在灾难来临时我们无能为力,能做到的是我们如何防范和解决。
3 展望
从心理学的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去寻找无人驾驶汽车不被信任的原因,在无人驾驶发展的前进道路上除了要避免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的需要,还要兼顾人们内心深处自我实现的需求。希望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微薄的引导力。
参考文献:
[1]崔胜民.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2]奥尼尔(O'Neill,Onora),信任的力量[M]. 闫欣 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7:60.
[3]韦凯 . 网格环境下信任模型及其访问控制应用的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4]吕泽宇 . 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J]. 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2016(13):166-167.
[5]Millar J.An Ethics Evaluation Tool for Automating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Robots and Self-Driving Cars[J].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6,30(8):787-809.
[6](美)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著. 生命3.0 人工智能时代 人类的进化与重生.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