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也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9-12-10 10:02陈卫菊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父爱课外活动古诗词

陈卫菊

一、背景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担起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的责任,而且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强烈的认知度,并且没有足够的兴趣去了解和发扬。基于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形式,创造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从而对学生未来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案例描述

1.案例1:在带领学生学习《渡荆门送别》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送别诗,学生们都会想到有《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等,然后请学生背诵一下。引入今天的课题后,由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们仔细听读,要注意节奏和字音。在教师朗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仔细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本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与以前的送别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表达的是什么情感。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思想,回顾旧知与本诗形成鲜明对比,体会文章的不同感情基调。紧接着,由学生品读诗句,教师逐句串讲。纵观全诗,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通过阅读,学生会发现诗人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充盈在字里行间。最后,教师逐句教读,边读边纠正,指出应注意的节奏、字音,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转换语速和音色,体味诗歌的内涵。通过品位语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案例2:在带领学生学习《背影》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让学生谈谈歌曲的信息以及听后的感受。接下来,通过课件介绍作者相关资料和作品背景,让学生在了解作者之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教师可以播放几部关于父爱的电视剧,例如《搭错车》中无私奉献、真挚感人的哑巴父亲能够引发学生的回忆起自己沉浸在父爱中的场景,为课堂奠定了“父爱如山”的情感基调。最后,启发学生用心感受父爱,并带领学生用真情去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用多媒体投影为朗读配图,例如买橘过程中父亲的身形,从侧面反应出了父亲买橘的艰难。巧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音频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并让他们懂得感恩。

3.案例3:在带领学生学习《水调歌头》时,教师选择在中秋节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搜集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和图片,并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例如: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以今日的中秋節日为指引,让学生们将课下所搜集到的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背诵下来。孩子们准备了各种不同的内容,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杜甫的《八月十五月夜》等。紧接着,让学生回忆下我国中秋节的节日习俗,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韵味。最后,由教师为学生布置赏月的课后作业,在教师详细为学生讲解这首诗的背景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活动中利用节日和课外活动的融合,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三、案例分析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领悟文章内涵。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它重点考核了学生们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掌握程度,为了保证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然而,大多数的古诗词都题材繁多,言简意赅,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学生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因此,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然后引导学生从字词间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借助多媒体,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依靠课本,无论书本的语言多么华丽,教师朗读的多么精彩,都无法让每一个学生理解透彻,这是传统教育的一大教学难题。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渗入到语文教学领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融入相关图片、视频,通过图片展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音频创造文化情景,在学生心中燃起对传统文化深刻探究的火焰。

3.利用节日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光靠课堂上45分钟的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传统文化全方位地实施,尤其是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人用精美的语言把我国文化表现得淋漓精致,因此,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与课本古寺词有效结合起来,点燃起学生对节日的回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拓宽了他们传统文化的视野。

总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传承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然而这个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作为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探索中寻找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雅琴.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2).

[2]刘连明.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才智,2019(01).

[3]徐敬华.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

[4]罗容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珠江教育论坛,2018(02).

[5]武平.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智慧,2018(29).

[6]王学香.浅析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中),2018(02).

猜你喜欢
父爱课外活动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猜诗词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沉默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