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留守儿童问题都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16年开始,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借助“春兰计划”志愿送教服务,通过丰富课余兴趣活动关爱留守儿童。要想“精准”“有效”丰富留守儿童课余兴趣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将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最优质的兴趣活动教育资源送到他们身边,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课余兴趣活动;精准扶贫;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017-02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留守儿童的幸福感缺乏,影响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1]2016年,中国福利会开启关爱留守儿童项目——“春兰计划”,对遵义地区的留守儿童提供精准帮扶。作为“春兰计划”的重要内容,遵义正安试点推广“学校少年宫资源包”服务。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为了更好地实施“春兰计划”,也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爱留守儿童,2017年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在新一轮的送教服务中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正安县教育局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当地教师进行座谈,发放学生和教师调查问卷约1300份,力求全面地了解正安县留守儿童课余兴趣活动的相关问题。
一、正安县留守儿童课余兴趣活动现状分析
(一)留守儿童课余兴趣活动有待进一步完善、丰富
目前,正安县已经创建了12所乡村少年宫(每个乡镇试点1所),各学校也都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希望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激发、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但是在调查中,只有4.2%的当地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是丰富的,绝大多数教师在调查问卷中选择了“不丰富”选项。
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还停留在做作业、玩耍、做家务、看电视等简单的活动层面上。[3]在对学生们课余生活(除了做作业)最常做的事情调查中,“做家务”以超过50%的比例占据榜首,还有近14%的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帮忙干农活、放牧。有39.51%的学生反映他们平常最多的课余活动是“与小朋友玩”,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常去网吧、迷恋网游的现象。只有不到17%的学生表示他们常常在课余生活中参加兴趣活动。
(二)丰富课余兴趣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往往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无暇顾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品行养成。在对当地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接近70%的当地教师认为,与普通学生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偏差,而且普遍反映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卑,不够开朗,甚至过度敏感、脾气暴躁。有的留守儿童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产生明显的行为偏差。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的萌发和培养对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4]因此,通过丰富留守儿童课余兴趣活动,有效激发、培养、发展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偏差等问题,有助于推动留守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正安县留守儿童课余兴趣活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不够重视,对组织课余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认识不高
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目前正安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重点还是集中在应对升学考试上,把“成绩搞上去”是绝大部分当地教师的首要目标,考试成绩也是当地对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再加上正安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容易忽视兴趣爱好的培养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有35.79%的教师反映当地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上最大问题之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不高”。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内容不丰富,吸引力差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地学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科技活动、表演、体育运动、看书、画画、书法……但是,正安县的中、小学校目前开设的兴趣课程和活动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体育以及少先队活动,开设的课外兴趣小组也以阅读、书法、音乐和舞蹈为主,没有系统课程体系支撑,课程内容也比较简单,很难持续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被语文、数学等“主要”课程教师“占课”的现象;学校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内容和组织形式也比较单一,组织频率较低,有的学校甚至一年只有在“六一”才会组织一次简单的少先队活動;在平时放学后、假期里,学校基本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假期活动,留守儿童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各种网游自然成为他们的娱乐选择,网吧也就成为经常的去处。
(三)专业教师欠缺,教师积极性不高
无论是开设兴趣课程还是组织课余活动,都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在正安县,许多学校缺乏音乐、美术、体育以及少先队等课程和活动的专业教师。以杉木坪完小为例,全校只有一位专职体育教师,其他音乐、美术、少先队活动都是由语文、数学等课程教师“兼职”。此外,由于教师职称评定的现实问题,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不仅直接降低了现有课余活动的质量和成效,也影响了学生兴趣课程的开发和探索。
三、对丰,留守儿童课余兴趣活动的建议和思考
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改善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现状,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
(一)注重理念引导,提高对兴趣课程的思想认识
六十多年来,少年宫充分认识到兴趣爱好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把最好的东西给予儿童”,一直倡导并实践着“兴趣陪伴成长”的教育理念。参加兴趣课程、丰富课余活动虽然不是“考试内容”,但是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减轻了学习的压力,而且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兴趣课程、活动教育、仪式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释放天性、展现自我的舞台,可以有效帮助预防、改善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二)因地制宜,帮建“学校少年宫”课程体系
完整的课程体系,有吸引力的课程内容,是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重要保证。目前,少年宫的课程主要分为科技、艺术、群文三大板块,虽然受场地限制,但每年开设兴趣小组课程达80余项,各类少儿主题教育、群众文化活动600场次左右,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可從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帮扶。
第一,完善现有兴趣课程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质量。围绕正安县已经开设的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兴趣课程,结合正安县当地实际情况,提供相关课程资料参考,开设学生、教师体验课程,帮建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考核方式等的完整体系,完善现有课程。特别是强化课程教案整体架构和规范撰写,进一步明确课程内容,既保证课程规范化、科学化,又加强对教师的监督,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同时方便不同学校、不同课程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课程质量。
第二,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开展兴趣活动的方式方法。通过调研发现,正安县少先队活动偏少,假期活动更是空白,现有的兴趣课程显然不能满足学生们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为此,可根据正安县实际状况重点打造几个真正具有当地特色的活动项目,弥补课程空白,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开展模式和经验,帮建更加完整的兴趣课程、课余活动体系。特别是要逐步探索开展留守儿童假期活动,可以通过调休或者绩效鼓励等方式让教师负起责任,加强对留守儿童“放学后”的监管,消除监管“真空”,同时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
第三,捐助教学物资,丰富兴趣课程内容。薄弱的基础教育、匮乏的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正安县兴趣课程、课余活动的开设和发展,也限制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为此,需通过寻求爱心捐助、自备、购买等方式,以自身实际行动感召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人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捐助爱心教学物资,丰富留守儿童兴趣课程、课余活动内容。
(三)教师培训,提升课余兴趣活动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因“需”定“供”,根据正安县教师的实际需要,设置培训内容和形式。在调研中,当地教师反映他们最希望从培训中获得“经验分享”“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前沿理论”等方面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最喜欢“案例分享”“课程体验”“workshop工作坊”及“专题讲座”等培训方式。为此,可通过定制“需求”菜单,因“需”定“供”,增强教师培训针对性,提升培训成效。
第二,“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尝试邀请部分正安县教师到少年宫开展短期专题进修培训。安排带教教师、进行课程体验、尝试代课实践,直观感受少年宫课程内容以及少年宫教师的负责态度、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这样既开阔进修教师眼界,进一步转变观念,又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授课能力,激发他们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拓展线上送教形式,时时刻刻答疑解惑、提供帮扶。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不同专业教师可利用qq、微信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共享资源、分享经验、提供建议,做到全天候、全时段对口帮扶,增强两地教师交流沟通的实时性和长效性,逐步引导当地教师“自力更生”,实现“输血”和“造血”两驾马车并行。
参考文献:
[1]徐红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对策略与幸福感的研究[A].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沈阳: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
[2]慕博.关注弱势学生的“实践五说”[J].学周刊,2012(31):153.
[3]吉艳.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233-234.
[4]曹永义.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增强生活学习自信[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91-192.
作者简介:韩兴光(1990-),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校外教育。