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叙事到体系建构: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2019-12-10 10:26董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

董娟

[摘 要]现代化是一个颇具争议且纠结复杂的过程,中西方既存在共同的方面,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现代化是基于技术变革、经济发展引发的明显区别传统的一种综合性变革历程,其实质在于更加契合于现代需要。我国的现代化发轫于近代对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现代化一开始就与西方具有特殊的联系。我国的现代化在经历了革命、改革、发展三个阶段后,明确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自身探索与实践中,历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叙事、本土传统的理性反思基础上对于自身发展建构的全新理论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经验的总结与智慧的彰显。

[关键词]西方叙事;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9)06-0069-07

现代化从近代至今,一直是国人寻求进步与发展的代名词。什么是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研究首先解释的问题。现代化作为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从近代以来一直被人们所热议。无论是西学东渐的改良浪潮,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化”改革目标的设定,抑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从近代以来,几乎与我国的革命、改良、变革、转型、发展共始终。但是,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爭议,甚至一度出现过一些偏差。我们对于现代化的解读更多的是带有基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个体自身对于理想化的某种模式的想象与憧憬。

而现代化发展历程本身也是

对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中国的现代化不断地思考与探索的历程。

什么是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历程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处于哪一个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对当下及未来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以上问题一直是理论与现实迫切需要解答的议题。然而,在现有诸多关于我国现代化的研究文献中,对于以上问题缺乏专门而详尽的论述。很多学者在论及这一领域时往往把这一问题略过,或者直接套用西方标准下的西方中心论的表述,甚至出现了将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与现代性混淆,将现代化等同于世俗化、洋化、西化等现象。当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进行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的理论探索实践与发展历程。因此,明确什么是现代化是研究其他问题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

一、现代化:一个颇具争议的比较过程

什么是现代化,目前并未有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各自的表述。然而,在研究现代化过程中,除了明晰现代化的内涵之外,必须区分与之相关的几个比较重要且容易混淆的概念。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构建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全面深入了解现代化的概念本身,必须从现代化理论入手。因此,现代化的理解要追本溯源,必须明确国内外学界分别所指代的是什么现代化理论?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唯有此,才能对现代化概念有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认识。

(一)国外学界对现代化基本概念的认识

目前国外学界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认为,现代化作为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的主流分析范式之一,“为传统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全球过程提供了一个解释。政治现代化涉及发展支持参与性决策的关键机构——政党、议会、选举权和无记名投票。文化现代化通常产生世俗化和对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坚持。经济现代化虽然不同于工业化,但与深刻的经济变革有关——劳动分工日益扩大、管理技术的使用、技术的改进和商业设施的增长。社会现代化包括提高识字率、城市化和传统权威的衰落。这些变化表现为社会和结构分化的加剧”[1]。可见,现代化理论是近代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背景下社会结构分化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分析范式。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进一步的增长,现代化理论也随之成长。同时,20世纪70年代基于实践的需要,现代化理论不断发展,并根据现实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将其扩展到可以解释这些异常现象的新方向,使用了反射式现代化、风险社会、第一和第二现代性、生态现代化、进化论等概念”[2]。将现代化作为研究范式明确提出并进行理论建构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得到发展,产生了诸多分支理论,较有影响的如经典现代化理论、新现代化理论及多重现代化理论等。然而,无论具体到哪种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本身所持有的用以区分的现代性标准本身就具有争议,由此造就了现代化理论本身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以西方中心论为衡量标准,其本身就带有先入为主的色彩,遭到很多学者的批评,如有学者指出,“现代化理论在社会学发展研究中是一个高度成问题的概念,它假设所有社会都处于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轨道上,如果它们还不现代,那是因为它们是反动的和/或不发达的。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假定西方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是所有社会都应该追求的标准;它还假设西方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标准是最好的(尽管来自环境科学的证据相反)”[3]。如果单纯以西方标准衡量现代化,那么面对世界各地形式各异的不同国家,问题可能就会更加复杂。例如,具有深厚传统的国家,现代化按照现代化理论是否意味着是世俗化?世俗化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俗化改革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文化的断层、思想的混乱以及社会治理维度的断裂?对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世俗化被视为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世俗化和现代化是同义词,设想一个没有完全改变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世俗化被这些学者视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将在欧洲出现的世俗化西方现代性模式和启蒙理想视为人类文明现代生活的唯一可能表现”[4]。此类观点在西方研究中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支持。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秉持这一观点,我们就很难解释现实中的诸多问题。

同时,现代化在西方本身也并非被诸多学者所认识,内生于母体的自发型现代化历程的顺利发展,也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不同于非西方国家自身特殊的现代化问题。例如,过去30年以英国为代表,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现代化”进程都在努力产生反现代化力量的民粹主义回击,试图重申各种传统价值观和做法[5] 。

(二)国内学界对现代化基本概念的认识

较之西方学者对于现代化个案的分析范式,我国学者对现代化的论述主要基于历史纵向梳理,进行总结概括并提出论点。总体而言,由于客观上我国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仍以西方为主,现代化的出现晚于西方,因此,被认为是外力驱动下被动产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内生型现代化发展。同时,我国学界对于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分析范式,甚至概念表述等在不同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受到西方的影响。例如,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无疑应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脱离前社会形态,进入到当前社会起码与世界同步发展的程度[6]。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层面在内的全方位转型发展[7] 。有学者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历史现象[8] 。

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是将现代性引入并使之渗透于非现代化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之中,成为该社会和文化起支配作用的本质[9](P11)。通过对中国现代化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基于比较优势,早期工业化国家基于技术先导形成的对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前工业革命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在逻辑因果关系上,现代化的提出更为直接地源自经济全球化,而非工业化。因为经济全球化产生了比较差异性,由此衍生出基于工业化标准区分的传统与现代之差别,继而出现了现代化概念及现代化理论。不同于西方,我国对于现代化的研究重点侧重历史纵向梳理,强调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脉络以及发展的特殊性。

综上所述,现代化是一个颇具争议且纠结复杂的过程,中西方既存在共同的方面,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现代化作为变革过程,

一方面强调受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影响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对于标准问题又出现了各自的解读。现代化是基于技术变革、经济发展引发的明显区别于传统的一种综合性变革历程,它的实质在于更加契合于现代需要。因此,发轫于近代对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我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与西方具有特殊的联系,西方叙事从一开始便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之一。

二、阶段性:我国的现代化历程

现代化作为变革历程,受各国国情影响,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我国的现代化是明显区别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历程。

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不了解中国的近代史就无法全面掌握中国的现代化,更无法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总体而言,我国的现代化歷程经历了西方叙事、传统的理性回归、建构体系三个阶段。

(一)革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叙事

现代化起点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10] 。现代化发端于经济全球化,受工业革命影响,而工业革命的影响力几乎波及世界各个角落。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最初的器物工具技术层面产生影响,继而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冲击。近代中国受到冲击的除技术及经济模式之外,更为深远的是现代化启蒙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对西方的学习。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最早启蒙。当时的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同时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称之为“体”与“用”,或称之为“道”与“器”,“本”与“末”,“主”与“辅”的关系,肯定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进而肯定两者的功用,即中学用来“治心身” ,西学用来“应世事”[11] 。可见,中国最初的现代化进程源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于西方器物层面的学习与借鉴。

中国最初对西方现代化的借鉴采取的是一种较为小心谨慎的态度,在基本认知上还是比较理性客观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在工具技术层面的引领和风向标意义。

现代化的类型在世界各国的缘起及具体表现是不同的。较之西方欧美国家自发内生型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被认为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性是在欧洲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以科学和理性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12] 。此类观点在我国现代化改革之初一度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基本共识是:在原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如西欧诸国,在16世纪至18世纪已经解决了这一课题,在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如西欧以外各国,则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迁,着力解决这一课题[13],继而以此为标准和依据,区分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现代化之初的改革思路很简单,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器物、工具,进而学习西方的体制、机制、制度、模式、理论等。现代化的改革浪潮在全世界席卷,中国也身在其中。西学东渐成为潮流,并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现代化浪潮对中国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在政治、文化、社会、价值观等诸多层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由此造就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

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有许多障碍和困难,革命是政治发展的一条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前提,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政治现代化的特殊模式,为政治发展铺平了道路[14] 。同时,现代化在近代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伴随着近代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共产党诞生并且领导的伟大革命造就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特”就“特”在本来应该是由资本主义完成的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却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6] 。因此,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客观上形成了巨大的革命推动力,产生了革命性的变迁与中国近代革命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始终发挥着特殊的重要功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受当时客观环境的影响,从一开始强调西方叙事,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客观隐含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即西方叙事表象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是最好的诠释。

(二)改革:本土传统的理性反思

受西方现代化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化,在经历革命的洗礼之后,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改革目标。然而当时受经验不足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走了很多弯路,但“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等提法都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方向与目标。改革开放以后,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需要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如何平衡,如何选择,如何寻求一条符合自身的现代化之路成为中国发展需要解决的议题。之所以会出现平衡困境,是由于历史与现实共同形成的。“由于起步较晚,受到外界影响,中国的现代化始终与资本主义紧密相连。在现代化的早期阶段,首要问题是封建势力如何认同和接受资本主义;在后期,问题是社会主义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方式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15]中西方在现代化发展中存在共性的同时,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始终是我们需要正视与重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西方现代化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科学理性,它促进了现代性的发展,但本身包含着一系列悖论:“应该”与“是”之间、“必要”与“自由”之间、普遍性与历史性之间等。

“拿来主义”的全盘西化对中国的影响是消极的,因为它产生了一种迷信信仰,认为科学方法无所不能,

西方经验无所不能。因此,人们无法处理现代西方文化与传统地方文化的关系、启蒙现代性理想与现实政治客观要求的关系。同时,人们无法识别西方现代性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无法开发出有用的东西,抛弃掉没有用的东西。而现代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反思批评的精神。因此,就消除迷信和教条而言,这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16]。而这一点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前期阶段,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并且这种片面的认识在当时不仅局限于我国。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不同层面、不同方式、不同阶段学习西方经验,尤其是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各种做法与改革思路,这在经济、政治领域最为凸显。例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渐进式改革思路的各种争议与批评。因为有些人似乎认为现代化模式只有一种,即西方模式,

而对于其他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更多的是怀疑与不信任。例如,政治学领域对于威权体系的误读由来已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充满了脆弱性、合法性基础羸弱、过分依赖强制力、决策过程过于集中并且个人权力压过了制度规范的一种政治体系[17] 。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跃升开始出现了更多关于“威权主义”比较理性、客观的反思与认识。现代化发展中是否需要按照自身特点进行渐进式改革,探寻符合自身的道路模式,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甚至有学者提出,“没有威权,就不可能有一致的行动”的论点,认为威权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必经的阶段,需要为威权主义正名[18] 。在波折中前进,似乎是对这一阶段中国现代化的最好注解。同时,立足经济,学习借鉴,渐进式改革的模式成为中国现代化在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然而,这一时期围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歇。

(三)发展: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现代化的实质在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寻求一条既符合自身要求又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发展道路。在变动之间寻求平衡与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与关键。我们从一味模仿的西方叙事到渐进改良的理性自省,及至当下的体系建构,反映了在历经冲击、变革与调整之后的理性回归。

改革过程中强调建构自身的治理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全新阶段和发展标杆。

中国模式、中国速度是中国现代化的不争事实,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对全球GDP贡献率超过了30%。中国发展堪称世界奇迹,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性。“在这个新的世纪里,中国的科学技术综合实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已经真正地冲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从中国科技的形成历史、近期成就、潜力和国外评价等方面,将这一突破与现代化战略的持续物化和复杂经验联系起来。中国科学的体制结构将‘从上到下的规划、协调与竞争、技术和工业企业开发商的倡议以及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保护结合起来。这个充满竞争和活力的有机体依靠强大的信息系统和强大的科技外交,使其能够成功应对外部挑战。”[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强调国家改革的现代化的目标,并着力强调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经验,要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显然,中国的现代化改革从近代学习借鉴、模仿,在传统与现代交融过程中不断磨合,发展到现在建构自身现代化体系的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部分印证了西方学者在若干年前的预测,中国特殊政治体制下提供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形式和经济成功,即中国模式是否会取代西方的现代化模式[20]。中国的现代化造就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奇迹,并形成了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但中国自古的处世哲学强调的是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并非取代或替代。

三、本土化:我国现代化走势

我国的现代化从最初向西方学习,甚至一度出现的过分神秘化,将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奉为经典,盲目否定传统,忽视国情,到有选择地学习与借鉴,及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的话语体系,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未来改革目标,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人探索自己的现代化模式的生动写照。现代化走下神坛,不再盲目以西方为模板,是必须且必要的。此前,由于盲目鼓吹西方现代化模式出现诸多失误使理论与实践开始对现代化西方中心论进行理性的反思。现代化与民主化的必然联系此前一度被西方学者所鼓吹,但到了后期逐渐回归理性,看到了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必然性。世界范围的跨国分析显示,几乎所有地方对基本民主的理解在不同文化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21] 。解构现代化理论成为目前对现代化更加理性反思的一种新的声音,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是一种误导发展中国家的宣传,例如,解构现代化的政策,可能會破坏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既不能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也不能为国家赚取外汇[22]。总之,我们应更加理性地看待现代化的发展。

我国在现代化历程中不断总结、归纳,注意到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要素的影响。现代化进程在各国自身要素的影响下会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各种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分析也只是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和思路。国外研究在侧重理论模型的同时,强调个案及横向比较,总体上仍然强调现代化的积极作用,但认识到现代化在各国的非同步性与差异性。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导致民主化的政治过程,两个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距[23] 。经济发展必然影响到政治建设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变量。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必然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因此,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尤其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本土化的理性回归,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彰显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新历程。

中国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同时根据国情建构属于自身的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乃至话语体系。从最初的器物工具的引进模仿,体制机制、制度模式乃至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的学习借鉴,到今天的自身现代化体系的建构,从经济现代化到政治现代化乃至未来的文化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的现代化时代。现代化的道路不仅有西方模式,还有中国模式。

我国的现代化历程不仅反映了经济发展历程,更彰显对于自身的认知。概念本身也是随着时代变动而调整的。作为一个动态化的概念,时代性与民族性是现代化的显著特点。当前开启的新的现代化历程,更加自信地向全世界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改革之路。同时,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类似,我国的现代化历程也是分阶段的,当然阶段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阶段。

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都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现代化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只能以其他国家的经验作为借鉴和参考。“社会生活是受文化规范和制度结构制约的个人活动的总和,而文化规范和制度结构又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规范的。不同的文化,每一种都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不能被列为好的或坏的。”[24](P2)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获得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同时,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就是如此,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强调现代化的西方属性与叙事结构及衡量标准,到本土化理性反思,再到更加自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寻求发展之道。

总之,现代化不仅是一个模式,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国家不断适应自身与外界需要的不断调试的过程。当下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是根据当前及今后自身发展及外部环境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与任务,未来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也会相应进行调整与变化。

所以,现代化就是一国为了适应国内外变化发展,根据自身及外界不断调试使之适应发展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Nicholas Abercrombie.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DB/OL].[2019-08-17].5th edition.wengehCredo Reference.2006,http:∥ezproxy.lib.ucalgary.ca/login?url=https:∥search.credoreference.com/content/entry/penguinsoc/modernization/0?institutionId=261.

[2]Marsh, Robert M. Modernization Theory, then and now[J].Comparative Sociology,2014,(3).

[3]Buchanan.In A Dictionary of Critical Theory[DB/OL].[2019-08-17].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 Retrieved 11 Sep.2019,from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ezproxy.lib.ucalgary.ca/view/10.1093/acref/9780198794790.001.0001/acref-9780198794790-e-457.

[4]Gsel, Oguzhan. In Search of a non-Eurocentric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zation:Turkey as a Case of multiple Modernities[J]. Mediterranean Politics,2016,(2).

[5]Kerr, Peter. Getting Back in the DeLorean: Modernization vs. Anti-modernization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Politics[J]. Policy Studies, 2018, (3).

[6]胡大牛.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J].探索,2011,(4).

[7]曹治平.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与中国共产党[J].理论与改革,2012,(3).

[8]陈子舜.政治支撑力与中国的現代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5).

[9]吴国盛.现代化之忧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0]宋煜萍,高伟江.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1]孙锡平.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J].江海学刊,1994,(2).

[12]韩克庆.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9,(4).

[13]夏振冲,张艳国.儒家经济伦理与中国的现代化[J].学术月刊,2000,(10).

[14]Zhang Juxiang,Jiang Xia.Study on the Function and Influence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for the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of China[J].Journal of Politics and Law,2011,(1).

[15]Yanhua,Du.Capitalism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J].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2013,(2).

[16]Depu,Ma.Enlightenment and Its Fortunes in Chinas Modernization[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4,(4).

[17]Andrew J.Nathan,Authoritarian Resilience[J].Journal of Democracy,2003,(1).

[18]夏振坤,唐 龙.论威权主义对中国的现代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

[19]Vinogradov,A.,V.Salitskaya,and E.Salitskii.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Modernization Accomplished[J].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16,(1).

[20]Zhao S.The China Model:can it Replace the Western model of Modernization?[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0,(65).

[21]Pickel,Gert.Weltweite Demokratisierung Als Pfadabhngige Modernisierungsfolge? ber Den Bleibenden Nutzen Differnziert Angewandter Modernisierungstheorie[J].Politische Vierteljahresschrift Suppl,2016,(51).

[22]Byekwaso,Ndinawe.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Misleading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J].World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16,(2).

[23]Joo,Hyung-min.A Return of “the Strong Mans Daughter”:Modernization,Democratization and Social Divisions in Korea[J].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17,(2).

[24]Tian Yu Cao.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Reform Era China[M].BRILL,2010.

責任编辑:王 篆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刑法保障的功能性耦合
发挥审计在国家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和保障作用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角度的国企审计有效路径分析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